白晓明北京(白晓明从落地生根至周身互争)

从落地生根至周身互争

白晓明

白晓明北京(白晓明从落地生根至周身互争)(1)

笔者自习练大成拳后,在师父的教导及师兄们的指点下,对大成拳的理论及体认已有些基本 感悟。本文将对落地生根及周身互争浅谈一些自己的粗略感悟。

所有的传统武术都要求练习者“落地生根”, 并将此作为练功的重中之重。意思是人双脚落地后身体要像树种在地上那样稳固,那么人的脚底没生钩子,双脚又无法插在泥土中,根由何来? 笔者认为人的所有运动必将符合现代物理学的力学法则和现代人体解剖学。物体包括人与地面接触过程中必定会产生两种力量,在静止状态下产生静摩擦力,在运动状态下产生滑动摩擦力。而人双脚落地时只要脚底向一定的方向产生运动的趋势,比方是向前,那么将会产生向反方向的一个阻力,即向后的阻力。这就是脚底与地面产生的静摩擦力。如此时另一只脚有向后方运动的趋势,则另一脚会产生向前的阻力,两脚在跨关节的调节下相互产生向反方向的相互相争之力,即争力。此时人会感觉下支向吸盘一样牢牢的与地面连接在一起。这就是“落地生根”的基本原理。

白晓明北京(白晓明从落地生根至周身互争)(2)

我们的大成拳是以站桩为基础,所谓站桩是要让人像树桩一样站着一动不动,师父教导我们在站桩过程中要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而正常人的双脚在立正时是脚尖向外成“八”字,如平行站立并将裆部微微打开时,双脚必然有向外旋转的趋势,此时就与地面产生静摩擦力,因此只要两脚脚趾微微用力抓地,依托该摩擦力在站桩过程中我们就可尽量避免前摇后摆。同时配合“上下相引”、“抱园守一”一个标准的混园桩就已然成就。

白晓明北京(白晓明从落地生根至周身互争)(3)

同样在练习大成拳的第二步功法试力时,以右式为例,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当左脚提跨时, 右脚必须踩踏地面,通过脚前半掌与地面的静摩擦力来阻止左脚提跨时向后上方产生的拉力,于是两腿相互间产生互争,产生相合的争力。当右脚跟落地,左脚送跨之时,右脚底与地面产生向运动的趋势从而产生向后的静摩擦力,以此力来阻止左送跨而产生的向前之力,两腿间又产生互争,产生两腿外分的争力。不管是相合还是相分, 连功者下盘与地面牢牢相连,恰似生根一般。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左脚提跨之时右脚小腿需与地面形成直角,只是前半个脚掌踩踏地面,后跟离地,膝盖踪起。就是师父一再强调的“踪膝”。为何要“踪膝”,因为小腿垂直于地面所产生的静摩擦力更大,而且如果膝盖随后退提跨而向后移动必然产生不了多少争力,同时膝盖后移往往形成直腿压地,膝关节就会受反关节力量的刺激,长期受反关节力量的压迫会导致膝关节受到损害。在下肢动作准确的基础上,头部虚领,两臂筋骨或左右舒展,或两臂前后伸缩才会产生周身的的争力。在试力的慢慢运动中,以意念作为诱导,假想存在强大的空气阻力,而人体要在强大的空气阻力中行进,不管是上下、左右还是前后运动,你也才会深刻体会到“欲行又止,止而欲行”。因为此时你的下盘给了身体一个牢固的着力点,就像一根绳子,只有一头扎紧时另一头用力才能将绳子拉紧。在试力中还需强调一点无论是双手的前后、左右或上下运动都将是在身体的前后位移过程中随而带之,牢把握是身体带动 上肢的运动。

白晓明北京(白晓明从落地生根至周身互争)(4)

当我们在练习摩擦步时,则可将静摩擦力的功效发挥到淋漓尽致,当我们启动向前时,前脚跁地往后用劲,使身体向前移动,此时后脚踩地往前用劲,以此对抗前脚,阻止前脚的向前行进, 但后脚之力应略小于前脚而能使身体慢慢向前移动,当前脚与地面几乎垂直时改用后脚王后蹬地以推动身体再向前移动,此时前脚踩踏地面用力往前使之产生向后推力以阻止后脚后蹬之力, 当然前脚之力应小于后脚之力而能使身体向前移动。当身体重心完全落于前脚时再拔起后脚如趟泥般成弧形划向前方成丁八步,落地之时应搓地并带“?”形踏地,为何要此般踏地,是因为此般踏地会在落地瞬间产生双脚之间的争力。在后退之时,前脚踏地往前蹬,后脚踏地往后用劲以阻止前脚的蹬力,后脚之力略小于前脚,慢慢将身体向后移动,当后几乎与地慢垂直前后脚底往前用力同时提跨,而此时前脚即跁地向后用劲以阻止后脚将身体向后方拉动之力,担然前脚之 力略小于后脚,当身体重心完全落于后脚时,拔起前脚如趟泥般向后划弧形成丁八步落地,落地 瞬间即蹬后腿使两脚随即产生争力。在行走摩擦 步的过程中双脚之间的力量转换都是双脚与地 面产生的静摩擦力的功劳。

白晓明北京(白晓明从落地生根至周身互争)(5)

练习大成拳,通过站桩的换劲,再经试力和摩擦步的训练,利用脚底与地面的静摩擦力,使双腿产生争力,并通过争力方式的不断转换(即相合或相分),使争力不断作用于关节,同时跨关节也不断调节争力的变化,通过长期的训练, 使跨成为承受外来击打和自身向外发力的中枢。 同时在下盘“生根”的基础之上使整个身体的筋骨得以全面舒展,像一张蹦紧的网一样,产生前后、上下、左右六面争力。

白晓明北京(白晓明从落地生根至周身互争)(6)

无论是静止状态双脚落地,还是在步伐行进中的双脚落地的瞬间,都必须做到师父所教导的 “落地六争”。总之从落地生根到周身互争应始 终贯穿于大成拳七步功法之中。因此说来大成拳无愧于武术之精华。

【本文摘录自中国大成拳十年内训闭关弟子的毕业论文;经中国大成拳研究会批准、作者本人认可,经适当修改以符合“今日头条”发文规则后发布】


推广大成拳 传播正能量

白晓明北京(白晓明从落地生根至周身互争)(7)

大成拳教材书籍 咨询作者 @大成 皇恢弘

拳 德 道 大 成

感谢阅读!

我是@大成 皇恢弘

欢迎 关注 点评 分享!

【 赞赏作者 鼓励原创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