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的名著(余华作品黄石梦)

余华的名著(余华作品黄石梦)(1)

我做了一个梦:

进入了悲壮的辉煌的梦乡。

从古代遥远的的悲壮,

到今天的现代的辉煌。

在梦里我痛苦泪流满面,

在梦里我幸福欣喜若狂。

我梦见:

铜绿山地层深处的矿灯,

照亮了矿工们古铜色的脸庞。

古老的矿井艰难地向前延伸,

铜矿石流进炽热的炉堂。

我梦见:

大兴炉冶的烈火熊熊燃烧,

青铜宝锭络绎不绝运往八方。

装点东方文明古国悠久的历史,

铸就华夏青铜文化的辉煌。

余华的名著(余华作品黄石梦)(2)

我梦见:

张之洞盛宣怀“洋务派”先驱,

运筹帷幄在大冶的土地上,

在西塞山和飞云洞之间炼铁,

在大冶边陲的铁山开采铁矿。

我梦见:

享誉全球的湖北大冶铁矿,

荣膺“汉冶萍”公司“粮仓”;

大冶的坚不可摧的铜梁铁柱,

托起了中华帝国巍峨的殿堂。

我梦见:

在长江黄金水道上,

外国强盗侵夺大冶丰富的铁矿。

日本的第三舰队与德国的军舰,

在黄石港的江面游弋剑拔弩张。

余华的名著(余华作品黄石梦)(3)

我梦见:

日本鬼子侵夺大冶的铁矿石,

贪得无厌地抢夺大量财富,

黄金和白银有好几百万两。

日本英国德国美国等国,

似大冶土地上龇牙咧嘴的豺狼。

我梦见:

惨淡经营的湖北省大冶县,

无奈在暗无天日之中彷徨。

黄石港石灰窑在黑暗中挣扎,

度日如年的父老乡亲企盼阳光。

我梦见:

公元一九四九年的夏天,

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

灾难深重的大冶县获得解放。

湖北省大冶县的儿女终于:

扬眉吐气沐浴着温暖的阳光。

余华的名著(余华作品黄石梦)(4)

我梦见: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初期,

湖北省第一个省辖市闻名遐迩。

黄石市的经济建设日新月异,

“黄老二”的交椅熠熠闪光。

我梦见:

上世纪五十年代,

伟大的开国领袖毛泽东,

曾经两次亲临黄石视察,

对新兴的工业城市寄预厚望。

我梦见:

上世纪的九十年代,

在湖北省城市的方阵里,

“黄老二”的交椅黯然失色。

这是几百万黄石人心头的剧痛,

黄石人的耳朵发红面颊发烫。

余华的名著(余华作品黄石梦)(5)

我梦见:

历史跨入二十一世纪后,

两百八十万黄石人痛定思痛,

已经在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撸起袖子大干焕发正能量。

建设长江中游中心大城市,

同心协力重振雄风再创辉煌。

我梦见:

青铜故里,

钢铁摇篮,

水泥之乡,

服装新城,

劲酒之都,

江南明珠黄石的名片闪金光。

我梦见:

黄石在熔旧铸新中凤凰涅槃:

珍贵宝石城,

先进铸造城,

工业旅游城,

交通枢纽城,

电子信息城,

生态宜居城。

与时俱进闪亮升华,

气势磅礴风流倜傥。

余华的名著(余华作品黄石梦)(6)

我梦见:

火车似巨龙风驰电掣,

将黄石的深情运往平原沙漠,

精心地描绘五谷丰登的美景,

牢固地构筑起硕大的粮仓。

万吨巨轮如飞梭劈波斩浪,

将黄石的厚谊奉献给城市,

铸造中华民族腾飞的基石,

飞向泱泱大国复兴民富国强。

我梦见:

老工业基地焕发青春,

GDP的增长插上了翅膀。

宏伟的黄石梦即将美梦成真,

实现黄石人梦寐以求的理想。

黄石美梦闪闪发光的音符,

正融入中国梦的主旋律大合唱。

余华的名著(余华作品黄石梦)(7)

▲图为黄石市政府办公楼

注:黄石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是大冶县东北边长江之滨的黄石港和石灰窑两个共约五万人的小镇发展起来的省辖市。上世纪六十年代,大冶县(九十年代设县级市)划归黄石市管辖。

来自余华诗文选集

余华的名著(余华作品黄石梦)(8)

作者简介

余 华,黄石作家协会会员。铁道兵十六年,黄石政府机关二十年。《黄石日报》(十多年优秀通讯员),《湖北日报》(三年模范通讯员)。《突破一点取得经验指导全盘》(解放军总后勤部转发全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全国优秀论文二等奖)、《塞纳河畔祥云飞》(奥运会征文优秀奖)

《党旗颂》(武汉庆祝建党九十周年铜奖)。历年来在市省国家级报刊杂志发表论文通讯和诗词约8000篇(首)。

余华的名著(余华作品黄石梦)(9)

编辑:严京平《白浪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