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形象探究(孙悟空形象的来源)

孙悟空这个人物是从哪里来的,当然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西游记》中就是这样写的。

孙悟空形象探究(孙悟空形象的来源)(1)

但是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是从何而出呢?纵观近现代研究者的成果,不外乎三个来源:一是国产说;二是外来说;三是中外混合说。

一、国产说的代表人物是鲁迅,他在与胡适的交流中说,孙悟空的形象来源于古代传说淮涡水神无支祁,在《古岳渎经》中描述淮涡水神“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愈九象,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倏乎”,与孙悟确有相似之处。又在《中国小说史略》说,吴承恩演西游记,又移其神变奋迅之状于孙悟空。

这一观点因鲁迅本人在中国文学界的崇高地而成为一时主流观点。

二、外来说最早是胡适提出的,他认为孙悟空的形象是从印度进口的,在《西游记考证》中说,哈奴曼是猴行者的根本。哈奴曼是印度神话《罗摩衍那》里描写的猴子国的一员大将,他神通广大,能空中飞行、能把喜马拉雅山背起,被吞进妖怪的肚子里伸缩变化后不能从妖怪的耳朵里钻出来。

当时文化名流郑振铎和陈寅恪都支持胡适这一观点。

建国后季羡林在他的著作《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提出:“中国著名长篇小说《西游记》里那个神猴孙悟空,据我看,就是哈奴曼在中国的化身”。

因胡适的观点比鲁迅更令人信服,所以随后被很多学者所采用。

三、中外混合说,这个学说的提出者却是原来支持外来说的季羡林,他在《罗摩衍那初探》中说,“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基本上是从印度《罗摩衍那》中借来的,又与无支祁传说混同,沾染上一些无支祁的色彩。这样看恐怕比较接近于事实”。这个两头都不得罪的说法也获得了很多认可,众多学者在他们的研究著作里采用了孙悟空是“混血猴”观点。

虽说如此,但孙悟空的起源有没有第四种可能呢,《西游记》的诞生是从历代传说评话中不断添充完善中来的。在它的上一版本《取经诗话》中的孙行者,只是一个略有神通的猴王,到王母池偷桃,被人当场拿下,左右肋下各打铁棒八百、三千,打得他时隔两万七千年肋下尚痛,至今犹怕。可见孙悟空的原型应该就是一个好偷桃子的普通猴子。

去年有个新闻,说大梁山福寿寺一位84岁女居士,收养一个名叫“星星”的断臂弥猴,由于长期与居士生活在一起,接受喂养和平时听经,变得形态温顺又慈眉善目,非常通人性。

孙悟空形象探究(孙悟空形象的来源)(2)

收养的猴子叫星星

孙悟空形象探究(孙悟空形象的来源)(3)

乖巧的星星

老居士表示,会一直与聪明的“星星”互相陪伴直到终老。此新闻随即在各大媒体平台转载。

类似的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聪明懂事听话的猴子一直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经常出现的话题。在我国古代文献中,也一直有听经猿和猴精修炼成精的故事。

所以,孙悟空的形象起源应该有第四种可能的,它不同于那些学者故纸堆中文章考据,而是活泼泼地生存在民间,它们口耳相传,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那些说书人也正是汲取这些民间的营养才在笔下形成了孙悟空的形象。

传说,传说,越传越神是它的传播规律,孙悟空从《取经诗话》里偷吃挨打的猴子,到元杂剧里变化多端筋斗云,再到《西游记》中大闹天宫、西天取经、降妖服伏魔,孙悟空越来越神通广大,同时西游记故事也在不断地完善。

所以,孙悟空这个形象并非是来源于古老文献,也不是遥远他国,他是产生于中国土地上的,植根老百姓的心里的,流传于大众口中的,他是有强大生命力的,经过百年的不断锤炼而产生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