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主张什么?知其不可而为之

世人在赞叹孔子信念坚定,一生时间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颠沛流离,不言放弃的精神时,常常会用“知其不可而为之”这句话,这句话是形容孔子的,当然不太可能是孔子自己说的,那这句话出自谁人之口呢?没错这句话出自《论语.宪问篇》第三十八章,是一个看门官吏所说,其原文是: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主张什么?知其不可而为之(1)

“石门”,朱熹夫子注释为“地名”,钱穆先生则认为“或说曲阜凡十二门,其南第二门曰石门,乃外城门”,所谓石门是指曲阜城南的第二道外城门。本章所记内容应该是在孔子周流在外,安排子路回曲阜探视其家人,子路抵达时太晚了,城门已经关闭,故子路在门外住了一宿。早上城门一开,子路已等在门外,故掌管早上开门的门吏很惊讶怎么这么早,才会问子路从何处来。

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主张什么?知其不可而为之(2)

“晨门”可不是什么大门了,而是指负责早上开启城门的门吏,由此人对孔子的评价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很有学识大隐隐于市的贤者。“自孔氏”,就是从孔子那里来的意思。有学者认为应该是自孔子家来,由此推断孔子家应该在曲阜城外,与现实情况不符,故不采信。

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主张什么?知其不可而为之(3)

本章的译文是,子路在石门外宿了一夜,清晨开城门的门吏问他:“从何处来?”子路回答道:“从孔子那里来的。”门吏道:“就是那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吗?”

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主张什么?知其不可而为之(4)

晨门对孔子的评价,有两处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在晨门看来,孔子知道当时的社会现状,通过教化也难以实现对礼制的复兴,但仍然颠沛流离、不辞艰辛,将自己的一生都致力于仁道的教化和推广,正是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体现出了孔子的伟大,这是晨门对孔子的赞扬。

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主张什么?知其不可而为之(5)

还有一种看法则是以朱熹引用的胡寅的注释为代表,“晨门知世之不可而不为,故以是讥孔子。然不知圣人之视天下,无不可为之时也。”晨门知道当时社会的无奈,故隐居而不为,对于孔子的所作所为,他所持的则是讥讽的态度,认为孔子不识时务,然而他不知道圣人对待天下,任何时候都应该有所作为。晨门对孔子的讥讽只是由于他还没有达到孔子的高度。

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主张什么?知其不可而为之(6)

有学者将处世分为了四种境界,第一种为“知可而为者”,如伊尹、周公;第二种为“知不可而不为者”,如晨门、接舆等人;第三种为“知不可而为之者”,如孔子、孟子等人;第四种为“知可而不为者”,如许由、巢父等人。孔孟之所以被后世称之为圣人,就是因为他们这种以仁道为已任,不为时世所动,砥砺前行的精神。其他的三种人,也许可以称之为贤者,但是距离圣人还有一定的差距。可见不论是任何一个时代,逆行而上者都是为人所称颂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