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王朝云的爱情故事(西湖名妓王朝云)

推荐:维吾尔族的先祖,历史上的丁零与高车

文/莫玉林

苏轼与王朝云的爱情故事(西湖名妓王朝云)(1)

(音乐剧《千年之约》中的王朝云)

【作者简介】莫玉林,四川仪陇人。干过建筑,修过铁路,进过工厂,闲暇时爱好文字。作品散见于多种报刊杂志,四川数字出版社签约作者。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苏轼与王朝云的爱情故事(西湖名妓王朝云)(2)

(惠州西湖,王朝云塑像)

(一)

王朝云(1062年—1096年),字子霞,宋代浙江钱塘人。大文豪苏轼(苏东坡)的爱妾,1094年随苏东坡谪居惠州,第三年亡故并葬于惠州西湖孤山,去世的年龄也和唐琬相差无几,年仅34岁。苏东坡亲撰墓志铭,写下《悼朝云》诗,寄托了对朝云的深情和哀思。由于朝云临终前是念着佛经《金刚经》的“六如”,故朝云下葬后,孤山栖禅寺的和尚就在朝云墓上建亭“六如”纪念。

王朝云是钱塘人,自古钱塘出美女,比如苏小小便是,没错,王朝云也是其中一个典型的美女。不知是她命运不济,还是天妒红颜,王朝云长得十分漂亮,可家境十分贫寒。那个时代,也和当今一部分人的思想观念差不多的,重男轻女,出身在清贫家庭的王朝云当然也难幸免。她是家中的长女,为了养活家里的弟弟,王朝云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便将她卖给了人贩子,她从小便沦落到歌舞班中,成了一名歌妓。

苏轼与王朝云的爱情故事(西湖名妓王朝云)(3)

(惠州西湖,王朝云和苏东坡的雕塑)

(二)

宋神宗熙宁四年,苏东坡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贬为杭州通判,心情十分苦闷,想出去散散心,便相约几位文友同游西湖。宴饮时招来王朝云所在的歌舞班助兴,悠扬的丝竹声中,数名舞女浓妆艳抹,长袖徐舒,轻盈曼舞,而舞在中央的王朝云像众星拱月一般,以其艳丽的姿色和高超的舞技,特别引人注目。

舞毕,众舞女入座侍酒,王朝云恰巧转到了苏东坡的身边,这时的她已换了另一种装束。洗净浓装,黛眉轻扫,朱唇微点,像天上的仙女,眉目传情,顾盼生辉,抬首回眸间露出迷人的笑容,加上一身素净衣裙,清丽淡雅,别有一番韵致。

苏轼与王朝云的爱情故事(西湖名妓王朝云)(4)

来,苏先生。王朝云说着将衣袖向上撸了一把,提起酒壶给苏东坡斟酒,动作轻盈,酒缓缓注入杯中。她给自己的杯中倒了一小口,举起杯说,苏先生,辛苦了,小女子敬你一杯。两人轻轻碰杯,一饮而尽,当苏东坡扭头再看对方时,发现她的脸上不知是饮酒还是羞涩的原因,已经有了一片红霞,闪动的双眸里有着淡淡的温情。年龄不大的她,看上去比较懂事,成熟,楚楚动人,仿若一杯醇香的美酒,沁入苏东坡的心脾。

苏东坡将目光投向窗外,只见艳阳高照,鸟雀欢飞,湖山佳人,相映成趣,他一下子来了灵感,提起笔来,挥毫写下了传颂千古描写西湖的佳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表面上看苏东坡写的是西湖旖旎风光,实际上寄寓了他初遇王朝云时为之心动的感受。宴饮完毕,苏东坡抓住王朝云的手说,小姑娘,去我家当侍儿好么?王朝云早就听说苏东坡的大名,仰慕他的才华,点着头回答,只要苏先生愿意,我没意见。

苏轼与王朝云的爱情故事(西湖名妓王朝云)(5)

苏东坡回到家里,和当时的妻子王闰之商量了一下,为了减少家务负担,王闰之同意了。苏东坡花了一些钱,从主人的手中将王朝云买了回来作为王闰之的侍儿。那时,王朝云年仅12岁,来到苏家,受到苏东坡夫妇的善待,她十分庆幸自己与苏家结缘,决意追随东坡先生终身。与苏家朝夕相处间,王朝云觉得苏东坡虽然学富五车,但十分和蔼可亲,因此,她对苏东坡的照料特别细心。

当时的苏东坡对王朝云的爱护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教她读书识字,教她弹琴吟诗,她虽然没上过学,但聪慧机敏,善解人意。她也是一个比较规矩的一个女子,不像鱼玄机当时收留的侍女绿翘。十二三岁时就知道风月之事,以女子特有的温柔和妩媚悄悄争夺自己的主人陈韪,弄得鱼玄机家破人亡。打从王朝云进入苏家,苏东坡的心情比起以往似乎舒畅了许多。

不得不说,苏东坡的确才华过人,你看他写给前妻王弗的悼亡诗:“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和元稹写给妻子裴氏的一样,“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见云。”还有民国才女石评梅,写给未婚夫的语句,“我只有把剩下的泪流到你的坟头,直到再也不能去看你。”这些诗句,情真意切,感人肺腑,都是悼亡诗的精品,是流传千古的名句。

苏轼与王朝云的爱情故事(西湖名妓王朝云)(6)

(惠州西湖,王朝云塑像)

(三)

(宋神宗熙宁九年即公元1076年)中秋,苏轼四十一岁,时为密州(现在的山东诸城)太守。题说“兼怀子由”,当时苏轼与其弟子由已经六七年不见了。他写了《水调歌头》,成了千古名作,文中有不少词句十分经典: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才华也不例外,苏东坡经常因为诗词而得罪朝中的权贵,几度被贬。一次,苏东坡上朝归来,指着自己的肚子问他的妻妾,你们知道这里是什么吗?他的妻妾一个回答,是文章,另一个回答,是见识。苏轼摇摇头,转而问王朝云。王朝云的目光在他的肚子上扫视了一遍,吐了吐舌头,直截了当地说,我看你的肚子里全是不合时宜。苏东坡哈哈大笑,你说对了!那一刻,苏东坡惊觉年龄不大的王朝云,怎么与自己的心意如此相通?

元丰二年(1079)七月二十八日,一场灾难突然降临在苏东坡的身上,身为湖州太守的苏东坡以“谤讪朝廷,无人臣之节”的罪名,被朝廷派来的钦差皇甫逮捕。

苏轼与王朝云的爱情故事(西湖名妓王朝云)(7)

其实,不光逮捕了苏东坡,苏家也被抄得一片狼籍,王朝云面对来势凶狠的官兵,看见苏东坡被绳索捆绑,她冲上前,想为对方解开,官兵扬起了拳头,她只有退回到墙角,心如刀绞,欲哭无泪。随后,她一边安慰苏东坡的妻子王闰之,一边照料着王闰之亲生的两个小儿子苏迨与苏过,一边又暗自乞求神明保佑苏东坡。

她最大的担忧就是苏东坡的生命安全,此时的王朝云已经17岁了。当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震惊朝野的“乌台诗案”终于结案。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宋神宗爱才若渴,才刀下留人,苏东坡在牢狱里得到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岛安置、不得签书公事”的诰命。翌年正月初一,在御史台差人的押解之下,苏东坡前往黄州。

元丰三年(1080)五月下旬,王朝云与苏家老小在苏东坡的弟弟苏辙的护送之下,来到了黄州。十个月不见,王朝云眼见苏东坡瘦弱的身躯,憔悴的模样,心中十分悲痛,她禁不住嘤嘤地哭。

苏轼与王朝云的爱情故事(西湖名妓王朝云)(8)

(惠州西湖,苏东坡侍妾王朝云墓)

(四)

在黄州初期,苏东坡做了一件令黄州人永远难以忘怀的事情,那就是拯救鄂黄溺婴。虽然苏东坡头顶着“罪臣”的恶名,但他仍以个人名义与鄂州太守朱寿昌去信,恳请他出面革除此种陋习,并在黄州自发地组织一个拯救溺婴的小组。在自己生活异常困难的情况下,他率先拿出一些钱财,帮助那些即将生养孩子的贫困人家。

苏东坡初步估计了一下,一年可救得百多个小孩,亦是黄州的一大乐事。苏东坡豪迈的气慨,高尚的人格,菩萨般的心肠,让王朝云感动不已。她亲眼见过苏东坡任密州太守时拯救因饥荒被遗弃的孩子,而今又看到了身处逆境的苏东坡心胸依然是如此的坦荡和豪爽。她从内心深处对苏东坡产生了一种敬意和崇拜,决定一生侍候好这位心地善良的蒙难之人。

元丰六年(1083)九月,21岁的王朝云在黄州临皋亭为苏东坡生下一子,48岁的苏东坡在欢喜中将其取名为苏遯,小名干儿。

苏轼与王朝云的爱情故事(西湖名妓王朝云)(9)

儿子长得颀然颖异,神情面目酷似苏东坡。苏东坡高兴之余,给好友蔡景繁写信报喜说:“云蓝小袖者,近辄生一子,想闻之,一拊掌也。”朝云喜穿蓝色小袖的衣服,蔡景繁在黄州曾见过几面,故苏东坡以“云蓝小袖者”戏称之。干儿满一个月时,按照黄州的习俗,苏东坡为干儿举行了满月洗儿会。

黄州的文人雅士前来贺喜,屋子正中摆放着一个大木盆,盆内注满热水,水内飘浮着红枣、采线与葱蒜,香气扑鼻,数丈长的彩布将澡盆围绕。一位年长的太婆手拿一钗在一旁将水搅动,谓之搅碗,围观者相继投钱于水中,谓之添盆。水盆中的红枣凡是直立者,年轻妇女们争相取食,以为生男之征。

王闰之在众人的簇拥下,将干儿抱出朝云的卧室,放入水盆中,十分小心地沐浴着。沐浴过后,又请理发师给他剃掉胎发。仪式完毕,苏东坡与朝云向前来贺喜的宾客表示诚挚的谢意。黄州父老抓住这难得的机会,要求苏东坡赋诗一首。苏东坡稍加思索,随即吟道:“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宾客先是一惊,后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可是,天不作美,又一场灾难于当年七月二十八日降临苏东坡,不到一岁的干儿由于旅途奔波,水土不服,一病不起,不幸夭折于金陵。王朝云经不住这残酷的打击,哭得死去活来,卧倒在床上,滴水不沾。老泪纵横的苏东坡眼见朝云这般模样,心中不安。

苏轼与王朝云的爱情故事(西湖名妓王朝云)(10)

(惠州西湖)

在痛苦中,他提起笔来,写下诗句,以安慰王朝云失去爱子的悲伤情怀:

我泪犹可拭,日远当日忘。

母哭不可闻,欲与汝俱亡。

故衣尚悬架,涨乳已流床。

感此欲忘生,一卧终日僵。

中年忝闻道,梦幻讲已详。

储药如丘山,临病更求方。

仍将恩爱刃,割此衰老肠。

知迷欲自反,一恸送余伤。

苏东坡的这首哭儿诗,给了王朝云不少的安慰。

苏轼与王朝云的爱情故事(西湖名妓王朝云)(11)

苏东坡亲自撰写的《苏文忠公朝云墓志铭》:“东坡先生侍妾曰朝云,字子霞,姓王氏,钱塘人。敏而好义,事先生二十有三年,忠敬若一。绍圣三年七月壬辰卒于惠州,年三十四。八月庚申,葬之丰湖之上,栖禅山东南。生子遯,未期而夭。盖尝从比丘尼义冲学佛法。亦麤识大意。且死诵金刚经四句偈以绝。铭曰:浮屠是瞻,伽篮是依,如汝宿心,惟佛之归。”

(五)

谁也没有想到,对苏东坡如此关照体贴且心地善良柔情似水的王朝云,会遭到命运的如此捉弄。北宋绍圣三年(1096)七月五日,王朝云在惠州病逝了,仅年34岁。八月初三,年过花甲的苏东坡依照王朝云生前所嘱,将她葬于栖禅寺松林中东南,与大圣塔相对。

因王朝云临终口念《金刚经》“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而气绝,寺僧建亭于墓前,榜曰“六如亭”。苏东坡悲伤至极,他在《惠州荐朝云疏》中痛苦地写道:轼以罪责,迁于炎荒。有侍妾王朝云,一生辛勤,万里随从。遭时之疫,遘病而亡。念其忍死之言,欲托栖禅之下,故营幽室,以掩微躯……什么是侍妾,大家都知道,就是侍奉丈夫的小妻,男子在正妻之外所娶的女子,称为妾。

在惠州,一直流传着关于王朝云的古老传说,甚是动人。朝云去逝以后好长一段时间,人们经常会见到一个身穿玫瑰色长裙、手抱琵琶的美丽女子,在墓地松林下踯躅徘徊,时而翩翩起舞,时而手弹琵琶,运指如飞。凄婉的琵琶声和着她嘴上的轻唱,如怨如诉、如泣如哭,令人听之肝肠寸断、心如刀割。

苏轼与王朝云的爱情故事(西湖名妓王朝云)(12)

(音乐剧《千年之约》中的王朝云与苏轼)

因此,人们又把朝云墓叫做还魂地,六如亭又名还魂亭。这和钱塘才女苏小小何其相似,当时年仅十九岁的苏小小去世之后,一直芳魂不散,时常出现在西湖边。她们是忘不了自己的红尘岁月,还是留恋人世间未尽的情缘?

朝云离去后,她的身影却深刻在了苏东坡的心中,也留在了惠州西湖的山水花木之中。那段时间,苏东坡时常去朝云的墓前,絮絮叨叨地向对方倾诉心中的苦闷。这和陆游一样,时常去沈园走走,希望在那儿能够捕捉一点前妻唐琬的点点滴滴,以慰藉心中的伤痛。

朝云墓和六如亭是惠州的重要文物古迹,名声很大,历代题咏不少,如新会人何绛有诗《朝云墓》:

试上山头奠桂浆,

朝云艳骨有余香。

宋朝陵墓俱零落,

嫁得才人胜帝王。

1984年被列为惠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惠州的老百姓常于农历12月5日朝云生辰日拜祭,亦有用民间做会的形式予以悼念,形成一种有特色的民俗祭奠活动。

一个没有名分没有地位的女子,能让一代文豪苏东坡和后人们念念不忘,我想,那就是王朝云与众不同的过人之处。

苏轼与王朝云的爱情故事(西湖名妓王朝云)(13)

(西湖名妓王朝云:苏东坡最赏识的红颜知己)

推荐:

用《论语》智慧,润泽心田《本草》植物志之瑞香:李时珍为她取名“睡香”

欢迎访问头条号《悦读圈》

投稿邮箱:

499020910@qq.com

125926681@qq.com

顾问:朱鹰、邹开歧

编辑:洪与、姚小红、邹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