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明珠电视塔几点亮灯(上海剧场的灯又亮了)

澎湃新闻记者 廖阳 实习生 王主

熟悉的文艺生活正在重回上海市民身边。

7月8日,上海各主要演出场所逐步开放,久违的场铃再次响起,暗下的场灯又亮了!

歌剧、舞剧、音乐会……当晚,艺术家们相约回到期待已久的剧场,以最热情的歌声、最激情的演奏、最唯美的舞步,与沪上观众共享艺术之夜。

上海明珠电视塔几点亮灯(上海剧场的灯又亮了)(1)

“你是我心中的挚爱”世界经典歌剧咏叹调音乐会

上海明珠电视塔几点亮灯(上海剧场的灯又亮了)(2)

《栀子花开了》

上海明珠电视塔几点亮灯(上海剧场的灯又亮了)(3)

《茶花女》 澎湃新闻记者 丁晓文 图

重新出发,复演节目诚意满满

目前,上海室内演出场所最大承载量不超过原定的50%,各大剧场在7月8日的复演节目单诚意满满。

《图兰朵》《茶花女》《蝴蝶夫人》《微笑王国》……作为上海大剧院重启的首场演出,上海歌剧院献上“你是我心中的挚爱”世界经典歌剧咏叹调音乐会,带领观众尽览意式、法式、德式歌剧的不同风情。

演出阵容豪华,上海歌剧院艺术总监、男高音歌唱家魏松领衔歌唱阵容,联手韩蓬、徐晓英、宋倩等放声高歌。上海歌剧院院长、钢琴家许忠带领钢琴演奏阵容,与张诚杰、崔岚、杨松接力,将演出的仪式感拉满。

“我特别期盼今晚的演出,独唱演员悉数登台,院长许忠亲自为我们钢琴伴奏,排练非常愉快。”魏松说。“能和歌剧迷重新在舞台上相见,此刻只能用‘美妙’来形容现在的心情!”许忠说,音乐会之所以取名“你是我心中的挚爱”,是希望借歌剧《微笑王国》中最著名的一首咏叹调,“来表达我们心中的爱,对歌剧艺术的爱,对舞台的爱,对观众的爱”。

从早上10点到晚上10点,上海音乐厅持续12小时,用展览、参观、音乐会迎接观众。

10:00,新国乐沉浸艺术特展“何似在人间”重新开展,用光影与国乐的交融,打造立体的国风图景。14:00,三十位观众在礼宾带领下有序参观这座92岁的传奇建筑。

徐先生一家三口在参观之列,儿子学钢琴已有两年,“听说音乐厅开门了,我们连忙预约参观,想带小朋友感受艺术氛围。”张女士也带着学钢琴的女儿来了,“真是金碧辉煌!希望女儿对音乐厅的历史有全新了解,这是一次动人的课外艺术教育。”

19:30,上海民族乐团带着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开演《栀子花开了》,用国乐演绎栀子花开的声音。现场迎来了一批特别观众,他们是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特别邀请的市志愿者协会的100名志愿者,以感谢他们在抗疫一线的奉献。

“在栀子花开的盛夏时分,我们又在剧场重聚了!”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说,之所以选择《栀子花开了》作为乐团复工后的第一场线下演出,是希望分享一段花开的旅程,用清新的海派民乐表达对观众的思念。

上海文化广场联动上海芭蕾舞团用芭蕾舞剧《茶花女》迎接舞迷,首席明星吴虎生、主要演员戚冰雪坐镇现场,再现了玛格丽特与阿尔芒相遇、相恋却不能相守的虐恋。

演出全场公益票价80元,开票近五分钟即售罄,观众渴望回到剧院的心情跃然纸上。呼应今年演出季的主题“到花园去”,文化广场的大堂花团锦簇,“绽放”着二十余朵硕大的花卉。

演出开始前,97岁指挥家曹鹏翻动代表“生活的世界”的星星,为剧院“摘星”揭幕,他也是文化广场重启的首位“荣誉观众”。五位“星星的孩子”奏响铜管五重奏,以欢快激昂的旋律吹响演出复苏的号角。

作为文化广场常客,邹小姐当晚来到现场。剧场重新开票后,她按捺不住欣喜,连买了6场演出门票,包括《桑塔露琪亚》《小猎犬》《粉丝来信》,“当把演出日程记在手机里时,我接下来的每一天都很开心,感觉生活又有了指望。”

刘先生在美国留学时就喜欢音乐剧,他最近看的一场演出是文化广场自制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文版,“终于又能现场看剧了!音乐剧还是要在线下看,因为你可以近距离观察演员的表演,更能代入,更能共情。”

上海明珠电视塔几点亮灯(上海剧场的灯又亮了)(4)

上海大剧院定时对剧场环境全面消毒

上海明珠电视塔几点亮灯(上海剧场的灯又亮了)(5)

上海音乐厅礼宾为观众席套上隔离椅套

上海明珠电视塔几点亮灯(上海剧场的灯又亮了)(6)

上海文化广场定时对剧场环境全面消毒

筑牢底线,电子哨兵保驾护航

剧场缤纷重启的同时,也在压实疫情防控安全运营的社会责任,筑牢疫情防控底线。

7月5日,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组织各大剧场进行了一次复演前的培训,从消防安全到防疫规范操作,各剧场对照标准,周密准备。

上海大剧院在线下演出重启当日发布了观众入场指引。指引根据《上海市剧院等演出场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2022年第一版)》更新,由“剧院小助手”抓马(Drama)在醒目的位置宣导,从是否持有实体票、搭乘交通方式等入手,为观众规划入场的注意事项,特别是针对观演前的规划、观演过程中的防护以及突发状况,都有详尽的提示。

上海大剧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剧院环境已经多次开展全面的预防性消毒,重点区域适当增加了消毒频次,配备足够的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在各个观众入口布置落实“数字哨兵”,安保等工作人员就位,做好场所码、随申码、行程码、核酸检测信息、口罩佩戴、监测体温等必检工作,同时部署不使用智能手机人群的人工服务方案。

线下演出重启的前一天,上海音乐厅通过自媒体发布了根据最新版防疫政策制定的《观众防疫须知》,提醒观众需要在入场前准备好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7月8日,上海音乐厅按照50%的上座率,使用椅套间隔观众席。剧场参观人数也有严格的限制,每批不超过30人。观众在音乐厅需全程正确佩戴口罩并保持安全距离。

上海音乐厅每日还会在公共区域定时定点全面预防消毒。入场时启用“数字哨兵”扫描随申码核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对观众测量体温,加快检入效率、提升观众体验。剧场各处均张贴着醒目的《观众防疫须知》,并配备消毒用品供观众使用。现场配备专人做好现场管理并提醒观众做好防疫。

“我们为重新开放做足准备,特别是在防疫板块,一直在根据市和区的最新防疫要求动态性调整,以提供安全的观演环境。”上海音乐厅总经理方靓告诉记者,音乐厅的一线工作人员必须佩戴N95口罩、一次性手套,持有24小时内的核酸阴性报告上岗,“对我们来说,防疫是一根时刻紧绷着的红线,只有保证防疫安全,才能确保未来的演出顺利进行,让线下演出常态化。”

为了确保50%的限流,上海文化广场在线下演出重启当天,用印刷着音乐剧歌词的封条将观众席间隔,其中的歌词唱段均来自文化广场制作出品的六部中文版音乐剧,让人倍感温馨。此外,文化广场还在每张座位上放置了纸质版纪念票,温情满满。

剧场大门打开后,上海文化广场将实行“户外场所码 室内电子哨兵”共同协作的防疫模式,通过动线管理和流程管理,保障观众的入场简中有序。而在常态化运维中,将进行每日消杀维护,并对公共区域及密闭空间每2小时消杀一次,为观众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观演环境。

除此之外,上海文化广场茂名南路2号门外(瑞金大厦对面)设有“核酸小亭”,即应急核酸采样点,周一至周日开放,为附近社区居民及前来剧院的观众进行常态化核酸检测提供便利。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丁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