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堂潜伏敌营秘诀(游走天险腊子口)

李茂堂潜伏敌营秘诀(游走天险腊子口)(1)

夏日的一个周末,几个朋友相邀,走了一趟腊子口。

腊子口位于迭部县,此处是一个地势险要的峡谷隘口,自古有〞天险门户〝之称。走进腊子口,周围群山耸立。峡口如刀劈斧削,腊子河从峡口奔涌而出,两崖林密道隘。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验证了“天险腊子口”之名。进入腊子口森林公园,这里群山巍峨,纵横逶迤,奇石林立,瀑布飞溅,溪流如弦,古树盘根虬枝,巍峨参天,云雾缠绕。变幻无穷。

公园里奇峰异石千姿百态,似人、似禽、似兽的峰林石景,或拔地而起,或浩荡而来,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美丽的遐想。迷人的溪、泉、湖、瀑。无论在高山之巅,或在深洞幽谷,泉水随处可见,掬手可得。悬崖上飞瀑倒挂,山谷中溪水奔流。深不见底的湖泊,静卧在峰恋怀抱之中。

如今,腊子口风景区己成为国家级的森林公园。公园里还有千层岩、褶皱岩等,山峦叠嶂,犹如雕塑,形态各异。白龙江支流两岸峭壁峥嵘,如天然画廊。石峰岩色灰白相间,经风、雨.雪、霜而光洁呈亮。被诗人们誉为〞迭山横雪〝。森林公园里有野生大熊猫,甘南杜鹃,迭部网蛱蝶等上百种珍惜动物。

而最吸引人的还是那徇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以及令人感昭,令人奋进的长征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当地老百姓把麒麟、凤凰、狮子、老虎、等兽的图像,贴在墙上、门上或用来制作成童衣、童帽、童鞋上的装饰。如虎头鞋等等,相信依靠这些兽的保护能力免除灾祸,给人们带来好运。

红色追忆:攻克〞天险腊子口

李茂堂潜伏敌营秘诀(游走天险腊子口)(2)

腊子口,以它壮丽的革命史绩闻名于世。我们来到腊子口战役遗址,由当年红四团政委杨成武提写的“腊子口战役纪念碑”,以及“激战腊子口”的雕塑立刻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天空的小雨和两侧的险峻山峰让我们联想起当年红军夺取天险腊子口的场景。

讲解员叙述了当年的战役经过。

1935年9月13日,党中央陕甘支队(红一方面军第一、三军和军委纵队改編)由俄界出发,沿白龙江东岸,爬高山,穿密林。歼灭 了一些敌人的堵击部队,于l7日到达岷山脚下的腊子口。蒋介石在岷县腊子口地区配制了两个师的兵力,妄图凭腊子口天险挡住红军的出路。鲁大昌两个营驻守这里。一个营扼守隘口,另一个营配制在隘口后边的三角谷地。师主力配制在隘口以北至岷县一带,可随时增援。他们在桥头和山崖上构筑了碉堡,形成了交叉的火力网。

毛泽东清明地知道,腊子口再险,红军一定要攻下来,否则就得重回草地。乌江、金沙江、大渡河没有挡住红军的前进,雪山草地红军都走过来了。毛泽东果断地下达了〞两天之内拿下腊子口的命令〝。

9月I7日,红军二师四团向腊子口发起猛烈攻击。可是,由于地势不利兵力无法展开。从下午到半夜连续进攻十几次,都没有成功。红军便停止冲锋,重新研究作战方案。根据新侦查到的情况和战士们的建议,他们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政委杨成武率领第6连从正面进行夜袭,夺取木桥,如果偷袭不成就连续发动进攻,达到疲劳敌人,消耗敌人弹药,造成敌人恐慌的目地。另一路由团长王开湘率领第一、二连,悄悄地于回到腊子口右侧,攀登陡峭的崖壁,摸到敌人的后边去。

战斗再次打响,正当正面战斗激烈进行的时刻,于回部队已摸到腊子口左侧峭壁下。一个苗族战士手持带铁钩的长杆,顺着陡峭最先爬了上去,然后将事先接好的绑腿缠在树干上放下来。后来的战士拉着绑腿,一个接一个地全部上去。他们突然出现在敌人的后方,敌人万万沒有想到红军会从悬崖峭壁上打下来。真是:〞腊子口上降神兵,百丈悬崖当云梯〝。打得敌人狼狈不堪,苍惶逃命。天险腊子口被智勇双全的红军将士尽用五小时就攻破。

修建墓碑 凭吊先烈

李茂堂潜伏敌营秘诀(游走天险腊子口)(3)

八十多年过去了,来到昔日的天险,只见一条宽广的柏油马路穿天险而过。在崎岖的山崖下向距腊子口十几里,海拔3000多米的铁尺梁延伸。

腊子口左边的岩石让人仰头才能看到它的顶部,这岩石凌空而起又稳如泰山,形酷似一尊猛兽的雕像。而右边,从河谷底到三四十米高的悬崖间,全是裸露的岩石,巨大的岩面上,不是水蚀的凹凸不平的坳痕,就是岩石本身粗壮的纹理,山岩整体上看上去像一峰骆驼。传说,在古代有只熊正在饮水,过来了一峰巨大的骆驼,熊立地而起想看究竟,光阴飞逝,后来它们都变成了化石。它是被大自然的神功雕刻而成的,又是被阳光雨露等滋润而成的,还是被滔滔不绝的腊子河水滋润而成的。而人们心中的腊子口,则是长征精神和红军将士的血肉之驱筑成的。为了纪念在腊子口战役中牺牲的革命烈士,甘肃省人民政府于一九八0年八月二十一日,在腊子口前修建了纪念碑,杨成武将军亲自题写了《腊子口战役纪念碑》碑文。大理石面,琉璃瓦顶的纪念碑,耸立在腊子口河旁,掩映在青山峡谷之中。

如今,这里已成为甘肃省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游人至此,可追怀往事实地凭吊先烈当年攻克天险的辉煌历史,并能观赏周围的自然美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