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十大名小吃(上的易县之蒸鹿尾)

弘扬地域文化讲述保定故事

/“舌尖”上的易县之蒸鹿尾儿

相声贯口中的“我请你吃: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yǐ)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卤猪、卤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晾肉香肠……”

这些我们听的很多,烧花鸭、烧雏鸡这些物件,我们估计也吃过,其他的没吃过,也听说过,可就是这蒸熊掌,蒸鹿尾儿,让我们有些奇怪,是真的蒸熊的手掌,鹿的尾巴吗?

涿鹿十大名小吃(上的易县之蒸鹿尾)(1)


其实在清朝的时候,满族人的吃食中,就有八珍的存在,这其中就包括,熊掌、鹿尾儿、驼峰、象鼻等物,这几种吃食,都非常的难寻的到,专供王室所用,不是重大聚会或者是招待外宾,基本上也不会吃的到。

开始在清朝的时候,确实是吃真的鹿尾儿和熊掌。做鹿尾儿的方法极其复杂,需要将鹿尾儿过水之后,将骨头剔除之后阴干,去除油脂之后再次加工阴干,蒸的时候包着菜叶,据说味道极其鲜美,入口即化。

涿鹿十大名小吃(上的易县之蒸鹿尾)(2)


过年囤干货,先看看这里,别买贵上当了,

入关建立大清后,满族人口急剧增长,鹿尾巴供应不足,皇家也取消了鹿尾的进贡,王公将相又都好这一口,于是现今版的蒸鹿尾儿就出现了。

保定易县是清西陵的所在地,原来的守陵人都是满族人,吃着皇家俸禄,在吃上极度讲究,蒸鹿尾儿这一纯正的满族菜就在此传承了下来,如今已经成了易县清西陵地区的特色美食,来清西陵旅游的话,一定要品尝一下,在当地的很多农家院都有,无论颜色还是口感,都特别像鹅肝。但是比鹅肝香多了。如有机会来清西陵的话,一定要尝尝,当然如果你不怕麻烦,也可以自己在家试着做一做。

这道神秘的蒸鹿尾儿,主要原材料是猪肝和猪大肠。将猪大肠洗净、摘油,只要大肠的皮,以此作为鹿尾儿的肠衣,每头猪能用的肠子只有二尺多长的一段。

涿鹿十大名小吃(上的易县之蒸鹿尾)(3)


用搅拌机粉碎猪肝的同时,加入松子、花生、芝麻、芝麻酱、骨头汤、香料、鸡蛋和盐,将它们打匀成浆,把打好的浆灌进猪肠,然后上锅蒸十五分钟左右,出锅晾凉即可。蒸好的鹿尾儿非常软嫩,切时要特别小心,将蒸鹿尾儿切成厚度在1.5公分左右的小片儿就可以上桌了。

上菜时候有讲究,如果是8人桌,就会上9片,每人一片,盘中留一片压碟,吃的时候不能整片一口吃掉,要用筷子沾一点,放进嘴里慢慢品,这样才能品味到它的醇香。

蒸鹿尾儿的软嫩香鲜一定会让你终身难忘,曾有人评价:无论颜色还是口感,都特别像鹅肝,但是比鹅肝香多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