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打响禁俄能源(欧盟俄罗斯闹僵后)

欧盟打响禁俄能源(欧盟俄罗斯闹僵后)(1)

相关阅读

欧盟减少进口俄罗斯能源,中国是受益者?你想多了,情况恰恰相反

上一篇文章提到,当欧盟减少进口俄罗斯能源后,有人以为俄罗斯可能要被迫降价卖能源,然后中国就可以捡便宜。且不说这种说法与原油涨价的事实不符,从逻辑上来说,由于全球能源贸易的最优状态被打破,从整体来看,中国并不会从中受益,反而还要承担代价。

欧盟打响禁俄能源(欧盟俄罗斯闹僵后)(2)

但上一篇文章也说了,这个只是短期静态来分析。所谓短期静态分析,就是说,假设能源生产没有改变,能源消费也没有改变,只是各自的卖家和卖家变了。但从中长期来看,必然会改变能源生产和消费状况。

比如,为了保障能源安全,欧盟可能会放缓关闭传统能源生产的脚步,或者加大新能源的生产。此外,像已经关闭的核电站,也可以重新启动。在消费端,大家也会“节衣缩食”,减少能源浪费。欧盟如此,中国也会一样。比如,如果煤价大涨,煤炭紧缺,那不排除我们会重启前几年关闭的煤矿。

欧盟打响禁俄能源(欧盟俄罗斯闹僵后)(3)

于是有人会说,既然以后能源总产量增加了,而总需求又不变甚至稍微减少的话,那以后能源价格岂不是会下降?又由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国之一,那价格下降,我们岂不是受益了?所以欧盟减少进口俄罗斯的能源后,经过兜兜转转,中国最终还是受益者。

欧盟打响禁俄能源(欧盟俄罗斯闹僵后)(4)

乍一看好像是这样,但我想说的是,就算这种情况出现,从整体来说,也不表示我们受益了。

为什么呢?答案还是我一直说的: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

你看得见的,是各国因为加大能源生产和减少消费,从而让能源价格下跌。你看不见的,是你扩大能源生产的话,你是要投入额外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的,此外还有环境的代价,等等。而你投入的这些资源,本来可以用到别的方面来增加民众福利,但现在这种潜在的福利没有了。这就是我们看不见的成本。这也是一种机会成本。

欧盟打响禁俄能源(欧盟俄罗斯闹僵后)(5)

就算不需要我们中国去扩大能源生产,不需要中国付出额外的人财物、时间和环境代价,我们一样会损失潜的福利。因为,别国投入的这些资源,本来可以生产别的产品。那别的产品生产增加了,价格就会下降。这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消费者来说,都是一种福利。但如果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去生产能源,那这种潜在的福利就没有了。

欧盟打响禁俄能源(欧盟俄罗斯闹僵后)(6)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市场最优状态被人为破坏了,所以损失了一部分福利。所以,不是说不能去增加能源生产,而是说,首先要恢复自由贸易,让市场达到最有状态。

欧盟打响禁俄能源(欧盟俄罗斯闹僵后)(7)

总之,无论是短期静态分析,还是中长期动态分析,欧盟减少从俄罗斯进口能源,都不能说中国是受益者。我们做分析,不能只分析某个局部,只分析我们看得见的变化。你要看到整体,并且看到那些“看不见”的东西。这才是正确的分析方法。

只要不是自由贸易,只要市场的自由度倒退了,市场被人为扭曲了,那就必然会带来损失。只是有些损失你看得见,有些损失你看不见罢了。

欧盟打响禁俄能源(欧盟俄罗斯闹僵后)(8)

最后,虽然我们远离战争,但却要一样要承受着战争的代价。所以说我们是要和平和自由贸易,只有和平才能提供更好的自由贸易环境。也只有更多的自由贸易才能减少战争。这不是空喊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利益诉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