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敬妃端妃(甄嬛传红颜外传)

《甄嬛传》敬妃端妃(甄嬛传红颜外传)(1)

敬妃冯若昭

by | 木又辛

我望着铜镜里身披嫁衣的自己,面颊上一层薄雾般的嫣红,竟全然分不出那到底是上好的粉红香浸胭脂蜜,还是待嫁少女独有的喜悦娇羞的红晕。我身着桃红色镶金丝双层广绫大袖衫,边缘尽绣鸳鸯石榴图案,取“只羡鸳鸯不羡仙”“多子多福”之美好寓意。胸前以一颗赤金嵌红宝石领扣扣住。外罩一件品红双孔雀绣云金缨络霞帔。桃红缎彩绣成双花鸟纹腰封系着一条云鹤销金描银十二幅留仙裙,裙上绣出百子百福花样,尾裙长摆拖曳及底三尺许,边缘滚寸长的金丝缀,镶五色米珠,行走时簌簌有声。发髻正中戴着联纹珠荷花鸳鸯满池娇分心,两侧各一株盛放的并蒂荷花垂下绞成两股的珍珠珊瑚流苏和碧玺坠角。①

虽然此番嫁过去只是作雍亲王府的庶福晋,而非正妻,是以不能着正红色。但这桃红色在我眼里已然足够鲜亮耀眼,如盛世桃夭一般光华灼灼。仿佛只存在于听闻里的十六年前冯府屋檐上空流光溢彩的昀昭流霞在这个温婉的良夜盛景重现。一个女子一生一世最美的一日,便是如此罢。


十六年前,我降生人世的那个黄昏,天空中出现了“昀昭流霞”的盛景,鎏金的日光与火红的流霞交相辉映,徜徉于我甫出生不久幼小软糯的身体上,显得愈发肌肤娇嫩,晶莹剔透。父母亲大喜,以为老天偏爱冯家嫡长女,实乃吉兆,便为我取名“若昭”,小字昀昀。②

可惜这样的眷顾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从小,我便知道自己姿容平庸,才艺也不甚出挑。寻常亲戚官员拜访父亲,总是少不得来往恭维、交口称赞,说些锦上添花的漂亮话。见到二妹若昕,便是一阵惊叹冯家二小姐肤白胜雪,唇红似樱,美目盼兮,巧笑倩兮;逢上三妹若晗,又是满口赞叹冯家三小姐才情出众,一曲古琴宛如天籁;至于夸赞我的话我,我也听得多了,但都不过是若昭这孩子温柔乖巧,大气端庄,有大家闺秀之风范云云。

我心里不是不晓得的,一个女子只有温吞得如同一杯白水,寡然无味,乏善可陈,才连在这三分真心,七分假意的奉承话里,所听到最多的既非容颜,亦非才情,而是断断挑不出错儿处的冠冕堂皇的品性与女德。我不免心下有些黯然,宁愿不要这样清醒与明白。

少不更事之时,并我也曾偷偷埋怨过母亲。母亲不够美,和父亲的结合也不过是局势权衡的产物,我从未见过她那样平和静默的人,分明是冯府正妻,却连些仗着自己姿容绝佳又有所出的姨娘都敢给她脸色看,话里使绊子,母亲却从不恨不恼,只一味和靖微笑。

母亲从小教我最多的便是克制清醒,善良怀柔,不争一时意气,不逐眼前小利,目光放的长远。彼时的我自然是不解的,可母亲总是抚摸着我的头,良久道:“昭儿,总有一日你会明白母亲。”

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又为自己埋怨母亲的心思看到羞愧,母亲待我那样好。

一日,我在府里闲暇无事,便遣了众人出去,一针一线练起了刺绣,却不知母亲何时悄然而至,待我发现时已伫立良久,我不由得一惊。

母亲含笑,不吝赞许:“昭儿女工之技大有长进。”

我羞惭道:“昭儿所绣最栩栩如生之物便是鸭蛋了,实在难登大雅之堂。”我的声音细到微不可闻:“等闲齐州大户人家的小姐无不精于女工,怎么到昭儿这里就......”

“昭儿,听母亲一言。”母亲拉着自己的手坐下,语气中含了三分郑重,“人皆有所长,亦有所短。不要只盯着自己的短处,去对比他人的长处。有些无伤大雅的短处,只要不是把柄,即使遭人尖酸嘲笑,也不能伤你根本,无需太过介怀。反之,一个人十全十的完美,反而遭人嫉恨。与其费心补上自己的短处,不如着意修炼一个出挑的长处,这个长处未必是你喜欢的,你也未必要去用,但它是你关键时刻手里的一把兵刃,迅速出手,干净利落,会有大用的。”见我只是发愣,母亲微微一笑,话语如和煦春风,“昭儿是最慧智不过的,母亲话中之意——你且去品吧。”便盈盈而去。

从此,在继续钻研妆容、修炼技艺之余,我拼尽全力,着意修德。父亲仕途正旺,来往宾客亲朋络绎不绝,冯家长女的名声渐次在齐州城里传开,都说冯家嫡长女性情温良,品德端方,知礼节,懂进退,一颦一笑皆是贞静可亲之态,不愧是齐州一等一的大家闺秀。

我本不希望别人只道我品性,却发现时日一长,身负所长,不过是温婉可亲,兴旺门楣而已。不过,我始终记得母亲的话,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随着提亲的人纷至沓来,我惊觉——我已经十六了,是该出嫁的年纪了。婚姻之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只在我的闺阁静默的等待着,等待着父母的决定。虽然时而也会幻想我未来夫君的模样。

一切尘埃落定了,我要将身嫁与当今四阿哥雍亲王,作府上的庶福晋。此后便是迎娶的一系列事宜,皇室阿哥虽是娶妾,也少不得细致琐碎的精心筹备,浩浩荡荡半月过去,终于迎来了吉时良辰,我对镜端坐的这一夜。


母亲不知何时前来,打断了我沉浸已久的思绪:“仙女下凡也不过如此,昭儿今日美艳无双。昭儿,你可知道为何将你嫁给雍亲王爷,而非若昕或若晗?”

“昭儿是冯家嫡出长女,两个妹妹年纪尚小,理应担起这一份责任,为家族分忧。”我乖巧作答。

“这虽然是一条,但远远不够。昭儿,代表家族的只能是你。有些花身负艳冠群芳之姿,浓烈馥郁之香,固然是花中精品,但也失于太过张扬耀眼,容易被人摘了去,美上一时,终究枯萎。而那些其貌不扬,香气淡雅的花,第一眼看觉不出它的好来,久了也觉得别有一番动人风味。我不求我的女儿如何花枝娇艳,但求花期绵长,喜乐顺遂,平安一生。”

我的眼泪漱漱而下,扑在母亲的怀里嘤嘤地哭了起来。今夜一别,竟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傻孩子,别哭了,吉时已到,再晚可就不好了。”

我由自小一起长大的含珠扶着,深深地回望冯府一眼,便坐上了轿子。良夜深深,唯一轮皎洁的明月映照前路,不知此番,前方等待着我冯若昭的,又会是什么呢。

(未完待续)


注释:

①借鉴修改自《后宫甄嬛传》对浣碧出嫁前夜衣着的一段描写

②《后宫甄嬛传》中“昀昭流霞”本出自皇上给敬妃居住宫殿赐名“昀昭殿”,且日光充足,有“昀昭流霞”之盛景。此处改写为若昭出生伴随的盛景,皇上之后也会以此赐名。


下章看点:《甄嬛传》红颜别传之敬妃 | 身似昀昭,心向明月(2)

... 他将“温婉”二字咬得很重很重,目光温柔郑重地凝望住我,又好似透过我望向什么渺远的地方,我只觉得他的眼睛像一汪深不见底的寒潭,我情愿沉溺其中,一世不复醒来。 ...

... “怎么,妹妹是不愿与我同住吗?还怕委屈了妹妹不成?”年世兰微微皱了皱眉头,语气中暗藏着凌厉的机锋。

“妹妹岂敢,妹妹刚才是高兴得紧,一时昏了头。能与年福晋同住是妹妹的无上荣光,年福晋福泽深厚,还请多多庇佑妹妹,妹妹感激不尽,定当尽心侍奉。”我的头埋得愈发低垂,恭顺作答。

只见她轻哼一声,“还算个懂事伶俐的,说到底,你不过是个格格,可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说罢便扶了婢女颂芝离去,体态婀娜摇摆,再不回顾。...


作者的话:

甄嬛传是以甄嬛为女性第一视角来写的,她的好坏,善恶,天真与腹黑,热闹与寂寥,我们作为看客都看得清清楚楚,如同一并走了一遭儿,浮浮沉沉,临了,看到已成太后的甄嬛卧于榻上,方发出一声“算来一梦,不过浮生”的怅惘嗟叹。

然而,虽则后宫寂寂,仍惜红颜如花。后宫女子如云,不少女子的前尘后事,虽不及甄嬛一般起伏波折,却也是波澜壮阔。纯元是否真的如皇上心中那般单纯?敬端华妃昔日在王府中又是怎样的情态纠葛?叶子和采蘋曾经又是如何对王爷芳心暗许,情深义重?浣碧和陵容又有什么不得已?

这会是一个很长的连载,我愿为我心中的红颜著书立传,糅合电视剧、书本、同人文和自己的想象,以她们为第一主角叙事,府邸与后宫的红墙里,没有绝对的善与恶、爱与恨,活着,并且活得好才是最重要的。

文/木又辛(简书作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