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基础训练(备课参考语文名师梁昌辉领衔设计五下第二单元全部内容)


5 草船借箭

6 景阳冈

7* 猴王出世

8* 红楼春趣

口语交际:怎么表演课本剧

习作:写读后感

语文园地

快乐读书吧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基础训练(备课参考语文名师梁昌辉领衔设计五下第二单元全部内容)(1)


_


单元作者

_


领衔名师

梁昌辉/江苏省江阴市晨光实验小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科研先进教师、无锡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无锡市教科研工作带头人,薛法根组块教学研究室兼职研究员、淮阴师院特聘副教授、云南师大小语国培班讲师。首倡言语实践性教学,出版专著《走向言语生命的敞亮——梁昌辉与言语实践型语文教学》,在《中国教育报》、《小学语文教师》、《语文教学通讯》、《江苏教育》、《江苏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6篇。受邀在江苏省内以及浙江、江西、云南、四川、河南、山东、新疆、广西等地作公开教学或讲座。

团队作者

季 勇/江苏省江阴市月城实验小学副校长,江苏省先进教育工作者,江苏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无锡市语文学科带头人,薛法根组块教学江阴工作站核心成员,江阴市小学语文中心组成员,曾获江苏省优质课评比特等奖、无锡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等。近年来致力于语文教学的生活化研究。受邀在江苏省内以及新疆等地作公开教学或讲座。


蔡海峰/江苏省江阴市夏港实验小学副校长,无锡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江阴市名教师,无锡市语文学科带头人,薛法根组块教学江阴工作站核心成员,江阴市小学语文中心组成员。曾获江苏省基础教育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无锡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等。近年来致力于 “叙事学”视角下的叙事性作品读写融和教学研究。研究成果刊登在《语文教学通讯》《小学语文教师》等杂志上,其中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篇。受邀在江苏省内以及浙江、广西等地作公开教学或讲座。


_


单元说明

_


一、单元主题与语文要素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本单元人文主题为“古典名著之旅”,语文要素为“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和“学习写读后感”,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阅读古典名著,培养名著阅读的兴趣。


本单元编排有《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四篇阅读课文,口语交际“我们都来演一演”,习作“写读后感”,语文园地和“快乐读书吧”。

二、单元内容与教学建议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四篇课文均为小说选段,分别选自《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涵盖了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本单元的习作、语文园地和“快乐读书吧”均紧扣四大名著安排学习内容,口语交际也与古典名著紧密相关。这是本单元在学习内容与结构上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建议本单元这样来安排教与学的活动:


一是整体建构,灵活安排单元教学。首先,本单元的四篇选文都是名著选段,单篇课文必须与整本书联系起来,在整本书内的前后关联中为单篇阅读提供背景、线索和联系,同时也能比较自然地引发后续的包括“快乐读书吧”在内的阅读拓展。其次,对单元教学内容一体考虑,既可以“顺序”教学,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依次进行,也可以“变序”教学,比如学完第一篇《草船借箭》,交流名著阅读的方法,迁移运用到《猴王出世》的阅读中,然后安排《西游记》的整本书阅读;也可以相机把口语交际的内容提前,或者在单篇课文学习时注重阅读感受的引导与表达,为写读后感的习作作铺垫。根据班级情况,也可以在单元学习一开始就安排整本书的课外阅读。


二是立足发展,掌握名著阅读基本方法。针对课文语言与当下语言的不同,可以引导根据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对像《红楼春趣》中“剪子股、籆子”这样今天已经罕用的词语,只要知道都是放风筝的工具即可。由于四大古典名著都与历史有着比较深刻的联系,指导学生借助历史资料了解名著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结合看过的影视剧,能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增加阅读乐趣。


三是提供支架,在言语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猜测、联结、搜集资料等活动支架,能帮助学生理解难懂的词句;借助概述、复述、评述、比较等活动支架,学生可以在积极思维参与下把握故事内容,感受情节起伏与人物形象;剧本编演、写读后感都是情境特点更加鲜明的任务,有助于深入文本细部,感受、揣摩、联系已有经验,进而用表演、书面形式进行表达。


语文园地的“字词句运用”,内容出自四大古典名著,要求学生运用本单元所学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进一步稳固学习经验。可以一个“猜”字贯穿,第一、二部分是运用猜测方法理解词语,第三部分根据描述猜测人物富有趣味,可以结合学生整本书阅读情况拓展开来。


“日积月累”中要求朗读并积累王维的《鸟鸣涧》,意境优美,回味绵长,可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充分展开想象,感受诗歌之美。


三、课时统筹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基础训练(备课参考语文名师梁昌辉领衔设计五下第二单元全部内容)(2)

(江苏省江阴市晨光实验小学 梁昌辉)


5《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一、文本解读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草船借箭》改写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草船借箭”是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精彩章节,故事发生在“赤壁之战”前,东吴的周瑜故意提出限期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刁难诸葛亮。诸葛亮识破周瑜的计策,利用大雾天和曹操多疑的性格特点,用草船诱敌,巧妙地从曹军那里“借”到了十万余支箭。故事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与运筹帷幄。


小说的冲突来自周瑜因为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而采取的设计陷害: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完成的造箭任务、安排军匠拖延、材料不备齐、让鲁肃打探情况等。由此构成了小说的悬念:诸葛亮会不会中计,读者带着这个悬念,好奇诸葛亮的种种应对,怀疑鲁肃会不会保守诺言,担心周瑜会不会有……直到诸葛亮成功地从曹操那里“借”到“十万多支”箭,才如释重负,发出会心的微笑。


选文以诸葛亮为中心人物串联起孙、刘、曹三方和四位人物,以鲁肃为纽带勾连起故事内容,情节紧凑,叙事线索清楚。选文通过大量的人物对话描写,兼以恰当的环境、神态描写,栩栩如生地塑造了诸葛亮、周瑜、鲁肃三位人物形象,也部分揭示了曹操多疑的性格。教学时要指导学生把握故事内容,关注对话,感受和理解人物形象。


原著是以古白话写成的,课文是改写的,教学时要联系课后的“阅读链接”,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感受古白话小说的语言特点,激发学生自主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

二、教学要点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1.语言积累与感受。


课文9个要求会读,11个要求会写。其中,“忌、督、寨、擂、呐”既要求会读,又要求会写。注意“弩”的读音:nǔ,“惩”是二声。会写的字中,注意“寨”字下边“木”的变化,长竖变为竖钩,捺变为长点;“插”字右下是个“臼”字,笔顺上是:扌、千、臼。


比较“阅读链接”与课文对应段落,感受古白话小说在用词与节奏上与今天的语言不同的特点。


2.故事梳理与复述。


围绕课题“草船借箭”梳理小说情节,明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指导学生按照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顺序概括复述故事,来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情节之间的因果联系。根据学情,也可以选择周瑜、鲁肃、诸葛亮其中一人的角度,以向他人描述事情经过为任务情境,进行创造性复述。


课文是节选,故事的前后联系缺少交待,人物形象没有呈现发展脉络,再加上相关历史背景知识了解得不足,都可能会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造成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可以联系原著中“草船借箭”的前后情节,也可以适当补充三国历史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课文内容。


3.人物形象揣摩与比较。


中国古典名著传播方式多,传播时间长,学生对古典名著中的典型人物形象都或多或少会有一定的了解。以此为起点,指导学生通过揣摩人物言行表现、比较人物表现的异同等方法,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增进对人物的了解,激发阅读名著进一步了解人物的兴趣。

三、教学活动设计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对比课文与“阅读链接”,感受古白话小说的语言特点。

2.复述课文,感受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了解故事主要内容,体会情节的起伏变化。

3.运用提问与比较策略,关注人物的言行表现,感受和揣摩人物特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基础训练(备课参考语文名师梁昌辉领衔设计五下第二单元全部内容)(3)

第一课时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基础训练(备课参考语文名师梁昌辉领衔设计五下第二单元全部内容)(4)

板块一:联结经验,了解名著

1.说说对《三国演义》的了解。

(1)板书课题,读课题,关注注释,了解课文与名著的关系。

要点:《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课文是根据第四十六回相关内容改写的。

(2)说说对名著的了解。

要点:结合阅读整本书或者连环画、观看电影或电视剧的经验,说经典情节,谈典型人物,聊小说与历史的异同等等皆可。教师借以激发阅读兴趣,了解教学起点。

板块二:学习词语,感受故事

1.学习词语。

(1)出示词串一:

都督 鲁肃 诸葛亮 曹操

要点:读准字音,注意“都”这里读“dū”。说说对这些人物的了解,明确这四个人物各自所属的军事集团,知道“都督”一般指的是军事统帅,这里这周瑜。

(2)出示词串二:

妒忌 惩罚 探听 疑惑

要点:读准“惩”字,后鼻音,二声。结合上下文说说词语的意思,发现这些词语都是写周瑜的,表现出了他对诸葛亮的刁难甚至陷害。

(3)出示词串三:

遮起来 擂鼓 呐喊 神机妙算

要点:读准“擂”字,边音,二声。结合上下文说说词语的意思,发现这些词语都是写诸葛亮精心安排、成功“草船借箭”的足智多谋。

2.了解故事内容。

要点:连起来读词串,选用其中的词语说说对故事内容的大致了解。

板块三:理清顺序,复述故事

1.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1)回顾《普罗米修斯》的学习,围绕“盗火”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要点:普罗米修斯盗火-宙斯惩罚-赫拉克勒斯搭救。

(2)围绕“草船借箭”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要点:周瑜设计刁难诸葛亮-诸葛亮草船巧借箭-周瑜哀叹不如诸葛亮。

2.复述故事。

(1)根据人物之间的关联快速把握故事的展开。

要点:默读课文,发现起因部分主要写的是诸葛亮和周瑜之间的事,经过部分主要写的是诸葛亮和鲁肃之间的事,结果主要写的是周瑜和诸葛亮之间的事。围绕发现快速记忆重要信息,即主要人物的主要行动。

(2)按照起因、经过和结果复述故事。

要点:自主练习后指名复述,师生共同评价。围绕是否讲清每个部分主要人物的主要行动,人物行动之间是否关联,来进行评价。

3.体会情节的起伏。

要点:交流听故事时的心理感受,引导学生发现,我们阅读小说时内心的起伏,是小说情节的发展引起的,这就是小说情节的起伏,也是我们阅读小说的一种乐趣。

板块四:讲述故事,自主批注(作业)

1.讲述故事。

要求:课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或低年级小朋友听,分享对故事的感受。也可以请他们对自己的讲述进行评价,提出建议。

2.自主批注。

要求:运用四年级所学批注方法,从两三个角度写写自己的阅读感受与思考,至少提出一个问题。对提出的问题,也可以通过阅读《三国演义》(青少年版),尝试解决问题。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基础训练(备课参考语文名师梁昌辉领衔设计五下第二单元全部内容)(5)

第二课时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基础训练(备课参考语文名师梁昌辉领衔设计五下第二单元全部内容)(6)

板块一:听写词语,温顾故事

1.听写词语。

妒忌 惩罚 探听 疑惑

军令状 水寨 呐喊 神机妙算

2.选用词语,简单说说故事内容。

要点:教师相机点明故事的起因、经过或结果,也可以让学生发现。

板块二:提问比较,感受人物

1.运用提问策略,感受人物的特点。

(1)学生交流批注。

要点:充分运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在交流激发中,实现对人物特点的初步感受。

(2)运用提问策略引导学生抓住体现人物特点的句子进行批注。

例: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a.引导学生抓住诸葛亮的话,联系与周瑜话之间的不对应,思考:诸葛亮为什么主动提出三天、立军令状和甘受惩罚?进而安排学生批注、交流,指导学生感受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以及对孙刘联盟大局的顾全。

b.引导抓周瑜的表情,思考:周瑜为什么“很高兴”?在批注交流中,发现周瑜对诸葛亮的妒忌、心理的狡诈甚至有点阴险。

(3)学生自主批注、交流。

要求:选择能体现人物特点的语句,先提出问题,再进行批注,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人物的特点。

2.进行比较阅读,感受人物的特点。

引导:感受人物的特点,还要联系起来看,把同一个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不同人物面对同一件事情的反应等等来进行比较,发现和体会人物的特点。

(1)关于造箭。

周瑜是利用造箭刁难、陷害诸葛亮;诸葛亮主动提出三天时间完成并立下军令状。两相比较,可以体会到周瑜的气量狭小、心怀狡诈,而诸葛亮是顾全大局、考虑周全。

(2)关于借箭。

从材料的准备、时机的选择、两边受箭的安排等等,能够充分体会到诸葛亮的运筹帷幄与超凡的军事才干。

而曹操是“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可见他的小心谨慎与多疑。

3.说说对诸葛亮认识的变化。

(1)说说之前对诸葛亮的了解。

要求:说清楚认识及其依据或来源。

(2)交流现在对诸葛亮有哪些进一步的了解。

要求:联系小说的具体情节,说清依据。

例:

从借箭材料的准备、时机的选择、两边受箭的安排等等,能够充分体会到诸葛亮懂天文、知地理、善识人的运筹帷幄与超凡的军事才干。

(3)说说还想了解诸葛亮的哪些故事。

要求:一是让学生对诸葛亮的了解互相激发,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三国演义》整本书的兴趣。

4.交流对周瑜、鲁肃了解的变化。

要求:联系小说的具体情节,说清依据。

板块三:对比阅读,感受语言

1.出示“阅读链接”,找出课文对应段落(第8、9自然段)。

2.比较阅读,发现不同。

要点:先出声读,再圈出相同意思的不同表达。

3.说说两处的语言有什么不同。

要点:(1)原著语言表达比较简洁;(2)说某人时有时只用一个字,如“操”指曹操;(3)有些词语今天不大用了,如“差人”,今天多用“派人;(4)停顿也与今天的白话文不大相同等。

4.推荐阅读《三国演义》(青少版)。

(江苏省江阴市晨光实验小学 梁昌辉)


6《景阳冈》教学设计


一、文本解读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景阳冈》选自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作课文时有删节,题目为编者所加。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小说讲述了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过冈;武松上冈,见了官司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决定继续上冈;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虎;武松一步一步挨下冈来。这就是小说情节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小说刻画了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和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作为古典章回体小说的节选改编,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文言词和时代词,如“筛酒”“请勿自误”是文言词;“榜文”“印信”是时代词。


二、教学要点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1.生字识写。


课文有20个生字要求会读,15个生字要求会写,其中,“碟”“斤”“俺”“杖”“勿”既要求会读,又要求会写。注意“绰”“呵”“泊”是多音字,在文中分别读“chāo”“ā”“pō”;“饥”“碟”“俺”“榜”“杖”“拖”“膛”等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


“梢棒”“印信”“榜文”“大虫”等时代词理解时可根据阅读和看过的影视作品猜一猜;“筛酒”“但凡”“请勿自误”“各宜知悉”等文言词可以根据上下文猜一猜意思。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较难理解的词句,在不影响阅读理解的情况下,不用反复琢磨。


2.概述故事。


小说就是讲故事。快速默读故事,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提取信息,完成情节地图“喝酒——上冈——打虎——下冈”的整理,依据阅读的心理,发现故事的起伏,知道这是小说情节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依据情节图,抓住武松的行动简单说一说故事。


3.讲述情节。


武松打虎的情节是小说的高潮,抓住武松和老虎的动作绘制表格,依据表格用“交替叙述”的方式详细讲述这个情节,还原场景。讲述的过程中,根据理解,可以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


4.评述人物。


《水浒传》塑造了众多好汉形象,武松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武松具有多元性格,他倔强多疑,他死要面子;他谨慎小心,他力量过人。英雄不全是优点,也有缺点。《水浒传》中的好汉,个个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可以联系《李逵打虎》认识其他好汉形象。


三、教学活动设计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教学目标:


1.认识“时代词”“文言词”,感悟古典小说语言特点。

2.讲述故事,感知古典小说叙事的起伏感。

3.评述人物,感受鲜明的“好汉”形象。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基础训练(备课参考语文名师梁昌辉领衔设计五下第二单元全部内容)(7)

第一课时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基础训练(备课参考语文名师梁昌辉领衔设计五下第二单元全部内容)(8)


板块一:学习词语,感悟古典小说语言特点

1.出示词串一:肚中饥渴 一碟热菜 血泊 胸膛 横拖

(1)读准词语,发现“泊”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pō”。

(2)提示:“饥”“碟”“膛”“拖”书写时左窄右宽。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说说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2.出示词串二:梢棒 印信 榜文 大虫

(1)朗读词语,结合阅读经验和看过的影视作品猜一猜这些词语的意思。

(2)发现这些词语都是古代人对一些事物的说法,这是古典小说中的“时代词”。

3.出示词串三:筛酒 但凡 请勿自误 各宜知悉

(1)朗读词语,发现这是古典小说中的“文言词”,感受这组词语中文言的味道。

(2)结合文中的句子,运用猜读和拆解的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

要点:

筛酒:斟酒。

但凡:凡是,只要。

请勿自误:误,受伤害。请不要使自己受伤害。

各宜知悉:各,每个人。宜,应该。知悉,知道了解。每个人都应该知道了解。

(3)提示:古典章回体小说中的“文言词”还可以查阅古代汉语词典来理解。

4.默读小说,找一找小说中的“时代词”和“文言词”,感知古典小说的语言特点。

要点:“酒家”“气力”“官司”“杖限”“擒捉发落”“申牌时分”等。

(1)出示交流平台中的相关内容,学生间相互交流发现。

(2)发现阅读古典小说的过程中,遇到较难理解的词句,在不影响阅读理解的情况下,不用反复琢磨。


板块二:概述故事,感受古典小说叙事起伏

1.出示:喝酒——( )——( )——( )

(1)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把括号内的内容补充完整。

要点: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2)提示:这是小说的四个主要情节。

2.根据阅读感受,摆放“喝酒”“上冈”“打虎”“下冈”表示情节的四个词语位置,形成故事的情节图。

要点: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基础训练(备课参考语文名师梁昌辉领衔设计五下第二单元全部内容)(9)

提示:这是小说情节发展过程中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

3.根据情节图,抓住武松的行动,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要点:晌午,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店家劝告,执意过冈;武松上冈,见了官司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决定继续上冈;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虎;武松一步一步挨下冈来。


板块三:拓展阅读,感知古典章回小说特点

1.出示原著《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与课文进行比较式阅读。

(1)关注标题,发现前后两句字数相等。

(2)关注开头,有“话说”一词,发现原著《水浒传》有点说书的感觉,相机点明《水浒传》是由“宋元话本”的基础上发展来的。

(3)关注语言,发现文言词比课文中更多,但与我们学过的文言文的语言又不同,相机点明《水浒传》是明清的白话小说。

2.出示《水浒传》目录,同桌之间说一说发现,交流中感知章回小说特点。

要点:章回小说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一种,是分章回叙事的白话小说,是我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分回标目,段落整齐,首尾完整,是其主要特点。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基础训练(备课参考语文名师梁昌辉领衔设计五下第二单元全部内容)(10)

第二课时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基础训练(备课参考语文名师梁昌辉领衔设计五下第二单元全部内容)(11)


板块一:讲述情节,还原武松打虎场景

1.小说最精彩的就是“高潮”部分——“武松打虎”。默读这个部分,圈画表示武松如何打虎动作的词语。

要点:翻身下来,拿梢棒,闪青石旁……

2.老虎要吃武松,又做了些什么,圈画表示老虎动作的词语。

要点:跳出,两爪在地下略按一按,望上一扑……

3.将武松打虎的动作与老虎想吃武松的动作填写在表格之中,说说发现。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基础训练(备课参考语文名师梁昌辉领衔设计五下第二单元全部内容)(12)

要点:小说先写老虎的动作,再写武松的动作,交替描写,武松与老虎交战了多个回合。

4.根据情节图,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可以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

小结:描写武松时,用“轮” “劈” “揪” “按” “踢” “提” “打”等几个字,字字千钧,虎虎生风,形象生动地凸现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

5.武松打虎的过程中,一个“闪”字尤为精彩。出示: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讨论:一段话里连用了多个“闪”字,是不是重复了?文中也出现了“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能否将这些“闪”字都换成“躲”字呢?

要点:“闪”既是本能的反应,又是防御的手段,准确刻画了武松在遭到大虫的突然袭击,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的动作。“闪”这个动作,具有突发性,用在这里很能表现人物的机警敏捷。而“躲”却显得很被动。这一个连一个的“闪”字,绝不是重复、雷同,而凸现了武松的有勇有谋、智勇双全。


板块二:评述人物,感受武松人物形象

1.读一读课后资料袋中对武松的介绍。

2.探讨:对于课文中的武松,人们有不同的评价。

出示:

武松真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武松很要面子,有些鲁莽,不听别人善意的劝告。

你有什么看法?运用四年级学过的批注的方式阅读这个故事,同桌之间说说你的理由。

要点:抓住武松在喝酒时的语言,上冈时的心理和打虎时的动作进行批注。武松就是这样一个人——倔强、爱面子、要强、多疑,如果他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就不可能上冈;武松就是这样一个人——谨慎、机智、勇敢、力量惊人,如果他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就不可能打死老虎。英雄因为优点而可敬,因为缺点而可爱,而可信。

3.出示金圣叹评价武松的句子:武松天人者,固具有鲁达之阔,林冲之毒,杨志之正,柴进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吴用之捷,花荣之雅,卢俊义之大,石秀之警者也。

要点: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武松的形象。


板块三:拓展阅读,感受好汉形象差异

1. 出示《李逵杀虎》的片段,李逵也是《水浒传》中的一个人物,他也曾经打死过老虎,他有什么特点呢?

(1)用自己的话,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说一说《李逵杀虎》的故事。

要点:李逵放下母亲去接水——回来后,发现老母被老虎所吃——气愤之下杀了一窝四只老虎——李逵查看虎窝,洞中的老虎已被杀净。

(2)抓住李逵杀虎的动作,说一说这位“好汉”的形象。

要点:李逵孝顺、率真、鲁莽而勇猛。

2.布置作业: 《水浒传》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单八将在水泊梁山起义的故事,塑造了众多好汉的形象。读读《水浒传》的故事,说说《水浒传》的好汉。

(江苏省江阴市夏港实验小学 蔡海峰)


7《猴王出世》教学设计


一、文本解读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石猴出世》选自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第一回,选作课文时有改动,题目为后人所加。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课文讲述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的故事。作为古典白话文神魔小说,“人物奇”“情节奇”“语言奇”是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


二、教学要点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1.生字识写。


课文有16个生字要求会读。“呵”同“啊”,在文中读“ā”。


2.诵读“石猴出世”场景。


“石猴出世”的部分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和对偶的句式,节奏疏密有致、抑扬顿挫。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轮读、比读、诵读等活动,咀嚼语言情味,感受古白话文凝练鲜明、优美奇特的语言形式。


3.讲述“猴王出世”故事。


根据阅读古典白话小说和文言文的经验,学生“连估带猜式”地阅读故事,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猜猜大致意思,继续往下读。在阅读过程中抓住“石猴出世”“石猴探洞”“石猴报喜”和“石猴称王”建立情节图。依据情节图,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神奇的情节。


4.丰富“人物形象”认知。


“孙悟空”的形象学生已在之前的阅读和影视作品欣赏中有了初步的感知,学习这篇课文时可以找出描写孙悟空形象的三处语句,在探讨中发现一个立体丰满的石猴形象,丰富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知。


三、教学活动设计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教学目标:


1.诵读场景,感受古典白话小说的语言特色。

2.讲述故事,探寻古典白话小说的阅读方法。

3.探讨形象,丰富对人物形象的认知。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诵读“石猴出世”场景

1.出示词串一:耍子去耶 列为呵

⑴朗读词语,注意“呵”同“啊”,读“ā”。

⑵发现“耶”和“呵”都是语气助词。

⑶出示词语所在的句子,关注语气词,读好人物的话语。

2.出示词串二:石崖 石窍 石碣 仙石 石卵 石猴

⑴朗读词语,注意读准“窍”“碣”。

⑵说一说文中带有“石”字的词语。

⑶抓住“仙石”“石卵”“石猴”三个词语,默读第一小节,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石猴的出世。

3.出示词串三:狼虫为伴 虎豹为群 獐鹿为友 猕猿为亲

⑴朗读词语,发现“獐”“猕”“猿”都是一种动物,这些字书写时都有反犬旁。

⑵出示句子朗读。关注四个“为”,感受句式工整,有节奏感;关注“伴”“群”“友”“亲”,感受用词变化。

⑶提示这是一篇古典白话小说,小说的语言是古代的白话文。

4.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朗读中感受小说的语言特色。

⑴范读:教师示范朗读,展现语言的节奏之美。

⑵轮读:同桌间轮流读,感受语言的对称之美。

⑶比读:文白对比朗读,感受语言的凝练之美。

出示:

石猴在山中行走跳跃,以草木为食,喝山涧的泉水,采山花,寻觅树果,和狼虫为伴,与虎豹成群结队,和獐鹿做朋友,与猕猴和猿猴为亲戚;晚上睡在石崖之下,早上在山峰洞穴之中游荡。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⑷诵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语句诵读。


板块二:讲述“猴王出世”故事

1.课文第一自然段讲述了“石猴出世”,课文还有三个自然段,分别又讲了石猴的什么事情?

要求:默读课文,运用阅读古典白话小说和文言文的方法,遇到不明白的语句,可以大致猜猜意思,然后继续往下读。

要点:“石猴出世”“石猴探洞”“石猴报喜”“石猴称王”。概括时注意区分“石猴”和“猴王”。

2.请学生将四个表示故事情节的词语书写在黑板上,形成故事情节图。依据情节图用自己的话简单说一说故事内容。

要点:

傲来国花果山山顶上有一块仙石,其中孕育一枚仙胎,有一天仙石崩裂产出一个山卵。因为见了风,化成了一只石猴。

一天,石猴与群猴在山洞中洗澡,之间泉水奔流,众猴便说要去可寻源头者,不伤身体的人,立即拜他为王。石猴跳入泉中,发现一个石洞。

石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众猴们,众猴高兴的进入了水帘洞中。

众猴立刻拜石猴为王,将“石”字隐去,叫做美猴王。

3.小结:古典白话小说虽然已经是通俗小说了,但很多语言还是接近文言文,对于我们来说,很多地方仍须按照文言文的读法才能真正读通读懂。


板块三:探讨“主人公”形象

1.课文的主人公我们都认识,文中称“石猴”“美猴王”“千岁之王”,这是众猴对他的称呼。你还知道他的其他称呼吗?

要点:他自称“齐天大圣”;唐僧给他取名“孙悟空”,生气时也叫“猴头”;八戒当面叫“猴哥”,背后叫“猴子”,逼急了还骂“该死的泼猴,油烹的弼马温”;沙僧称“大师兄”;玉帝、太白金星等称他“泼猴”“弼马温”“大圣”……

小结:我们平时最常称呼他的是孙悟空,但细细读读《西游记》,你会发现对他的称呼有很多很多,每一个称呼的背后都展现了他不同的经历和形象。

2.探讨:课文中也有几处对他的描写,从中我们可以读到一个怎样的“石猴”?你有什么不一样的发现?

出示: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进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

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

要点:

语段一:“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中的数字暗合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和二十四个节气,再加上“芝兰相衬、天真地秀、日精月华”都显示石猴乃天地之造化。

语段二:“我进去!我进去!”表现出石猴急不可耐,但又充满信心。“目蹲身,将身一纵”表现石猴艺高胆大,敢作敢为。

语段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看出石猴引经据典定下基调,随后摆出事实“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最后得出结论“何不拜我为王?”。理由充分,论据充足,表现石猴的有勇有谋,王者之气。

从三个语段来看,不仅讲述了“石猴”到“猴王”的故事,也展现了“石猴”的成长过程。

(江苏省江阴市夏港实验小学 蔡海峰)


8《红楼春趣》教学设计


一、文本解读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红楼春趣》选自《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专门描写了宝玉和姐妹们一起放风筝。这只是个看似很开心热闹的场面描写,文中的风筝和每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带有深深的悲剧色彩。


本文选自《红楼梦》原文,学生在阅读中会遇到不少生僻的字词,加上语言文白夹杂,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此外,文中人物众多,有名字的就有15个之多,身份性格又各不相同,要厘清之间的关系难度很大。文中所放的风筝和各自的人物命运又紧密相连,如果没有对整书的把握,是很难对应起来的。


正因为理解的难度大,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就非常重要。本课是略读课文,课前提示已经明确了本课的学习要求:能大致读懂,能感受其中的一个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教学中,教师不可任意拔高要求,给学生带来学习的难度,造成对《红楼梦》的畏惧感。但对于有兴趣的学生,教师也可以推荐他们阅读改编以后的《红楼梦》或观看影视作品,了解更多的红楼知识,深化对本课的理解。


在本课的教学中,还要学生主动运用之前学习到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根据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遇到难理解的语句,不用反复琢磨;借助资料了解历史背景,还可以结合看过的相关电影、电视剧。


二、教学要点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1.生字识写。


认识11个生字,正确拼读文中“籆子、豁剌剌、飘飘飖飖”等生僻字。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意思。


2.课文理解。


本课节选自《红楼梦》原著,学生在阅读时难度偏大,但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在两篇精读课文的学习中,学到了阅读古典名著的一些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运用方法,大致看懂课文。


3.人物评价。


红楼梦中人物众多,身份复杂,性格各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主要人物,找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宝玉调皮好胜,怜惜黛玉;黛玉多愁善感,身体羸弱;探春直爽豪放;紫鹃忠心护主……


三、教学活动设计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1个生字,正确拼读文中“籆子、豁剌剌、飘飘飖飖”等生僻字。

2.根据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能大致把课文读懂。

3.关注人物的不同表现,感受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学习字词,读懂课文

1. 自由读课文,说说你读到了哪些信息?

要点:学生自由交流获取的信息。

2.出示词串一:

宝钗 袭姑娘 李纨 姊妹 丫鬟

读准词语,说说谁和谁是姊妹?谁是丫鬟?文中还有谁是姊妹,谁是丫鬟?

要点1:理解丫鬟和姊妹的意思。

要点2:帮助学生厘清基本的人物关系。

姊妹:黛玉、探春、宝钗、宝琴、李纨

丫鬟:紫鹃、雪雁、翠墨、晴雯、袭姑娘(袭人)

3.出示词串二:

窗屉子 忌讳 晦气 敞地 手帕 咯噔 铰断

籆(yuè)子 豁剌(là)剌 飘飘飖(yáo)飖

读准词语,猜测词语的意思。

要点1: 第一行词语会读会认;第二行词语能准确拼读。

要点2:结合课文猜测词语的意思。理解忌讳、晦气、敞地、忒等

板块二:抓住事件,厘清层次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放风筝讲了哪些事儿?

要点:

第1、2自然段,主要讲众人发现掉下来的风筝,决定也放风筝。这是放风筝的起因。

第3、4自然段,主要讲众人各自取来风筝,放风筝。这是放风筝的经过。

第5、6自然段,主要讲剪断风筝线,结束放风筝。这是事情的结局。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自由读课文,说说众人各自放飞了什么风筝?风筝的结局又有什么不同?完成填表。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基础训练(备课参考语文名师梁昌辉领衔设计五下第二单元全部内容)(13)

4.观察表格,有两个人的风筝是一样的,结局也一样,但是放走的原因却不一样,你发现了吗?

要点:黛玉和宝玉的风筝都是美人,黛玉放走风筝是要放走晦气,带去病根儿;宝玉放走风筝是为了陪黛玉的风筝,让黛玉的风筝不孤单。

5.你从这两个人的风筝中发现了作者曹雪芹怎样的用心吗?

要点:告诉我们宝玉黛玉心心相印,宝玉十分喜欢黛玉。

板块三:关注人物,感受性格

1.以黛玉为例,感受人物性格特点。

既然这次放风筝是在林黛玉的院子里,我们就先来说说林黛玉是个怎样的人?请同学们划出文中描写黛玉的句子,仔细品读,做好批注。

2.出示描写黛玉的语句,读读句子,想象黛玉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些话的,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①黛玉笑道:“可是呢,知道是谁放晦气的,快掉出去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晦气。”

②黛玉笑道:“那是顶线不好,拿出去另使人打了顶线就好了。”

③黛玉笑道:“这一放虽有趣,只是不忍。”

④黛玉说:“我的风筝也放了,我也乏了,我也要歇歇去了。”

要点: 引导学生读句子,感受黛玉的敏感,柔弱,多愁善感。

3.用同样的方法,交流感受宝玉的性格特点。

要点:找到相应的语句,做好标注,和同学交流。

板块四:阅读链接,联系生活

1.人们说《红楼梦》是一本博大精深的百科全书,我们现在还只能读懂一些表面的东西,其实在这文字的背后,还包含了作者曹雪芹的独具匠心,文中每个人放的风筝不同,风筝的去向不同,还代表了个人命运的不同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青少版的《红楼梦》,或者看看改编的电影电视,你会收获更多。

2.课后的“阅读链接”提供的是北京大学中文四老之一的林庚的《风筝》,林庚从小酷爱风筝,你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他的喜爱之情。

要点:阅读文章,关注人物的言行心理,体会作者对风筝的爱。

3.你放过风筝吗?你能和同学交流放风筝的经历吗?

要点:讲述经历的时候,说说自己的心理感受。

(江苏省江阴市月城实验小学 季勇)


口语交际:怎么表演课本剧


一、文本解读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本次口语交际的中心任务是课本剧表演,属于口语交际中的舞台表演类型,教学的目标应定位在帮助学生体验舞台,获得舞台经验,学得舞台表演型口语交际的技能。


围绕中心任务,具体可以分为四大步骤:选文,从学过的课文中选出故事底本;改编,将课文的文章文本改编为课本剧的剧本文本,也可以根据需要对故事内容进行适当修改;排练,讨论角色分配与表演,进行排练;表演,争取机会在班级或其他场合进行表演。


聚焦剧本表演,教学的指导重点。一是对课本剧剧本编写的指导,学生前期没有相关学习经验,这就需要提供课本剧范本,引导学生发现剧本与故事文本之间的联系与异同,帮助学生化解认知难点,初步学习和完成剧本的改编。


二是对排练的指导,本次口语交际任务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教学的重点是指导如何围绕任务有效进行小组合作。重心在意见的表达与执行,如讨论时要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注意听取他人的意见,指导学生在排练中认真推敲不断改进完善。


三是体验舞台表演。舞台经验是稀缺并且珍贵的,因此应努力创造表演机会,促成学生实际体验课本剧表演,积累可贵的舞台表演经验。

二、教学活动设计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教学目标:


1.能依据剧本要求,对选定的故事进行改编,使它适合舞台表演的需要。

2.能通过小组合作,合理分配角色,商量如何表演,进行表演排练。

3.能深入理解角色,根据舞台表演要求,重现精彩的情节,展现故事场景和人物特点。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精选故事,改编剧本

1.组内交流,选择故事。

要求:学生课前从学过的课文中选好自己最感兴趣的故事,组内交流,经过商量后,选定改编的故事。

2.小组讨论,改编剧本。

(1)认识剧本。

出示《负荆请罪》课文(课文《将相和》第三个小故事)和剧本(附后),比较,发现异同。

要点:

相同之处,故事的主要人物和主要内容。

不同之处,课文是分段叙述的方式,是文章的形式,人物对话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剧本是以人物对话呈现的,并且增加了许多对话,同时提示了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等细节。

(2)小组合作,对选定的故事进行剧本改编。

要求:标明人物活动的地点和身份;以对话展示故事;为人物设计合适动作、表情。

(3)检查、修订剧本。

要求:对照剧本形式(以剧本《负荆请罪》为范例),检查是否符合剧本要求;试一试台词、动作、表情,看是否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等,进行修订。

板块二:组内分工,练习表演

1.任务分工。

(1)角色分工。

要求:自我推荐与他人推荐相结合,根据角色的身份、性格选择合适的同学承担角色表演。

(2)剧务分工。

要求:对表演涉及到的组织、简单道具搜集与制作、音乐选择等等事项进行分工,做到人人有事做,尽量发挥每个组员的特长。

2.讨论与练习表演。

(1)说记台词。

要求:各角色先自己说记台词,再说给组内同学听,大家发表改进建议,帮助同学把握角色、记忆台词。

(2)配合动作、表情练习。

要求:组内同学运用建议表进行评价。主持人主持评议,为同学表演提供帮助。表演学生要善于听取他人意见。

表演建议表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基础训练(备课参考语文名师梁昌辉领衔设计五下第二单元全部内容)(14)

3.整体排练。

要求:全要素排练,上道具,配音乐,按演出标准进行演练;组内其他同学体验观看。演出后,主持人组织小组合议,进行改进、完善。

板块三:剧本表演,评比交流

1.班级“公演”。

要求:选择校内合适的场所,如多功能教室、小剧场等等比较宽敞的地方进行表演。积极寻求学校以及其他老师,如计算机老师、音乐老师等等的帮助,以确保整个活动的顺利进行。

全班学生一起观看,评选各奖项。

班级“公演”评价表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基础训练(备课参考语文名师梁昌辉领衔设计五下第二单元全部内容)(15)

备注:在对应的方格内画“☆”。

2.颁奖交流。

要点:(1)获奖小组或个人发表一分钟演讲,讲述参演感受;(2)推荐一个小组参加年级组“公演”或学校相关活动的演出。

资料链接


负荆请罪(课文《将相和》第三个故事)


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话传到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负荆请罪(剧本)


时 间 战国时代。

地 点 蔺相如的府邸。

人 物 蔺相如:赵国的上卿。

廉 颇:赵国的大将军。

韩 勃:蔺相如的门客。


第一幕

〔幕启。蔺相如正在聚精会神地读书,旁边站着的韩勃气呼呼的,好像受了许多委屈。

韩 勃 (气愤地)大人,别怪我多事,廉将军一再挡我们的道,太欺负人了,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蔺相如 (笑笑)韩勃,干吗这么生气?

韩 勃 大人,您是赵国的上卿,职位比廉将军高,为什么那么怕他呢?

蔺相如 (依然笑笑)我并不是怕他。

韩 勃 刚才在路上,大人不是有意避让廉将军的车子吗?要是我呀,才不让他呢!

蔺相如 还是以和为贵嘛。

韩 勃 (不满地)我真不明白,大人您为什么变得这样怕事。想当年,秦王那么厉害,您毫不惧怕,针锋相对地跟他斗,唇枪舌剑,寸步不让,多解气!

蔺相如 既然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

韩 勃 (不解地)那么大人为什么好几天不敢上朝?分明就是怕见到廉将军嘛!

蔺相如 韩勃,你要知道,秦王不敢侵犯我国,就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要是我跟廉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么样?这一点你想过没有?

韩 勃 (若有所悟地)噢,原来是这样!对,对,大人您做得对!

〔幕落。

第二幕


〔幕启。几天以后。蔺相如在客厅踱步。一会儿,韩勃匆匆走上。

韩 勃 (紧张地)大人!大人!

蔺相如 什么事?

韩 勃 廉将军来了!

蔺相如 (奇怪地)什么,廉将军来找我?

韩 勃 廉将军他没穿上衣,还背着一根荆条呢。

蔺相如 快请廉将军进来!

韩 勃 是!


〔韩勃下,一会儿工夫领廉颇上。

蔺相如 (迎上去)廉将军!


〔廉颇赶忙跪下来。

蔺相如 (吃惊地)哎呀,廉将军,您这是——

廉 颇 蔺大人,请您用这根荆条狠狠地抽我一顿吧。

蔺相如 (连忙取下荆条扔在一边,伸手去扶廉颇)廉将军,别这样,快请起,快请起。

廉 颇 (不肯起来)蔺大人,我实在对不住您。

蔺相如 (双手扶起廉颇)请起来,廉将军,请起来吧。

廉 颇 蔺大人,请您宽恕我这个老迈昏庸的人吧!我常常在别人面前侮辱您。现在,我知道,那完全是我的过错。

蔺相如 过去的事就别提了。

廉 颇 蔺大人,最初我还以为您怕我哩,后来经人提醒,才明白您这样做完全是为我们赵国着想。您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蔺相如 哈哈哈,廉将军,您能明白我的心思,我实在太高兴了!韩勃,快叫人准备筵席,我要跟廉将军痛痛快快地饮几杯!


〔韩勃应声下。蔺相如拿了一件衣服替廉颇披上,两人紧紧地拉着手,坐下来亲密地交谈起来。

〔幕落。

_

(江苏省江阴市晨光实验小学 梁昌辉)


习作:写读后感


一、文本解读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本次习作的内容是写一篇读后感。把读过的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后的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教材提示了读后感写作中要注意的两个要点:一是,简单介绍一下文章或书的内容,可以重点介绍那些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内容。这指向的是“读”;二是,选择一两个让你感触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想,感想要真实、具体。可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也可以引用原文中的个别语句。这指向的是“写”。


读后感的题目可以是“读《×××》有感”或“《×××》读后感”,也可以将它作为副标题,再拟主标题。


写读后感,目的在于加深阅读的理解和感受,让学生抓住“感受点”,联系实际抒写自己的感受,与人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因此,“读”是基础,“感”是收获,“读”是总结回顾,“感”是提炼扩展,是写作的重点。


二、教学活动设计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教学目标:


1.掌握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开展写作实践。

2.通过写读后感,深化理解和感受,主动和他人分享阅读心得。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基础训练(备课参考语文名师梁昌辉领衔设计五下第二单元全部内容)(16)

第一课时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基础训练(备课参考语文名师梁昌辉领衔设计五下第二单元全部内容)(17)


板块一: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动机

1.最近大家都看了什么书?觉得这本书怎样?读了这本书,你有什么收获吗?请你想一想,然后在小组里和大家一起分享。

要点:先让学生回顾自己的阅读内容,进入书中,再让学生说说感受,走出书中。

2.如果要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把自己的读书感受和更多的同学一起分享,我们可以怎样做?

3. 把读过的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后的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写读后感有什么好处?

要点:加深对书的认识,能够和大家一起分享。

板块二:学习范文,掌握写作方法

1.有一位同学读了《鲁滨逊漂流记》,写下了这样的一篇读后感,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看看他写了哪些内容。

出示《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要点:①书的来历。这本书是爷爷送给爸爸,爸爸再送给我的,三代相传;②书的内容。鲁滨逊在荒岛长达28年的历险生活。③阅读感受。对书中的名言有感受,对书中的人物有感受。

2.读了范文,你觉得读后感重点应该写什么?感受可以写些什么呢?

要点:感受可以写文中的名言的理解,感受可以写对人物的评价以及自己的思考。

3.除了这些,感受还可以写些什么?请同学们读读课本第一段话。

要点:阅读感受可以来自人物、事情、道理等。

4.阅读的感受应该怎样写呢?聚焦范文片段。

出示:“我也非常喜欢鲁滨逊这个人物。我想象中的鲁滨逊是这个样子的:身着羊皮短衣短裤,腰间别一把小锯、一把斧子,肩上挂着弹药袋子,背上背一个筐子,挂一支鸟枪,头顶撑一把又丑又笨的羊皮伞……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像鲁滨逊那样的人,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  我要好好地把这本书珍藏起来,等我有了儿子,我就把这本书再传给他。”

要点:①由文及人:由课文想到了鲁滨逊的样子。

②由人及己:自己想成为鲁滨逊一样的人。

③由己及他:联想到传给儿子,影响别人。

4.总结写作方法,形成图式。

◇简单介绍一下文章或书的内容,可以重点介绍那些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内容。

◇选择一两个让你感触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想,感想要真实、具体。可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也可以引用原文中的个别语句。

板块三:联系实际,开展写作实践

1.结合刚才的读书交流,如果自己来写读后感,“读”的部分你准备写什么?“感”的部分你准备写什么?列出提纲,并和同桌交流。

2.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实际,开展写作实践。

3.教师巡视,对有需要的学生做具体指导。


板块四:明确主题,凝练习作标题

1.读后感是要和大家分享的,怎样才能更加吸引大家来看你的习作呢?一个夺人眼球的题目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你看范文的题目是什么?

2.那怎样凝练一个好的题目呢?

要点:根据自己对书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感想,把书的主题或者是自己的感受用简短的语句表达出来。

3.试着给自己的读后感,写一个题目。

4.教师点评,总结标题的几种方法。

要点:标题可以借用名言,巧用对仗,比喻等手法,或直接发出号召等。

板块五:评改习作,开展交流分享

1.完成习作以后,对照写作要求自己修改,再请同学帮助修改。

2.教师选择典型习作进行讲评,重点关注读后感“读”和“感”的内容详略安排,感想部分学生能否由文到己,结合自身实际,有条理地展开。

3.开展阅读分享活动,和同学分享阅读感受。

资料链接: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连着三天,雨下个不停。在下雨天里读书是最惬意的。上次老爸送我的一本书还放在抽屉里,书名是《鲁滨逊漂流记》。书很旧很旧,封面已看不出颜色,还用透明胶带粘补过。

翻开书,里面的纸已经泛黄了。扉页上有几行字,头两行是用毛笔写的:

 

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赠维儿

下面落名吴敬山。吴敬山是老爸的爸爸,我的爷爷,那么这本书是当年我爷爷送给我老爸的。送书的时间是1965年6月1日,现在推算起来,是我老爸12岁那年“六一”儿童节那天,爷爷送给他的。  接下来的两行字是用钢笔写的,龙飞凤舞,一看就知道是老爸写的:

    

学会生存

赠维儿  

下面落名是吴维。

爷爷送给爸爸,爸爸送给我,真是一本三代相传的书。

这是一本历险小说,才读了几行,我就爱不释手了。

小说的主人公鲁滨逊是一个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人。在一次航海中,船在南美洲海岸一个荒岛附近触礁,船身破裂,水手和乘客都淹死了,只有鲁滨逊活了下来。海浪把他卷上了岸。这座小岛荒无人烟,鲁滨逊长达28年的历险生活开始了。

他做了一只木筏,把沉船上的食物、制帆篷的布、枪支、弹药、淡水、酒、衣服、工具等一一送到岛上。他用帆布搭起帐篷,作为栖身之处,并将船上运来的东西藏在这里,靠船上剩下的食物生活。

后来,鲁滨逊开始在岛上种植大麦和水稻。他学会了制作粗糙的面包。他捕捉并驯养山羊作为肉食的来源,又养了一只鹦鹉作伴。他还做了家具,摆在他所住的山洞里。

若干年后,鲁滨逊救下了一个俘虏。那天是星期五,他就给这个俘虏起名叫“星期五”。从那以后,“星期五”成了他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又过了好几年,鲁滨逊在孤岛附近发现了一艘英国船。他和“星期五”终于得到了离开孤岛的机会。

我很喜欢《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笛福在书中的一句名言:“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事实上的确如此: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会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

我也非常喜欢鲁滨逊这个人物。我想象中的鲁滨逊是这个样子的:身着羊皮短衣短裤,腰间别一把小锯、一把斧子,肩上挂着弹药袋子,背上背一个筐子,挂一支鸟枪,头顶撑一把又丑又笨的羊皮伞……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像鲁滨逊那样的人,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

我要好好地把这本书珍藏起来,等我有了儿子,我就把这本书再传给他。

——选自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

_

(江苏省江阴市月城实验小学 季勇)


语文园地


一、文本解读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语文园地二安排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交流平台”对应的是本单元语文要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用学生交流感受的方式出示了五句话,第一句话指出了阅读古典名著需要掌握一些方法;第二句话说可以根据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第三句说的是遇到难理解的词句,不用反复琢磨,只需知道大概意思;第四句说借助小说的历史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最后一句提示,可以结合影视作品,帮助理解,增加阅读乐趣。“交流平台”安排在“语文园地”中,但从其功能发挥来说,建议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运用。


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一脉相承,因此教学时要整体看待,前后联系。第一部分是前两题,分别猜词语和句子的意思。第二部分,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猜课文中的人物。“猜”是很好的一种理解方法,但猜不是乱猜,猜也有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合理合情地猜。


“日积月累”中要求诵读积累王维的《鸟鸣涧》,在熟读的基础上,可让学生简单说说对诗的理解,感受这首古诗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通过感情朗读,感受诗人闲适的心境。

二、教学活动设计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教学目标:


1.交流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办法,通过猜测语句意思,借助资料,结合影视等开展古典名著的学习。

2.多种方法猜测词语的意思,根据上下文理解句子意思。

3.抓住人物外貌,猜测人物。学习抓住典型特征写人物外貌。

4.积累古诗《鸟鸣涧》。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基础训练(备课参考语文名师梁昌辉领衔设计五下第二单元全部内容)(18)

第一课时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基础训练(备课参考语文名师梁昌辉领衔设计五下第二单元全部内容)(19)


板块一:了解四大古典名著

1.交流对四大名著的了解。

(1)四大名著是哪几本书?作者分别是谁?

(2)你知道这四大名著主要讲的是什么事情吗?

2.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你觉得在阅读古典名著的时候,有哪些困难呢?

3.既然古典名著读起来有困难,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

要点:学习古典名著能让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知识风土人情,传承中华文化。学习古典名著还能培养我们的理解能力。古典名著是历经时代沉淀的,能带给我们丰富的精神滋养。

板块二:交流理解词语方法

1.古典名著,离我们年代久远,有不少词语感觉都很陌生了,遇到这些词语,你是怎么处理的?

2.出示词串一:读准词语。

筛酒 顽耍 家当 小器 石碣 围圆

3.这些词语的意思你能猜出来吗?

要点:顽耍,小器就是玩耍,小气。字形变了,字音字义没变。

筛酒,家当就是倒酒,家具,拆字然后再猜,能猜出来。

石碣,围圆可以联系上下文猜,就是石碑,大小的意思。

4.出示词串二:这些又是什么东西?

籆子 剪子股 窗屉子 毡笠儿

要点:这些词语只要明白大致的意思就可以,不需要搞得太清楚。

5.讨论,是不是文中所有的词语意思都要搞清楚呢?

要点:一些关键字词要搞清楚,否则理解不了内容;还有一些猜测大致意思就可以,只要不影响理解,可以囫囵吞枣地读下去。

板块三:拓展名著历史背景

1.“交流平台”中有同学说,借助资料了解了三国时代的历史背景,能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你在读这四篇课文的时候,有哪些想了解的资料背景?

2.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相机补充名著创作的背景。

要点:《三国演义》东汉末年,汉室衰弱,黄巾起义,各路英雄乘剿黄之机发展势力。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实力最强。官渡之战,曹操灭袁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吴国大将周瑜大败曹操,使曹操暂无力侵犯长江以南,形成三足鼎立,相对稳定的局面。三国是曹操的魏国,孙权的吴国,和刘备的蜀国。

《水浒传》北宋末年,朝政腐败,对外献币乞和,对内恣意搜刮,农民苦于重税盘剥,致流离失所。宣和元年,宋江等36人占据梁山泊,招募义军,聚众起义,后因朝廷重兵镇压,起义失败。

《西游记》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带领一个弟子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玄奘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记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红楼梦》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顶峰。全书以贾、史、王、薛四个大家族为背景,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近400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叙述了贾家荣、宁二府父子、兄弟、妻妾、主仆之间在婚姻、道德、文化、教育、财产等诸多方面错综复杂的人事纠葛与矛盾冲突,真实、典型地反应封建贵族的没落生活,展现广阔社会画面,因此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3.知道了这些历史资料,你对课文有了新的发现吗?

要点:历史是真实的,小说是根据历史创编的,赤壁之战是周瑜的功绩,草船借箭是文学创作,诸葛亮是被神化的人物。

武松是好汉中的代表,带有水浒好汉的一般特征,豪爽正直,武艺高强。

孙悟空也是创作出来的人物,不是真实的,有了孙悟空更加突显了唐僧取经的传奇色彩。

《红楼春趣》写出了大家族小姐们的幸福无忧的生活。通过风筝隐喻人物命运,曹雪芹的文学创作艺术非常高。

板块四:通过影视深化认识

1.播放电视剧《红楼梦》(2010年李少红版)第33集放风筝片段。

2.看完这段电视,你有什么收获?

3.四大名著目前都已经被改编拍摄成了电视剧或者电影,大家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去看看,然后对照着再读读小说,这样你能增加更多阅读的乐趣呢。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基础训练(备课参考语文名师梁昌辉领衔设计五下第二单元全部内容)(20)

第二课时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基础训练(备课参考语文名师梁昌辉领衔设计五下第二单元全部内容)(21)


板块一:多种方法,猜测词语意思

1.古典名著中,不少词语都很陌生了,但是我相信,我们有办法猜出他们的意思。

2.出示:把词语读准确

榜文 印信 驿站 郎中

店家 客舍 货郎 墨客

3.你能猜出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吗?你又是怎么猜到的呢?

要点:可以通过拆字猜意思,比如:榜文,客舍,货郎等;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以及自己看的电影电视里的称呼猜,比如:驿站,郎中、墨客;也可以联系上下文猜等。

板块二:联系上下,猜测词句意思

1.出示句子:“但有过往客商,可趁午间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看看这句话是出自哪里的?是什么意思?

2.要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我们先要搞清楚关键词语“请勿自误”的意思。你有什么办法来理解这个词语呢?

要点:猜字解释:勿:不要;误:损害。请你不要自己伤害自己。

联系上下文:不要不停劝告,自己害了自己。

3.说说整句话的意思。

要点:如果有来往的客商,可以在中午时分,大家一起成群结队过冈,不要自己害了自己,被老虎伤害。

4.用同样的方法,理解后面的四个词语两句话。

要点:石猴喜出望外,马上往外走去,再一次闭上眼睛,蹲下身子,跳出水帘外。

所有的猴子听了,都很顺从,一个个按顺序排好队,拜见石猴。

板块三:抓住外貌,猜测人物身份

1.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三题:下面句子描写的都是本单元课文中的人物。读一读,猜猜写的是谁,说说你的理由。

◇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挺挺身材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

2.再读这些语句,你发现作者是抓住什么来描写的?

要点:抓住了人物的主要特征。

3.小练笔,请你抓住班里同学的特点,用几句话写一写外貌,再让大家猜猜看。

要点:学生练习,教师组织猜,根据学生写的情况给予评价指导。

板块四:积累古诗,感受以动衬静

1.出示《鸟鸣涧》,学生自由朗读,读准读通顺。

2.如果从诗中选一个字,来概括整首诗的特点,你会选哪一个?

3.作者通过哪些景物来写出了山中夜间的安静?

要点:桂花轻轻落下,山里没有声音,月亮出来,山间鸟鸣。

4.既然写安静,为何要写桂花落下,山间鸟鸣?读出幽静的诗境。

要点:以“动”衬“静”,更显幽静。

5.诗人在这幽静的境界里,心情如何,你从哪儿感受到的?读出诗人心情的闲适优雅。

6.简介诗人王维以及山水田园诗。

7.拓展阅读《鹿柴》。

(江苏省江阴市月城实验小学 季勇)


快乐读书吧


一、任务解读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本次《快乐读书吧》的主题为“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由“你读过吗”和“相信你可以读更多”两部分组成,包括一段引言、《西游记》节选和《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整本书介绍。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是章回体古白话文长篇小说,其中的故事、人物、场景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


二、教学要点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1.故事情节的阅读与讲述。


故事是小说的基本面,情节是故事基本组成部分,故事总是可以用来讲的。《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一路降妖伏魔,历经整整“九九八十一难”取经的故事。学生根据古典章回体小说的特点,运用本单元学习古典名著的方法,根据章回目录进行阅读。在此基础上,抓住师徒四人路过的地方,经历的险难,完成形式多样的取经路线图。依据路线图简单讲述故事,发现“愿望——困难——办法——结果”的叙事结构。


在《西游记》的故事中,出现了多次带有“三”的故事,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三探无底洞……这些故事展现了“一波三折”的叙事结构,阅读中,学生绘制情节图、讲述故事的情节,感受叙事的艺术。


2.人物形象的感受与理解。


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西游记》细腻而深刻地塑造了四个极其经典的形象:慈悲、宽厚但软弱、迂腐的师父唐僧;富有反叛精神、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自私狡猾、好吃懒做的猪八戒;任劳任怨、忠心耿耿的沙僧。除此之外还塑造了形形色色的神仙和妖怪。学生在阅读中,通过帮助人物建立档案的方式,深入感受和理解人物形象。


3.环境描写的认识与欣赏。


作为小说三要素的环境一般可分为自然环境、社会背景和物质产品这三种类型。《西游记》中自然现象的描写是重点,不管是“美境”,还是“恶境”,均有山有水,有风物,这些自然现象造就了一道风景。这道风景在小说中具有多重的意义,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展开基本上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学生在阅读中对这道风景进行梳理、比较,有助于从更宽的视野去欣赏小说叙事的艺术。


三、教学活动设计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教学目标:


1.讲述故事,发现古典小说的叙事结构。

2.评述人物,感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3.欣赏风景,发现环境描写的表达作用。


教学时间:5课时


教学过程: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基础训练(备课参考语文名师梁昌辉领衔设计五下第二单元全部内容)(22)

第一、二课时: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基础训练(备课参考语文名师梁昌辉领衔设计五下第二单元全部内容)(23)

运用阅读策略,绘制取经路线图


板块一:运用阅读策略,自主阅读小说

要点:根据阅读《猴王出世》的经验,自主阅读《西游记》,遇到不太明白的语句,可以猜猜大致的意思,然后继续往下读。时间约为两周。


板块二:关注封面目录,再识章回体小说

1.出示《西游记》的封面,请学生介绍。

要点:学生根据阅读经验和搜集的资料,介绍作者和故事内容,知道这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神魔小说。

2.出示《西游记》的目录,认识章回体小说。

要点:学生根据本单元的学习经验,结合《快乐读书吧》的介绍,知道古代长篇小说多是章回体小说。这些作品里,一回或若干回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故事,连起来就串成了一个长篇故事。每一个“回目”就揭示了故事的内容。


板块三:学习绘制取经路线图

要点:根据阅读经验和章回目录,以师徒四人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为线索,抓住经过的地方,遇到的妖怪,解决的办法等绘制取经路线图,形式多样。

例: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基础训练(备课参考语文名师梁昌辉领衔设计五下第二单元全部内容)(24)


板块四:依据取经路线图,讲述故事

要点:依据取经路线图,简单讲述故事;在讲述中揭示“愿望——困难——办法——结果”的叙事结构;发现很多故事都是这样的结构,如《丑小鸭》。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基础训练(备课参考语文名师梁昌辉领衔设计五下第二单元全部内容)(25)

第三课时: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基础训练(备课参考语文名师梁昌辉领衔设计五下第二单元全部内容)(26)

聚焦“三”的故事,体会情节的一波三折


板块一:寻找小说中带有“三”的故事

要点:根据阅读经验和章回目录,寻找小说中带有“三”的故事。

例: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三探无底洞……


板块二:绘制“三打白骨精”情节图,讲述故事

1.出示《三打白骨精》章节。

要点:抓住白骨精的三“变”,孙悟空的三“打”,唐僧的三“责”,猪八戒的三“挑”绘制情节图。

2.依据情节图,讲述《三打白骨精》的故事。

要点:讲述中感受“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

3.拓展:在其他古典名著中也有很多带有“三”的故事,如《水浒传》中的“三打祝家庄”“三拳打死镇关西”等。


板块三:迁移阅读小说中带有“三”的故事

要点:运用所学到的方法,选择阅读《西游记》中带有“三”的故事,绘制情节图,讲述情节。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基础训练(备课参考语文名师梁昌辉领衔设计五下第二单元全部内容)(27)

第四课时: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基础训练(备课参考语文名师梁昌辉领衔设计五下第二单元全部内容)(28)

制作人物档案,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


板块一:制作人物档案

1.选择《西游记》中最感兴趣的一个人物,根据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结合自己的想象,绘制人物画像,并加以文字说明。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基础训练(备课参考语文名师梁昌辉领衔设计五下第二单元全部内容)(29)

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界三军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山为妖,后经太白金星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他自私狡猾、好吃懒做。

2.举行一次交流会,同学间互相解说。


板块二:人物价值探讨

探讨:假如“西天取经”的这个队伍中,非得去掉一个人,你会去掉谁?说说你的理由,可以结合作品内容,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

要点:每一个人物都有其价值和意义,每个人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团队需要各种人物的组成,要想完成任务就需要大家一起朝一个方向努力。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基础训练(备课参考语文名师梁昌辉领衔设计五下第二单元全部内容)(30)

第五课时: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基础训练(备课参考语文名师梁昌辉领衔设计五下第二单元全部内容)(31)

欣赏小说中的风景


板块一:寻找西游记中的美景

1. 我们读小说,往往忽视环境描写。《西游记》中作者提到了海外仙山,天上灵宵宝殿,水中龙王宫,地下阎罗城,这一切都光怪陆离,那么你认为最美的是什么?

示例:我认为第一回作者在写寻访菩提祖师时,写到了他的住处很美,作者用了对偶排比等手法写出了此景的独特之处,它是先总写,再分写的,句式也很整齐。


板块二:发现风景描写的方式

出示:“大闹五庄观”中孙悟空寻找人参树一段,标出以下三句:“推开两扇门,呀!却是一座花园”;“又见一层门,推开看处,却是一座菜园”;“走过菜园,又见一层门”。

要点:有一种悬念,把主要的写在后面,层层推进,能吸引读者。有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感觉。


板块三:欣赏风景的表达作用

出示:“三打白骨精”中:峰岩重叠,涧壑湾环。虎狼成阵走,麂鹿作群行。无数獐豝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道旁荆棘牵漫,岭上松楠秀丽。薜萝满目,芳草连天。影落沧溟北,云开斗柄南。万古常含元气老,千峰巍列日光寒。

要点:常言说,“山高必有怪,岭峻定生精”。这穷山恶水的环境中,必定有可恶的妖精。这样的环境描写,真妙呀,它预示着惊险的故事情节即将发生。


板块四:交流小说中的风景描写

要点:选择小说中的一处风景描写,说一说作者表达的方式和用意。

(江苏省江阴市夏港实验小学 蔡海峰)


(选自裴海安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名师同步教学设计》)

来源:中小学写作教学公众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