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为什么会导致肾衰竭(尿蛋白太高担心肾衰竭)

先前门诊遇到一位患者:男性,IgA肾病,今年才34岁,却有十年的病史,这次来是病情复发了。他说发现病情后就一直在治疗,十年期间去了很多地方,吃了不少药,但尿蛋白就是没有转阴(目前尿蛋白定量0.95g)。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看着他无助的眼神,能理解这位患者现在的心情,似乎前面有一堵墙,四下无门,看不到希望。

尿蛋白为什么会导致肾衰竭(尿蛋白太高担心肾衰竭)(1)

尿蛋白十年都没有转阴,这样的患者也见过不少,每次复查尿常规总是有 、2 ,检查24小时尿蛋白、尿蛋白肌酐比也没有完全恢复,患者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到底复发了还是一直没好转。

众所周知,尿蛋白是肾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角色”,持续地存在对保护剩下完好的肾功能很不利。不同的患者诊断出的病理类型不同,肾功能损伤程度有差异,后续对尿蛋白治疗后结果也不尽相同。有些患者可能一个月、三个月就完全好转了,有些患者可能就没那么幸运,可能治疗三五年也没有完全转阴,要做好与尿蛋白长期战斗的准备。

尿蛋白为什么会导致肾衰竭(尿蛋白太高担心肾衰竭)(2)

为什么差距这么大?“根源”究竟在哪里?
  • 病理类型重,是尿蛋白转阴路上的“拦路虎”

肾病判断严重性,常常分两个方面,病理级别和肾功能分期。这两方面多数肾友常常傻傻分不清楚。

病理类型通常是肾穿刺检查后我们会看到一项检查报告,非常详细地说明肾小球、肾小管等损伤的情况。而肾功能分期,一般以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来评判。

病理类型重,即使肾功能损伤较轻,尿蛋白有时候也难以转阴。为什么会出现这类情况?

这里我们仍以IgA肾病为例,Lee分级通常为五级。

Ⅰ级自然是最轻的一级,肾性基本上没有损伤;

Ⅱ级开始有明显的变化,出现肾小球局灶增生和硬化,但损伤通常不超过50%。

Ⅲ级开始出现肾小球弥漫性增生,且偶尔能观察到新月体,同时肾小管也能发生损伤。

Ⅳ级重度肾小球弥漫性增生和硬化,新月体细胞增多,肾小管有萎缩的情况。

Ⅴ级最严重,肾小球严重纤维化,肾小管加速萎缩,新月体形成超过50%。

尿蛋白为什么会导致肾衰竭(尿蛋白太高担心肾衰竭)(3)

可以看出病理级别越高,损伤越严重。但不代表是肾功能损伤越严重,有些患者到了Ⅳ级、Ⅴ级,也可能肌酐才200多,刚到肾功能不全阶段。由于病理类型损伤的不可逆性,要完全把尿蛋白降到正常,有点难,但也不是完全不像。

及时清除病理损伤所蓄积的纤维化严重的肾小球等肾细胞,保持血压、血脂的稳定,保证剩余肾小球内血液流通及氧气供应充足,可以逐渐减轻炎症反应,尿蛋白得到完全抑制。

  • 肾功能不稳定,让尿蛋白没有“回头路”

尿蛋白一直不能完全好转的原因之一就是整体病情总复发。

尿蛋白是反应肾脏功能比较敏感的症状之一,当肾功能不稳定或恶化时,尿蛋白指标首先会表现出异常,当然还有肌酐、血压也会有不同程度升高。

尿蛋白为什么会导致肾衰竭(尿蛋白太高担心肾衰竭)(4)

所以要考虑尿蛋白的稳定性,不能只是以单纯降低指标为目的。而要系统地监测肾脏各方面功能的变化,包括肾脏过滤功能、排毒功能、血流信号以及肾脏萎缩情况。

同时注意导致病情易反复,肾功能不稳定的因素比较常见的包括感染如泌尿感染、呼吸道感染等,与患者免疫力下降及不注意日常卫生习惯等有关,还有治疗时一些日常习惯比如用药不规范、饮食不严格管理、不重视病情长期的管理如复查、与医生沟通,导致病情反反复复,以至于各项指标也总控制不理想。这样的结果也就是病情越来越严重。

肾友们若还有肾病问题,可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