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建筑学院与北京建筑大学(雪如意雪飞天)

,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清华建筑学院与北京建筑大学?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清华建筑学院与北京建筑大学(雪如意雪飞天)

清华建筑学院与北京建筑大学

封面新闻记者 邵萌

河北张家口,太子城畔,崇山峻岭之间,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如一柄巨大的如意依山峦而卧;北京石景山,首钢老工业园区内,冷却塔旁,滑雪大跳台似一条优美流畅的飞天飘带傍湖畔而起。

随着冬奥会的临近,新建场馆“雪如意”和“雪飞天”受到了越来越多关注,而这两个引人注目的场馆背后都有着一个名字——张利。他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也是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首钢滑雪大跳台设计总负责人,参与、见证了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技术难度最高的竞赛场馆“雪如意”和世界上首个永久性单板大跳台“雪飞天”的设计与诞生。

张利。受访者供图

2022年1月,封面新闻记者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会议室见到了张利,一副黑框眼镜,利落的棕色西装,面带笑意,一身儒雅,这是张利给人的第一印象。结束了一场工作会议后,他向记者讲述了他与冬奥的“缘”,以及“雪如意”和“雪飞天”设计中的“巧”与“思”。

张利常说,“中国的建筑师可以干正确的事情。”北京申奥成功时,时任北京冬奥申委工程规划部副部长的他身处吉隆坡现场,紧张地注视着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口型。“跟我们竞争的是Almaty(阿拉木图),因为视觉的信息总是先于听觉的信息到达,如果是北京,他的嘴会一直闭着发出这个音,我看到他嘴一直闭着,心情非常高兴。”张利笑着说:“当时我觉得在未来五六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干正确的事’的愿望,总算能实现了。”

申冬奥成功后,建筑师张利的使命才刚刚开始。在场馆设计中,他融入了许多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无论“如意”,还是“飞天飘带”,抑或其他,在他看来,于场馆设计中传递中国文化信息,不是一个选项,而是一种责任。同时,“每一个形象的表现都一定要和它最后具体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联系到一起,仅仅是‘形象’是长久不了的。”

在与张利的对话中,“可持续利用”被多次提及,在他看来,这次北京冬奥会和2008年夏奥会最大的不同在于我们不再考虑如何仅仅做一个盛会,而是更加关注长期的可持续利用的问题。“奥运怎么贡献于一个具体的国家、城市、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中国其实在提供一些自己的答案,跟世界一起来参与这个讨论。”

“把冬奥做成一件事情的开始,而不是一项筹备工作的结束。”张利说。

“雪如意”:运动员起跳时能看到长城遗迹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受访者供图

封面新闻: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设计灵感从何而来?

张利:整个体育建筑的美是来自体育运动本身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体育运动最关键的一个特征是它的赛道曲线是“S”型,所以我们在开始设计的时候,就去寻找和“S”型曲线比较契合的,所有可能的中国文化元素。在上百个最开始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形象里,从椅子的扶手到剑鞘等等,当想到“如意”这个都最容易接受也最认可的形象时,基本上大家的注意力就聚焦了,灵感实际上是从讨论,从文化符号的选取、枚举当中得到的。

封面新闻:“雪如意”的外观设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没有什么难点?

张利:难点首先在可行性上。原来所有的国际跳台滑雪场馆,在顶部是没有这么大一个室内空间的,“如意”的柄首部分从造型特征上需要一个大的空间,从赛后利用上也需要一个大的空间,国际雪联相关管理方和设计师对此表达了支持。可行性上有了支持之后,接下去就是柄首部分大的室内空间,如果做成一个实心盘状建筑会非常重,将来在实施上就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果出挑的太大,同时出挑这部分太重的话,在重力上是很不合理的,所以就出现了把中间掏空,形成一个环状建筑的设计。

从建造实施角度来说,是整个把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架”在山谷里,而不是让它直接“印”在山谷里。如果把它落地在山谷里,它会把将来地表的生态阻隔掉。当然架在山谷里有一点难度,需要用钻孔桩这样的一种基础的结构处理,在施工工期上比一般结构处理要复杂一些。

“雪如意”顶峰室内空间。受访者供图

封面新闻:您之前说过选手在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起跳时能看到长城遗迹,这样一个富有中国式浪漫的设计,是怎么想到的?

张利:我们要做设计,就需要去看很多比赛,去采访很多运动员,他们讲到出发时,大概1/3秒,会习惯性环顾四周景色,对周边环境留下一个记忆。那么,凡是在周边环境里有吸引力的景观,有典型的人文、历史传统的景观,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他“飞翔”来说也是种促进。比如过去最受欢迎的惠斯勒的跳台,就是因为对面有印第安神山。我们这儿有长城遗迹,所以跟国际雪联竞赛管理的官员一拍即合,把最初汉斯·马丁设计的跳台朝向往北旋转了20度,长城就能进入运动员起跳前0.3秒观察的视野了。本国观众进场馆前,走在“冰玉环”上也能看到长城遗迹。

“雪飞天”:表达中国元素与延续工业遗产记忆

首钢滑雪大跳台“雪飞天”夜景。受访者供图

封面新闻:首钢滑雪大跳台是在首钢遗址上建造的,一方面要保留它的底蕴,另一方面又要和冬奥等元素结合起来,您在设计时是怎样考虑的?

张利:其实跟“雪如意”有点类似,它运动的基本的美来自跳台的曲线,不过这里多了些跟原来不一样的东西,它建在一个工业遗址上。其实选址挺有意思,之前的跳台一般都是临时的,搭完后就撤掉,首钢滑雪大跳台是世界上第一个永久的单板大跳台。北京市和奥组委很快把注意力集中到了首钢,既然是第一个永久性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台,是不是可以第一次在奥运历史上和工业遗产结合?这就给了我们一个题目,除了要表达中国元素以外,还得把工业遗产的记忆表达好。

我小时候在北京长大,那时去首钢就到了北京最西头,它的冷却塔、群明湖和后面西山形成北京西边一个完整的天际线,这个记忆肯定是要被跳台的出现改变,但怎么改变它,能让大家认为仍然是一个整体,能够延续这样的记忆。

我们用了很多技术,包括虚拟现实和人因测试技术,请在首钢生活了三四十年的老首钢人来帮我们判断,什么样的跳台放置角度能帮他延续工业的记忆,最后定下了现在这个角度。跳台的结束区往湖面以下沉了五米,就是为了让跳台整个看起来不会比冷却塔高,而是从冷却塔的高度顺延下来的一个曲线。

封面新闻:首钢滑雪大跳台是如何体现中国东方美学的?

张利:回到中国元素表达的问题,因为运动的名字叫做 “Big Air”(单板大跳台运动),就是尽量向空中腾跃,所以我们想到了中国敦煌壁画里的“飞天”。东方绘画里表现人体的方法跟西方那种解剖学的肌肉表现不太一样,我们大部分是用衣物来表达运动的痕迹,这也和这项运动很吻合,所以就有了“飞天”飘带形象。

让“超人”场馆向大众靠拢

傍晚,从群明湖东岸看首钢滑雪大跳台。受访者供图

封面新闻:您在场馆设计中融入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怎么把这种元素更好地跟场馆建筑结合在一起?

张利:其实在建筑当中传递一个群体的文化信息,这不是一个选项,这是一种责任。解释到建筑上的时候,永远有一个标准不能过于具象,过于卡通化,而是希望把这些东西和具体功能结合起来。

比如在“雪如意”和“雪飞天”里,不论是飘带还是如意的侧边,都有防风或防护功能;如意的柄首部分,近4000平米的室内空间里是没有任何柱子,我们在这里设想了很多多功能活动,希望赛后能尽量多地服务于普通人的生活;如意的柄尾部分,也就是体育场那一部分,按照惯例,跳台滑雪中心的结束区是修成一个反坡,这样运动员减速可以减得很快,但这样带来的后果是无论观众席排列,还是凹陷的体育场是不能干其他事情的,只能给跳台滑雪比赛用。我们在这里坚持使用了一个90米的标准足球场,从大型活动的开幕式到汽车的发布仪式,到室外的音乐会都可以举行。

每一个形象的表现都一定要和它最后具体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联系到一起,仅仅是“形象”是长久不了的。

封面新闻:您一直秉承“建筑是抵达他人”的理念,冬奥场馆竞赛性较强,大众参与性可能会稍弱,在场馆的赛后利用规划方面,您设计时是怎样考虑的?

张利:北京冬奥会和2008年夏奥会最大的一个不同,就是不再考虑如何仅仅是做一个盛会,其实现在整个国际社会面临的奥运相关的,都是一个长期的可持续利用的问题。

冬奥项目的很多设施,比如跳台、助滑道等,服务于“超人”的体育训练,常人基本上很难使用它,所以我们把很多从城市当中常年的设计和我们做的城市人因方面的测试中收集到的经验和知识,运用到场馆设计中,把服务于常人的部分,比如在“雪如意”里设计了从底部到顶部的台阶,让人上上下下,就像在山里步行一样;比如在“雪飞天”里,利用湖面打造出一个环湖的步行空间,这些都是为了把常人将来完成的游历、文化的识别性,还有一些接近竞赛设施的体验,全都组织在一起。

赛道是为“超人”服务,但建筑本身还提供了很多为常人服务的可能性,这些设施结合在一起后,就形成现在的场馆,我们希望这些场馆在赛后能被证实是可以跟生活结合得更好的。

为奥运建筑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答案”

封面新闻:您经历过2008年夏奥会筹办,参与了2022年冬奥会申办,再到成为张家口赛区总规划师,您觉得中国在场馆规划理念等方面有没有什么变化?怎样“用建筑让世界感受中国”?

张利:我其实只在2008年跟夏奥相关的工作里做了非常小和边缘的一部分。我的很多同事、前辈们加入到了夏奥筹办的比较核心的工作,我从他们身上得到的信息,包括自己体会到的,这一次非常重视赛后利用,重视怎么把冬奥做成一个事情的开始,而不是一项筹备工作的结束。

这个“开始”是未来比较长期的,人文和经济和社会,包括技术驱动下的可持续发展,很多决策规划到具体实施,都是为了长期设想的。

从这个角度讲,我觉得这一次中国其实不仅是即将完成冬奥举办这个任务,更主要的是为国际奥委会现在最重视的,奥运怎么贡献于一个具体的国家、城市、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在提供自己的答案,跟世界一起来参与这个讨论。

封面新闻:北京冬奥会越来越近了,都说建筑是文化的象征,您希望通过您的设计给世界呈现一个怎样的中国形象?

张利:2008年我们希望向世界证明我们像很多的发达国家一样,可以举办一个世界型的盛会。现在更多的问题是表达现在国际社会都关注的,整个的可持续发展,也包括生态的维系、碳足迹的缩减,这方面中国利用冬奥这个事情是能有一些解答的,比如我们利用冬奥,经过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为赛后服务的规划,长期地带动起山区的经济来。

过去六七年,从延庆到张家口都可以清晰看到生活的改变,我们还可以通过建筑表达中国文化,在现在这个环境下更包容,更具亲和力,更希望和其他国家、其他文化一起去解释,共通未来的愿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