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记中充满奇特幻想的情节(唐代也有地心游记)

今年春节期间,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让国人兴奋了好一阵子。可一提起科幻小说,总让人觉得中国在这方面要差一些。总感觉许多科幻的点子,都是外国人先想到的。如果你这么想,那就是太低估我们古人了。有一部世界科幻名篇,叫《地心游记》,其实,早在我国唐代时,古人就想到了这个点子。我国古代的《地心游记》是怎么样的呢?同儒勒·凡尔纳的《地心游记》相比,哪个更好一些呢?接下来,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格列佛游记中充满奇特幻想的情节(唐代也有地心游记)(1)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儒勒·凡尔纳的《地心游记》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它讲述了1863年的某一天,黎登布洛克教授在一本古书中,发现了一张神秘的羊皮纸。上面写着,一个叫阿尔纳·萨科努塞姆的人曾经去过地心旅行。黎登布洛克教授于是和侄子阿克塞尔,带着足够的粮食、仪器和武器等,由一位冰岛的向导汉恩斯带路,从冰岛的斯奈菲尔火山口下降,来到地心。在此后三个月的旅行中,他们在地下的世界里历经缺水、迷路、暴风雨等艰难旅行和种种奇观。最后,从地中海里面的一个火山口回到了地面。

格列佛游记中充满奇特幻想的情节(唐代也有地心游记)(2)

《地心游记》的最大亮点,是它为我们打造了一个神奇的地下世界,有波涛汹涌的大海,有巨大的蘑菇林,有远古的海兽,甚至有古猿人和乳齿象。这篇小说最早发表于1864年10月。可是,您也许不知道,早在这篇小说发表的一千年前,也就是在唐代,华夏的古人就写出过类似的故事。

格列佛游记中充满奇特幻想的情节(唐代也有地心游记)(3)

唐代的《地心游记》出自于一本奇书,叫《博异志》。这本书是一本比较著名的唐人传奇集,其作者署名为谷神子,根据后人的论证,应该是唐人郑还古。《博异志》这本书中有许多神奇的故事,其中就有一段,写的是中国版的《地心游记》。

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唐中宗神龙元年,地点在房州竹山县。当地有个富人,叫阴隐客。有一天,他请来工匠,在自家的庄园里要打一口井。打井在我国古代很平常,是每家取水的主要方式。可是,这一次打井却很奇怪,工匠打了整整两年,凿了有一千多尺,却没看到一滴水。那怎么办呢,主人不差钱,反而铁了心不换院子,于是叫工匠继续打,继续打。又挖了一个月,也不知道挖了多深。这天,在井底打井的工匠忽然听到脚下传来鸡犬鸟雀的声音。难道?把地球凿穿了?没有。但是,工匠再往下凿了几尺,却发现了一个石洞。工匠从这个地底下发现的石洞钻进去,于是,发现了另一个世界。

格列佛游记中充满奇特幻想的情节(唐代也有地心游记)(4)

这个地底下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呢?和现实的世界有不同的,山的岩石都是碧蓝的琉璃色,树像竹子似的,一节一节的,树叶像芭蕉叶,开着盘子一样大的紫花。有一眼白泉,泉水雪白,像牛奶一样。和《地心游记》相比,这个地下的世界的文明开化多了,门官说:这里叫“梯仙国”,凡是刚成仙的人,就送到这里,继续修行七十万天后,才能升上天宫。

格列佛游记中充满奇特幻想的情节(唐代也有地心游记)(5)

最后,工匠吃饱,喝足,玩够了,被门官带出地下世界。只是,出洞之后,已经过去三四代了。这两个《地心游记》,到底哪个更好一些呢?小编以为这还真不太好比。儒勒·凡尔纳版的,在科学,在技术上更胜一筹,似乎更符合我们心中的科幻的定义。而唐传奇版的,虽然没什么明显的科幻因素,而只是描写了一个想象中的,完美的,平行的世界,而这个世界,才是我们华夏人眼中和心中的世界。

格列佛游记中充满奇特幻想的情节(唐代也有地心游记)(6)

从文学作品的角度来比较,唐传奇版要表达的,才是中国古代文人心中对世界的看法和希望。用文学来抒情言志,这不正是文学作品的最大意义吗?亲爱的读者,您更喜欢哪个版本的《地心游记》呢?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张洪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