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西双版纳(西双版纳末代召片领)

今天是我们中国的国庆节,希望各位贤友诵经祈愿我们祖国更加繁荣富强;同时也诵经回向功德给西双版纳末代召片领(傣王)召孟罕勒(刀世勋1928.9.28——2017.10.1),愿逝者安息,往生善趣。

90年代西双版纳(西双版纳末代召片领)(1)

90年代西双版纳(西双版纳末代召片领)(2)

年轻时候的刀世勋非常帅气  “召片领”是傣语,意为“土地之王”,是这一地区最高统治者。  据傣文史书《泐史》记载,傣历五四二年(1180年)傣族首领帕雅真统一了西双版纳各部,建立了以景洪(古时也称景龙)为中心的“景龙金殿国”,成为这一地区的最高统治者——西双版纳的第一代召片领。从那以后,召片领的统治权就父传子、子传孙,一代一代地承袭了下来。【视频】CCTV走遍中国之傣王秘事  1944年2月,命运选择15岁的刀世勋继任西双版纳第41代召片领,成为“末代傣王”。6年后,云南和平解放,“召片领”统治西双版纳的时代结束。经历动荡的岁月,刀世勋履行过其召片领的职责,但“傣王”的头衔如过眼云烟,他毕生热爱和从事的,是学术研究。

90年代西双版纳(西双版纳末代召片领)(3)

青年刀世勋抓周时他选择了贝叶经  1928年,一个名叫刀世勋的男孩呱呱坠地,成为同辈家族中的第一个男孩。小男孩是刀栋梁胞弟、排行老六刀栋廷的儿子。因为傣王刀栋梁44岁时仍没有子嗣继承王位,根据家族内长子继位的习俗,刀栋梁立他为嗣,以便他继承召片领的职位。命运就这样让这个男孩成为未来的傣王,他就是刀世勋。他给西双版纳宣慰使司署里的王公贵族、大大小小的头人们带来了无限希望。   民间传说,婴儿抓周或许就是将来命运的一种暗示。小刀世勋咧开小嘴笑着,伸手先摸了摸宣慰使大印,然后把贝叶经抓了起来。一位老者对身旁另一位老人悄悄说:“他掌权的时间不长,而当文人的时间是长久的。你千万可别说出去,不然我的脑袋就要落地了。”老者说罢,脸上笼罩着一层阴云。  对于祖父刀承恩,刀世勋没有任何记忆。祖孙俩的联系纽带,或许就是相同的傣族名字,全称召孟西莉苏宛纳罕勒,简称召孟罕勒。据说老人们给他取这样的名字,一是为继承祖业,光宗耀祖;二是为大吉大利,长寿久安,没病没灾。  1943年6月21日,中国抗日战争如火如荼之时,刀栋梁病逝。刀世勋当时在重庆中正中学读初一。

90年代西双版纳(西双版纳末代召片领)(4)

末代傣王刀世勋全家福渴望求学 15岁时只身出走到重庆  襁褓中便离开生母的刀世勋,被送进宣慰衙门的深宅大院,由年长的王姐精心抚育。没有同龄伙伴,又无法享受亲生父母的爱,刀世勋在孤独寂寞中度过了童年。  “现在回想,是否觉得遗憾?”面对这一问题,耄耋之年的刀世勋摇摇头:“那是时代造成的,谁也怪不了。”  8岁时,刀世勋走出衙门,进佛寺当了小和尚。但王子在进佛寺之前,先要请教父。因身份特殊,王子要有一个生父,还要有一个教父。议事庭为他选了勐海土司为教父,推选勐海土司刀良臣为代表。教父不单要为王子办理当和尚的仪式,还要为教子准备生活必需品,如被褥、洗脸盆等。在允景洪大佛寺,教导刀世勋的大佛爷是叔叔刀栋臣,叔叔对他要求非常严格:念经书,学傣文,学习傣族的历史文化,为刀世勋日后的傣族历史研究奠定了初步基础。

90年代西双版纳(西双版纳末代召片领)(5)

夫妻合影  西双版纳素有“滇南谷仓”之称,还以“五大茶山”的香茶著称。香茶在普洱府城集散,故以“普洱茶”驰名天下。因汉傣经济交流频繁,县政府相继在车里、佛海等地兴建起几所公立小学,招收当地汉族子弟入学,一些傣族子弟也为之吸引。为了能掌握汉语,刀世勋从佛寺还俗后,便进入车里小学就读。  自小聪明伶俐的他,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据说,刀世勋这个汉族名字,还是车里小学的老师取的。  1942年底,刀世勋小学毕业,已经很有主见的他,想去内地继续求学。但因身份特殊,被长辈以年幼、安全无保障为由拒绝了。  此时,一名国民党军官,因娶了刀世勋的表姐而成为衙门的常客。这名蔡姓军官经常给刀世勋讲内地的奇闻逸事,两人关系越来越好,蔡鼓励刀世勋走出衙门,并为刀世勋的出走做了精心策划和准备。  1943年6月的一天深夜,刀世勋忐忑不安地只身离家,由8名国民党士兵护送,进入茫茫原始森林,一路马不停蹄往北赶。6天后,刀世勋抵达思茅县城,后又秘密抵达昆明。两天后,刀世勋被飞到重庆,直接进入覃家岗的中正中学就读初中一年级。

90年代西双版纳(西双版纳末代召片领)(6)

上世纪60年代初的全家合影两次继位 终长成执政召片领  刀世勋出走后第三天,伯父刀栋梁突然病故。谁是下一任召片领继任者,议事庭和汉族官员争执不休。   1944年1月中旬,正忙于准备参考的刀世勋,又被送上飞机飞到昆明,登上另一架等待起飞的双座教练机直抵思茅。之后,刀世勋被扶上马,日夜兼程赶回允景洪召片领衙门。当时日本飞机正在轰炸景洪,而15岁的刀世勋,对召片领并没有什么愿望。  1944年2月,简单的继任仪式还是举行了,各勐土司和头人没有到齐。按当时国民党政府的要求,国民党云南省行营主任龙云,为刀世勋亲颁西双版纳召片领任状。  即位后,刀世勋由二伯刀栋刚和父亲刀栋廷摄政,带上5个陪读再次去重庆中正中学就读。1945年抗战胜利后,刀世勋又转学到了南京。除享受全部公费外,每月还能领几文零用钱。

90年代西双版纳(西双版纳末代召片领)(7)

上世纪50年代在北京颐和园的合影  1947年暑假,思乡心切的刀世勋辗转回到版纳。突然返乡的他,又经历了第二次登位典礼。这次,是由当时的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为他补发“车里宣慰使司宣慰使”委任状。  1948年春,属于召片领管辖范围内的各勐土司、头人代表都来了。在德高望重的大佛爷念经祈福下,由9个村的童男童女,用打自9口井的“圣水”洒在身上,而服装则是中山装——刀世勋从没穿过正式的傣王装。  这次,名义上刀世勋将亲自执掌召片领的统治大权。执政3个多月后,考虑到二伯和父亲能继续摄政,刀世勋觉得应该继续学业,以便将来更好地管理西双版纳。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 舍弃官职钻学术  1949年秋,在方国瑜和江应樑教授的帮助鼓励下,刀世勋报考了云南大学社会系。但因成绩不够理想,先录取在先修班文法组学习。没有去南京,成为刀世勋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   1949年12月9日,卢汉率部起义,云南和平解放。作为傣王的身份,刀世勋有过忧虑,但谢绝了到国外的邀请,参加了学联组织的宣传队。后来,又响应了下乡工作的号召,去到富民县城,被编入滇北区地方工作团第四武工队。  武工队的生活是艰苦的,行军时发双草鞋,住下来发块肥皂洗衣服。吃的是糙米饭、青菜汤加辣椒,这都是刀世勋从来都未见过、体验过的。生活虽然艰苦,但大家在一起搞宣传,还轮流做饭、值班,刀世勋的心情很舒畅。

90年代西双版纳(西双版纳末代召片领)(8)

  以后,在卢汉的安排下,刀世勋先后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论人民民主专政》等文件和重要著作的傣文翻译工作。1950年,刀世勋参加了高考,并被云南大学社会系录取,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但这个大学读得“一波三折”。  这年9月,刀世勋参加由云南省人民政府组织的少数民族代表团参加国庆参观团,赴北京参加国庆盛典。之后,代表团到全国各地参观访问,一去就是大半个学期,回到学校报到时,刀世勋差点因缺课太久被拒之门外。  1953年初,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成立之前,领导曾征求刀世勋的意见,准备让他任州副主席(即副州长)。当时刀世勋已经上大学三年级,为了不中断学业,他没有回去。  刀世勋将毕生经历奉献给了民族语言研究,对于政治上的舍弃,刀世勋说自己从不后悔。为编写《西双版纳傣汉词典》油灯下写了30本笔记。

90年代西双版纳(西双版纳末代召片领)(9)

  如今,87岁高龄的刀世勋回想起傣王宫的生活时,记忆已模糊不清。自他少年时决定外出读书起,就注定将展开新的人生,而经历了动乱的时局和家族的突变,或许只有老人自己,才知道其中有几多辛酸。现在,刀世勋已是国内外知名的民族语言学教授,艰辛的蜕变早已掩映在旧时光里,无论悲喜都已沉淀,老人夫妇俩说,只想好好过晚年。  而作为西双版纳的子孙,这位老人却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你 知道吗? ”

90年代西双版纳(西双版纳末代召片领)(10)

一世 帕雅真;二世 桑凯能;三世 艾恭;四世 道陇扁宰;五世 道两龙;六世 道补瓦;七世 召伊丙拉赛;八世 召爱;九世 召坎勐;十世 召西拉罕;十一世 道公满;十二世 道格勐;十三世 道双勐;十四世 道罢贡;十五世 道罕底;十六世 奢陇法;十七世 道帕香;十八世 道桑玻泐傣;十九世 桑凯能;二十世 召坎勐;二十一世 召西利松版;二十二世 召温勐;二十三世 召西利书年达;二十四世 召应勐;二十五世 召糯勐;二十六世 召西利书坦玛;二十七世 召孟罕勒;二十八世 召孟道;二十九世 召糯勐;三十世 召勐道;三十一世 召扁勐;三十二世 刀金宝;三十三世 刀绍文;三十四世 刀维屏;三十五世 刀召书宛(刀士宛);三十六世 刀太和;三十七世 召法坚(刀育和);三十八世 召孟麻哈往(刀太康);三十九世 召书扎宛纳(刀正综);四十世 召孟索(刀均安);四十一世 召孟香(刀太康);四十二世 召孟罕勒(刀承恩);四十三世 召孟帕坎(刀栋梁);四十四世 召孟罕勒(刀世勋)。

转发祭奠

©️网络,勐腊发布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