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推搡避寒群众(李模尔小区里的)

昌吉日报(全媒体记者 付小芳)年近八旬本该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但在昌吉市北京南路街道昌建社区绿旗25号小区里,却有这样一位闲不住的老人,他忙前忙后义务打扫小区卫生,协调解决邻里纠纷,积极给社区建言献策,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活雷锋”,他就是李模尔。

3月1日下午4点,记者在绿旗25号小区里见到了李模尔,只见他步履矫健,用力挥舞着手中的扫帚,清扫着单元楼前的纸屑。得知记者要采访他时,他不好意思地摆摆手,“我太普通了,实在不值得一提”。

“李哥可是我们小区的‘活雷锋’,你可得好好采访一下他。”一位居民微笑着对记者说。

1944年,李模尔出生在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1961年,年仅17岁的他应征入伍,成为了北京军区某部的一名防化侦察兵。1966年退伍后,李模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来到新疆支援边疆建设,从此便扎根在新疆这片热土上。

2011年,李模尔和妻子舒榜芳搬到绿旗25号小区居住,12年来,夫妻俩无数次充当起小区安保员、物业管理员、保洁员、调解员,默默地为居民服务,成了小区出了名的“热心肠”。

绿旗25号小区是昌吉市老旧小区之一,共居住着36户居民。多年来,由于小区较小,常年没有物业公司进驻管理,小区环境卫生成了居民们最“头疼”的事。李模尔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决定主动承担起义务打扫卫生的工作。

保安推搡避寒群众(李模尔小区里的)(1)

“我住在这个小区,打扫卫生本就是我应该做的事,还能顺便锻炼身体,何乐而不为?”李模尔笑着说。隔三差五,他就拿着扫帚顺着楼梯从楼上往下清扫一遍垃圾。

除此之外,李模尔还自掏腰包添置了清扫工具,冬天清扫院内的积雪,秋天清扫落叶,成了李模尔的必要工作,老伴和儿子担心他身体吃不消,也加入其中帮他一起清扫。看到小区环境卫生慢慢得到改善,居民们纷纷为他竖起了大拇指。但也有个别人误以为他是收取了垃圾清理费才会打扫小区卫生,但李模尔总是笑而不语,这一干就是十多年。

“李哥,我家的下水道又堵了,你快帮我想想办法吧!”小区有户居民长期受下水道堵塞的困扰,李模尔时常跑前跑后帮忙协调解决,但是治标不治本。

2020年,昌吉市老旧小区进行二网改造,绿旗25号小区也被列入其中。李模尔灵机一动,趁着小区改造的时机,主动上门给单元楼的居民做思想工作,经过商讨,居民们达成一致,每户分摊一部分资金,委托施工队彻底解决了下水道堵塞的难题,居民们对李模尔更是赞不绝口。

同年,全国文明城市复验工作开始,李模尔在昌建社区干部的协调帮助下,主动发动小区24户居民一起将小区院内的一座自建房拆除,他利用拆下来的废弃砖块在小区铺设出了10余个停车位。为了规范居民停车,他还亲自拿着竹竿、涂料在院子里划出了一道道停车线,解决了有车一族的烦恼。

2022年8月,新冠疫情期间,李模尔主动报名参加了社区的志愿者队伍,每天早晨他都会拿着小喇叭,准时出现在小区楼下,组织居民有序下楼进行核酸采样,协助社区干部做好居民生活物资配送等工作。

一次给居民配送完生活物资下楼的途中,李模尔不小心脚下踩空,重重地磕在楼梯上,膝盖上留下了一片紫色的淤青,但他一声不吭,放慢脚步继续为居民服务。

李模尔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又是一名退伍军人,疫情当前,我更应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与大家一起抗击疫情,这点小伤不算什么。”

多年来,李模尔帮助协调解决邻里矛盾、解决自来水管漏水、疏通下水等大小事件不计其数,他的一举一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温暖着居民的心,在他的带动下,不少居民也参与到小区清扫积雪、清洁垃圾的行列之中。

李模尔乐呵呵地说:“虽然我已经退休了,但是我内心仍然有股子年轻人的干劲,只要我还能动,我还会继续发挥余热,尽我所能为大家做一些实事好事,因为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我也收获了许多快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