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计较都是心理阴暗面的体现(想得太多未必是件好事)

《论语》: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所有的计较都是心理阴暗面的体现?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所有的计较都是心理阴暗面的体现(想得太多未必是件好事)

所有的计较都是心理阴暗面的体现

《论语》: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老夫子其实不赞成多思,

再,两遍的意思,第二遍是在检查,不要有马虎的失误。

想太多未必是件好事,

第一,无论怎么想,都不会超过自身的思维结构;第二,想多了紧张,白白消耗精力。

生命更需要懒懒散散,

真正做事的时候,才会有精力来应付。

别太当回事

人心最是灵动,不能崩得太紧,那样容易呆板。

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

会导致自己跟自然,跟社会,跟他人,形成莫名的隔阂,都是想出来的。

把自己看得太重,

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包袱,总担心自己做不好,总害怕别人的看法。

要清楚别人没那么在乎。

哪怕是自己父母,

对于子女的关注,除非带点病态的方式,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得在乎。

无关乎道德,

只是谁都要生存,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放在自己身上都不够。

所以关心的事情,常常令人感动。

把自己的姿态放低,

低到没有那么重要的时候,内心很快就释然,无论发生什么,都是生命的赞礼。

没什么大不了的。

人活一世最重要的是开心,我执的心思一重,就会沉重得难以放开。

放不开的时候,

做什么事情,都容易退缩,不敢尝试,甚至不敢面对。

要是真放不开,

那就随它去吧,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来安排自己。

多往好的想

多往好的想,是一件令人乏味的建议。

要知道大脑的倾听机制,

它对于负面的信息格外地敏感,一点点的意外也会让人心惊肉跳。

杯弓蛇影,惊弓之鸟,火烧眉毛。

然后呢?

我们看多了负面的信息,那些东西真的影响到自己,或者自己能够改变吗?

知道就足够,无需一遍又一遍地看。

要给大脑一点乐观的空间。

不是排斥负面的内容,而是兼听则明,正面的信息也得了解,才能更完整地观察事物。

负面的情绪是容易上瘾的,

导致人们心安理得地懒惰,反正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想到最后干脆摆烂算了。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缺的就是一丝星星之火,

给黑暗中的人群以希望。

当有希望的时候,

那就是完全不同的生命,所有的想法、选择、行为,都有发力的方向。

看不见方向,

很多事就是大脑装太多东西,没有空间来容纳新的东西。

做个行动派

首先真正的行为,肯定不是那种忙忙碌碌的,这更像是心忙。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有些聪明并没有放对地方,

想得过多,得出的结论更可能是正确而无用的,因为不管怎么样都无法完美。

总会存在各种问题。

就是那句晚上想想千条路,白天醒来走原路,精力都耗在幻想中。

没有说不去想。

只是很多东西是想不明白的,事情只要在脑子里面过一遍,基本就可以确定做不做。

权衡太多是不会行动的,

不管做什么事情,人都会认为自己不值得,错以为自己付出太多,收获太少。

斤斤计较往往限在某个胡同里,

没有山重水复疑无路,哪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结果不可能和想法完全一致。

任何行为在想象中都是荒谬的。

但是任何行为实践之后,

那些印刻在脑海中的,可以在年老后回忆的事情,就是生命的意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