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望月怀远(天下三分明月夜)
今天,2019年9月13日中秋节。
月明千里寄相思!祝家人亲人和朋友们中秋节快乐!
花好月圆人团聚,安康幸福日月长!
中秋拜月,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早在周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
《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即指中秋祭月,中秋祭月的风俗起初是在宫廷,后来贵族仿效,逐渐扩展到民间。
一、“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素有“月亮城”之称,与月亮有着不可分割的缘分。
早在唐代,扬州以其深厚的文化氛围,吸引了众多文人骚客流连于此,留下了诸多颂月的诗篇。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张祜的“月明桥上看神仙”,等等。
尤其是唐朝的徐凝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这首诗以构思巧妙、抒情别致取胜。徐凝不袭蹈前人,别开生面地运用奇特的构思,设想如果把天下的明月夜一分为三,则扬州应占其二,这是何等奇妙的想象。
“无赖”这个词本指狡猾可憎,然而诗人有故作反语以增加感情色彩的,如杜甫《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中的“韦曲花无赖,家家恼杀人。”仇兆鳌注云: “惜花之情,反言以志胜。” “花无赖”是春色恼人,月“无赖”则是月色恼人。离人眼中,月儿越圆越明,越惹人情思,增添烦恼。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成为赞美扬州景色的名句,以至不少诗人墨客化用之以入诗,如清汪懋麟《避暑平山堂漫兴十二首之一》中的“清宵不到平山上,辜负扬州月二分。”即其一例。
二、“中秋拜月”是扬州的一项传统的民间风俗仪式。
清人仪征厉惕斋的“十五日中秋,晚间祀月,香肆买月公纸,范为牌位,供之案上”。这说明了扬州“中秋拜月”的历史流传。
汪曾祺的散文《晚饭花》中记录了一户夏姓人家中秋拜月赏月的情景。童年时,扬州平常人家年年拜月,老人说“在家不拜月,出门遭雨雪”。每年中秋夜,每家会在门口或庭院内摆一张桌子作供桌,放上月饼、团圆(籽麻糖)饼、子孙饼、莲藕、菱角和一碗凉开水,再点一支香,除父亲外,大人、孩子都参与拜月仪式,大家分别对着月公三鞠躬,仪式结束后,全家人分吃供果。其实,扬州城里许多人家的拜月形式也大致如此。
中秋食藕,有寄托团圆之意。扬州地处水乡,供品中讲究要有一根多芽的“子孙藕”,这“子孙藕”要枝节齐全,芽梢完整,不能断残,象征子嗣延绵,阖家团聚。
藕饼。又叫藕夹子。取肥藕切片,两两连刀。以肉末姜葱作馅,裹以面糊,入油锅炸之。待双面金黄,出锅装盘。乘热而食,藕脆肉香。
我的岳母做的“藕饼”特别好吃。你看:莲藕被切成薄薄两片一丝相连,夹上肉馅,蘸上面粉,煎成金黄。藕饼放在餐桌上,金灿灿的外衣看起来真诱人,老远就能闻到它的香味,而且藕饼的香味还很不一样,让人闻了垂涎三尺,恨不得立马就上去吞了它!吃藕饼的时候也挺有意思的,咬一口,外面金灿灿的外衣就会“咔擦”一声被咬开,紧接着入口的是油味,但藕饼油而不腻,再接着咬下去,一股藕的香味又涌了出来,藕吃起来还有一丝甜味呢!最后就是喷香喷香的馅了。吃一口藕饼整个人的心情都变了,吃一块还想吃一块,虽然藕饼比月饼小一些,但味道可不比月饼差一分。
这就是我记忆中岳母亲手做的民俗小吃——藕饼!酥、香、鲜、嫩,风味独特,诱人食欲,好吃好吃好吃!铭记在心!
三、1978年9月17日中秋佳节,扬州瘦西湖的中秋赏月
清代著名戏曲作家李斗,扬州仪征人,在所著的笔记集《扬州画舫录》中,对瘦西湖五亭桥赏月有这样一段记载:“每当清风月满之时,每洞各衔一月。金色荡漾,众月争辉,莫可名状。”说是每到满月之夜,五亭桥下十五个桥洞中每个洞都含着一个月亮。
1978年9月17日中秋节,扬州人相约在瘦西湖公园,由于公园周边实行交通管制,大家基本都是步行前往。我9月刚入学就读高一,我家住在甘泉路和汶河路交叉口附近,邻居同学约我一起去。下午5点早早吃过晚饭,我们就出发,直到晚上11点多钟才回家。
那一夜,扬州瘦西湖免费开放,人山人海。大家漫步湖滨,或泛舟湖上;或细语抒怀,或运喉轻唱,尽情欣赏自然美景,全然陶醉在节日的欢乐中。
那一夜,湖岸桂花竞放,湖中碧波荡漾;空中明月高悬,湖畔情侣成双。
那一夜,扬州火花大王“扬州第九怪”季之光先生亲临中秋赏月现场。季先生最大的成就就是火花收藏,收集了中外120个国家150多万枚火花,数量是中国第一位,世界第三位,被称为“中国火花大王”。在季老收藏的火花藏品中,有我国现知最早出品的火花“舞龙牌”,已是绝品的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纪念火花,日本的浮世绘磷票火花,印度的“吉祥痣”妇女火花,捷克的千塔火花等。同时,季先生也是扬州时尚文化的先锋。
那一夜,瘦西湖的桂花厅摆放着季先生的日本高级音响,播放邓丽君《小城故事多》《甜蜜蜜》。音乐桂花、清香四溢、沁人心脾,如入仙境。
那一夜,第一次听到这种歌曲。以前听的歌都是慷慨激昂的,只觉得邓丽君的歌听起来怎么那么轻松自如,好像一点儿也不费劲。听邓丽君唱的时候仿佛是在听一段故事,一段感情的倾诉,是用歌声表达出的心声。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听到她的歌时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她的声音有无穷的磁性,当你把眼睛闭上的时候,她的歌声就可以把你的灵魂带走。以至于当时流行“白天听老邓,晚上听小邓。”
那一夜,如清代黄惺庵(又名黄鼎铭)居士的《望江南百调》中写的: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萧。
1978年9月17日扬州瘦西湖的中秋赏月,万千心流,拉开了向往美好生活的序幕,打开了向往美好生活的热情。
从此,扬州人民和中国人民一起,众志成城,砥砺奋进,迈入腾飞的改革开放40年,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推动扬州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