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小学教育(漫谈教育二字)

中文的“教育”一词,若先分成“教”与“育”两个单字剖析,然后再合成一词来讲,其包含的丰富内涵,还是蛮有意思的现就自己对这二字的结构及其所包含的“含义”戏说一下,以飨诸位朋友,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漫谈小学教育?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漫谈小学教育(漫谈教育二字)

漫谈小学教育

中文的“教育”一词,若先分成“教”与“育”两个单字剖析,然后再合成一词来讲,其包含的丰富内涵,还是蛮有意思的。现就自己对这二字的结构及其所包含的“含义”戏说一下,以飨诸位朋友。

首先说“教”字。“教”可以拆解为“孝”和“文”。在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中,对人进行“孝道”的教育,那是首要的或者说是最基本的。这点无需过多作解释,熟悉中华教育功用的都知道。

对“文”字的解读,则比较复杂。已经仙逝的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有次在讲到“文”这个字时,说过大致以下的话:“……不敢说懂这个字,也不敢说能讲清楚这个字……古人认为‘五色为文’。现在,通常把‘文’理解为‘文化、文明、文学、言辞、文章、文采、花纹,等等。’”就本文之意,在此可简单理解为“文章、言辞”。也就是说,“教”的方式方法,要通过“文章、话语”来实现,而且教者既要有“口才”,又要有“文采”,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能不使受教者“听着味同嚼蜡的语言而昏昏然”!

若把“孝”字再拆解一下,可得“土、子”二字,外加一撇(丿)。在我看来,“教”中所包含的“土”字应改成“士”,意指“读书人”或者“有学问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在古代,只有这些人才有“教”的能力和资格。当然,现在也一样,但有没有做到就不好说啦。

“子”字既可指“教者”本身,也可指“教育对象”。而其中的一撇(丿),我认为可解读为“达摩利斯之剑”,即“教者”心上必须时刻悬着一把“达摩利斯之剑”。也就是说,从教者要“怀百年才能树人之识,履兢兢业业执鞭之行”,要充分认识到“教书育人之艰、之重”,也唯有如此,业务上才能做到: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question?

以上是对“教”字的解读,下面简要解读一下“育”字。“育”字的表层意思大致为“养育、孕育、培育、生育……”,但深层则含有浓郁的“长时间及艰辛”之意,即无论什么,从“无”到“有”,都必须经历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若把“育”拆解成“云、月”二字,也表达了这个意思。上面说过,“云”有“多”的含义,英语也有用“clouds of…”表达数量或多的用法。

综上所述,我认为,中华文化中“教育”二字的内涵是指“一帮富有‘百年才能树人’使命感且学有所成的莘莘学子,从中华民族的教育核心思想‘培养做什么样的人与如何做人’出发,历经数十载寒窗,造就于国于民有用之才的行为”。我们今天做到了吗?想必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