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古建筑和现代建筑相同之处(古建筑二)

明清古建筑和现代建筑相同之处(古建筑二)(1)

中国古代建筑的分类

1.帝王建筑物

具有国家性质的大型宫殿,包括有陵寝、城防、苑囿、坛庙、王府、衙署等建筑。帝王建筑体现了古代的一套社会和自然观念,王权和神权的统一,是中国建筑体系主流。主要有北京保存的明清两朝的宫殿集群以及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

明清古建筑和现代建筑相同之处(古建筑二)(2)

承德避暑山庄

2.民间建筑物

与广大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私家园林和住宅民居,以及祠堂、会馆、楼阁、书院、戏台等公共性建筑。园林通过对山、水、建筑、植被四要素的有机结合,起到了建筑与自然的完美融合,主要有以北京的颐和园为代表的华北皇家园林和以苏州拙政园为代表的江南私家园林。民居则代表了中国传统的宗法伦理思想,根据自然环境分为北方院落、西北窑洞、南方院落、岭南客家等。

苏州拙政园

明清古建筑和现代建筑相同之处(古建筑二)(3)

西北地区古窑洞

明清古建筑和现代建筑相同之处(古建筑二)(4)

客家土楼

3.技术建筑物

人们生产和技术的建筑物是为技术建筑物。这类建筑主要是起造福人民的作用,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工程技术的成就,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果。自春秋战国时代开始直至明清,有都江堰、灵渠、大运河等的水利工程,也有隋代赵州桥、宋代安平桥、洛阳桥、金代卢沟桥等的桥梁工程,还有登封元代观星台、北京明清观星台等的古观象台。

明清古建筑和现代建筑相同之处(古建筑二)(5)

北京观星台

明清古建筑和现代建筑相同之处(古建筑二)(6)

赵州桥

4.宗教建筑物

佛教从公元1世纪在中国传播以后,逐渐形成了完全的中国形式的佛寺佛塔,明清以来,伊斯兰教的传入,也出现了中西结合的伊斯兰教建筑。现存主要有最高的木构建筑辽代应县木塔、现存最早的唐代木构建筑南禅寺、佛光寺等、还有西藏地区藏传佛教的布达拉宫和大量的喇嘛庙。

明清古建筑和现代建筑相同之处(古建筑二)(7)

应县木塔

明清古建筑和现代建筑相同之处(古建筑二)(8)

布达拉宫

5.纪念建筑物

为纪念著名人物、重大历史事件所建造的建筑物。这类建筑与帝王的倡导有直接的关系,在对于历史资料的保存和研究都有重大的意义。这类建筑著名的有山东曲阜的孔庙、山西运城的关帝庙等。

明清古建筑和现代建筑相同之处(古建筑二)(9)

孔庙

明清古建筑和现代建筑相同之处(古建筑二)(10)

关帝庙

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点有

1.严整而灵活的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布局秉承轴线分明、均衡对称和因地制宜、灵活布置两种形式。前者多在庄严和反映礼制制度的建筑中采用,后者多在山区腹地、江河湖岸、村镇山城类建筑中采用。

明清古建筑和现代建筑相同之处(古建筑二)(11)

中轴对称

2.弹性而稳定的结构

中国古代建筑以柱梁为主要承重构建,木构结点以榫卯结合,具有很大的弹性空间,也使其建筑具有很强的抗震效果,过去用“墙倒屋不塌”来形容这类建筑的特点。

明清古建筑和现代建筑相同之处(古建筑二)(12)

榫卯

3.规整而优美的造型

中国古代建筑的外观造型以木结构内部构造和排水避雨等需要进行设计,所以形成建筑的屋顶称坡面曲线的特点。建筑的各类小构件也都有做成曲线形状,所以呈现出规整优美的造型。

明清古建筑和现代建筑相同之处(古建筑二)(13)

优美的造型

4.艳丽和淡雅的色彩

中国古代建筑对于色彩的选取分作艳丽和雅淡两种不同类型。前者体现在官方的大型建筑,以琉璃瓦件和油饰彩画绘成红、黄、蓝、绿多种色彩;后者大多用于山村水榭、私家园林之中,尤以南方江浙民居所采用,白色粉墙,青灰瓦顶配之青山绿水、翠竹青松点缀,给人赏心悦目的感受。

明清古建筑和现代建筑相同之处(古建筑二)(14)

天坛

明清古建筑和现代建筑相同之处(古建筑二)(15)

白墙青瓦

5.丰富而生动的雕塑

中国古代建筑有丰富多样的雕塑艺术内容。包括有单体人物、人物故事、宗教神仙,也有动植物形象、房屋建筑、风景名胜、各种团花纹等。还有一些古建筑本身就是一座雕塑博物馆,如山西佛光寺大殿、晋祠圣母殿、北京碧云寺罗汉堂等。

明清古建筑和现代建筑相同之处(古建筑二)(16)

晋祠圣母殿

明清古建筑和现代建筑相同之处(古建筑二)(17)

明清古建筑和现代建筑相同之处(古建筑二)(18)

古建筑彩绘图案

最后,来一波美图

明清古建筑和现代建筑相同之处(古建筑二)(19)

明清古建筑和现代建筑相同之处(古建筑二)(20)

明清古建筑和现代建筑相同之处(古建筑二)(21)

明清古建筑和现代建筑相同之处(古建筑二)(22)

明清古建筑和现代建筑相同之处(古建筑二)(23)

中华文化的底蕴,传统建筑的美,是凝聚在我们每个华夏子女的血脉之中的,值得我们每个人去不断去探索,敬请期待下节,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构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