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学习成语故事的意义(成语故事对幼儿表现力的影响)

幼儿学习成语故事的意义(成语故事对幼儿表现力的影响)(1)

成语故事

诵读经典·传承文化

幼儿学习成语故事的意义(成语故事对幼儿表现力的影响)(2)

成语

幼儿学习成语故事的意义(成语故事对幼儿表现力的影响)(3)

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绚丽、独特的一朵奇葩,许多成语有着美丽动 听、韵味隽永的故事,包含着丰富的知识和发人深省的道理。 每个成语都是一个故 事的缩影,在理解成语意思的基础上探寻背后的故事,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成语、运 用成语。 根据幼儿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我们从成语故事入手,引领孩子 步入成语的殿堂,从中感受成语故事的魅力,孩子们也以不同的形式表现着自己 对成语的理解和感悟。

一、绘声绘色讲成语

中国传统文化

幼儿学习成语故事的意义(成语故事对幼儿表现力的影响)(4)

幼儿学习成语故事的意义(成语故事对幼儿表现力的影响)(5)

幼儿学习成语故事的意义(成语故事对幼儿表现力的影响)(6)

绘声绘色讲成语

幼儿学习成语故事的意义(成语故事对幼儿表现力的影响)(7)

故事是孩子永不厌倦的追求,针对小班孩 子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愿意尝 试表现自己等特点,我们在成语教学中通过欣 赏故事视频、老师讲述故事等形式让幼儿了解 成语的典故及出处。孩子们对故事里藏着一个 成语十分感兴趣,所以对成语故事的学习都充 满了期待,甚至出现了对故事内容记忆深刻, 而忽略了对成语记忆的现象。清晰地记得一次 下班的路上,女儿有些懊恼地对我说:“妈妈, 今天老师教了一个成语,可是我忘了叫什么成 语了。”我安慰道:“没关系,明天再去问问老师,然后告诉妈妈。”小家伙充满期待地对我说:“妈妈,我 把这个成语的故事讲给你听,你就知道是什么成语了。” 说完,她就熟练地讲起了成语故事:“从前有一个人,他听 说有一个地方的人走路的样子很好看,就去那个地方学 走路了。到了那儿,他看到小孩走路就学小孩走路的样 子;看见老人走路就学老人走路的样子;看到女人走路就 学女人走路的样子。就这样,他连走路也不会了,只好爬 着回去了。”“是不是邯郸学步?”“对,就是邯郸学步!”女 儿兴奋地说道。可见,孩子们对成语故事的喜爱是发自内 心最深处的,对故事内容的记忆也是十分深刻的。在每天 的“讲故事”时间,孩子们讲的大多是在幼儿园和在家学 过的成语故事。许多家长和我们交流的时候都说道:“孩 子在家经常要在电脑上看成语故事,对成语的学习兴趣 特别浓厚。每次在幼儿园学了成语后,都会把故事讲给我 们听。”看来,讲述成语故事已经成为孩子学习成语的一 种重要的方式了。

二、惟妙惟肖画成语

幼儿学习成语故事的意义(成语故事对幼儿表现力的影响)(8)

幼儿学习成语故事的意义(成语故事对幼儿表现力的影响)(9)

惟妙惟肖画成语

幼儿学习成语故事的意义(成语故事对幼儿表现力的影响)(10)

当孩子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之后,我们可以开展画 成语、看图猜成语的活动。让孩子和老师一起边说边画, 画完后请小伙伴们猜一猜画面所表现的成语是什么。例 如:当幼儿学习了成语“画蛇添足”后,他们会将相关的故 事内容分解成几个连续的画面表现出来,并在其中添加 了自己的想象:①几个人在画画,旁边有一壶酒;②一个 人画了蛇,拿着酒壶;③这个人给蛇添画上脚;④酒壶被 旁边的人拿走了;⑤这个人坐在地上哭了。这样一组图 画,妙趣横生,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成语的理解。 幼儿不仅可以给故事配上生动有趣的插图和精美的 封面,而且还可以将其装订成册,成为一本值得观赏的连 环画。孩子们的作品,除了《画蛇添足》,还有《掩耳盗铃》、 《亡羊补牢》、《狐假虎威》、《盲人摸象》等。自由活动的时 候,孩子们都会结伴边看自制的成语连环画,边讲述着有 趣的成语故事。有时还会提出要在书中再增加一些画面, 以丰富内容。这样引导幼儿进行绘画创作、借助画面进行 丰富的表达,既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又能充分反映出幼 儿对成语故事的理解程度

幼儿学习成语故事的意义(成语故事对幼儿表现力的影响)(11)

幼儿学习成语故事的意义(成语故事对幼儿表现力的影响)(12)

三、活灵活现演成语

幼儿学习成语故事的意义(成语故事对幼儿表现力的影响)(13)

有的成语故事情节丰富,适合表演,如:在成语“亡羊 补牢”的学习中,老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幼儿主 动参与。在活动之前,老师先准备狼、羊和农夫的头饰若 干个;在活动中,邀请几个小朋友扮演小羊,待在指定的 位置,由扮演狼的小朋友抓“羊”,农夫可以进行阻拦。在 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提问:农夫面对小羊被抓走的情况 应该怎样做?小羊应该怎样保护自己不被狼抓走?通过这些问题,让小朋友进行思考,进而理解成语所要表达的意 思。表演之后,老师结合之前的游戏再系统地向小朋友们 讲解“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意思。这样让幼儿通过角色 扮演的形式来理解成语,符合孩子们的认知规律。 大班的孩子们常常会在表演区演出他们自编自导的 成语故事,请大家猜成语、说意思。针对孩子们乐于表演、 善于表演的天性,我们开展了“亲子成语故事表演”活动: “狐假虎威”中孩子表演的“狐狸”说话尖声尖气,爸爸表演 的“老虎”昂首挺胸,大摇大摆,接着“狐狸”带“老虎”来到 了森林,小动物们都吓跑了,当“老虎”恭恭敬敬地拜“狐 狸”为大王时,下面笑声、掌声不断,大家也都猜出了他们 表演的是“狐假虎威”。“拔苗助长”、“磨杵成针”、“画蛇添 足”等成语在家长和孩子的共同演绎下,给了幼儿更加感 性的认识和更加深刻的理解。

四、勤说勤练记成语

幼儿学习成语故事的意义(成语故事对幼儿表现力的影响)(14)

幼儿学习成语故事的意义(成语故事对幼儿表现力的影响)(15)

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对于成语的记忆还是有一 定难度的,因此,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加深他们对所学成语 的记忆,成语接龙游戏就是一个不错的形式。在成语接龙 之前,老师要将所学过的成语整理起来,并经常进行复习。 接龙游戏前,老师先将小朋友分为几组,由老师先说出一 个成语,接着小组按顺序轮流发言,没有接上的小组被淘 汰,坚持到最后的小组获得一定的奖励。 根据意思猜成语也是记忆成语的一个好方法,老师说 出成语的意思,用抢答的形式请孩子们说出相应的成语。 每一次的“猜成语”游戏中,孩子们思维的火花得到了充分 的迸发,都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想要表现自己的见解。 在对全国展示的“新教育开放周”活动中,我们幼儿园 的“成语童谣”将成语和表演游戏相结合,真正将成语融入 到了孩子们的生活和游戏中;“看图猜成语”、“成语故事表 演”将我们平时在成语上的教育体现得淋漓尽致;舞蹈“百 花齐放”则将孩子们对成语的理解通过肢体语言表现出来 ……孩子们通过“说、画、演”等形式把自己对成语故事的 理解展现给了大家,并从中进一步深刻理解了成语故事的 内涵和所要告诫我们的道理。 成语故事的学习为幼儿创造了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 件,每一次的活动都是幼儿表现力展示的良好机会,在表 现中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进而更加增强了他们表现 的欲望和表现的自信。

幼儿学习成语故事的意义(成语故事对幼儿表现力的影响)(16)

幼儿学习成语故事的意义(成语故事对幼儿表现力的影响)(17)

幼儿学习成语故事的意义(成语故事对幼儿表现力的影响)(18)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