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全域可以长期通水吗(蓝绿交织美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百年来首次全线通水)

位于山东省德州市的四女寺枢纽南运河节制闸近日开启,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境内的岳城水库水经卫运河与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工程水、引黄工程水汇合,进入南运河;位于天津静海区的九宣闸枢纽南运河节制闸开启,南来之水经南运河与天津本地水汇合。至此,以北京为起点的千年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百年来首次实现全线通水。

京杭大运河全域可以长期通水吗(蓝绿交织美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百年来首次全线通水)(1)

南运河德州段,具有典型的“九曲十八弯”的龙形走势散发着独特风采 刘克政/摄

水量

相当于37个西湖

具有2500年历史的京杭大运河全线总长约1789公里,跨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具有防洪排涝、输水供水、内河航运等多种功能。其中,黄河以北河段总长约707公里,所在的海河流域属于资源性缺水地区,上世纪以来水资源呈衰减趋势,部分河道长期断流。

为了保护和利用好大运河,日前水利部启动了京津冀鲁京杭大运河2022年全线贯通补水行动,通过优化调度南水北调水、黄河水、本地水、再生水及雨洪水等多水源,向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707公里河段进行补水,为实现“十四五”大运河主要河段基本有水、进一步推动实现京杭大运河全年有水积累经验。此次补水从4月14日开始,将持续到5月31日,预计总补水量达5.15亿立方米,相当于37个西湖的水量。补水结束后,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通水河道将比去年增加约112公里,运河水面面积比去年增加约9.5平方公里。

大运河研究专家表示,此次四省市运河全线通水,不仅将置换沿线约60万亩耕地的地下水灌溉用水,还将进一步改善和恢复河道的水生态系统,为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实现旅游通航迈出了关键一步。

水源

主要来自漳河、黄河、南水北调

本次补水线路北起北京市东便门,经通惠河、北运河至天津市三岔河口,南起山东省聊城市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工程穿黄出口闸,经小运河、卫运河、南运河至天津市三岔河口,流经京津冀鲁四省市。

此次补水的主要水源包括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工程供水,补水量1.83亿立方米;岳城水库经漳河向卫运河、南运河补水,补水量2.0亿立方米;潘庄引黄工程向南运河补水,补水量0.3亿立方米。密云水库经京密引水渠、温榆河等向北运河补水,入京杭大运河约0.25亿立方米,再生水、雨洪水等其他水源补水0.72亿立方米。

“此次补水的主要水源——岳城水库水、黄河水和南水北调供水,三水合一的地方在素有‘小都江堰’之称的四女寺水利枢纽。”德州市政协文史委主任王德胜介绍。

岳城水库是大运河传统主供水渠道,是国家直管的特大型水库,去年10月,岳城水库水位最高涨至152.30米,创建库以来最高值,岳城水库的漳水经卫运河与四女寺水利枢纽相通;黄河水经潘庄渠首闸、潘庄干渠、马颊河、沙杨河、头屯干渠、六五河至四女寺水利枢纽,通过穿漳卫新河倒虹吸将黄河水调入南运河;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工程水,向北穿黄河后经聊城小运河、六分干进入德州,经七一河、六五河至四女寺水利枢纽。

进度

707公里已全部过流

“德州市境内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工程调水于3月25日正式启动,武城县水利局在大屯水库六五河节制闸下游设置三处水面漂浮物打捞设施,并安排专人进行24小时不停歇清理河道垃圾,确保水质安全。截至4月29日,向南运河输水7061万立方米,完成了此次计划补水量的45%。”德州市水利局局长李守学介绍,截至5月1日,潘庄渠首补水流量为25立方米每秒,累计补水3135万立方米。

南来之水出德州后流入河北省沧州市,流经吴桥、东光、泊头、南皮、沧县、运河区、新华区以及青县等地,将为沿岸农业、生态补水达一亿多立方米。

在天津静海区九宣闸,奔腾而来的南运河之水滔滔不息汇入大运河天津段,截至5月5日,天津市已累计收水3000万立方米,满足了沿岸10万亩农田灌溉需求,有效置换了周边地区地下水源。

水利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 5 月 4 日,此次补水行动已累计向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 补水37975万立方米,完成计划补水量的73.7%;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707公里已全部过流。

生态

水润京津冀 运河展新颜

位于北京正南300多公里处的德州市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城市之一,德州自古通过京杭大运河与北京相连,素有“九达天衢,京南锁钥”之称。此次补水行动,大大提升了德州大运河两岸生态环境质量,古老德州焕发着运河风光带来的独特魅力。

在德州市天衢路至彩虹桥段运河两岸,“十里花廊”树木葱茏、百花齐放。“花廊”掩映下,碧水欢畅北流,微风轻送花香,过去无人问津的河道,如今成为人们争相前往的好去处。

通畅的河水,丰沛的河道,使素有“九曲十八弯”美称的德州大运河更加婀娜多姿,引人注目。岸边的“九达天衢坊”更是成了“网红”景区。原来这里记录着德州“九达天衢”美名的来历:自秦朝起,德州就有横穿全区的驰道,秦始皇东巡就走的这条路。从“金都于燕”开始,德州成为神京门户。明清时,德州为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九省进京的必经之路,史称“京畿达九省御路”。九省漕粮也通过德州段运河向北京递运。因此德州又被称为“九达天衢”。

京杭大运河全域可以长期通水吗(蓝绿交织美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百年来首次全线通水)(2)

弯道众多的南运河河北沧州段,出现曲折回环、水清河畅的“弯美”景观 傅新春/摄

沧州大地上,大运河流过的地方不再干旱和皲裂,农田处处水清草绿,运河重现往日盛景……在弯道众多的河段,出现了曲折回环、水清河畅的“弯美”景观;在世界杂技之乡吴桥区,运河两岸花红柳绿,人潮涌动,人们用传承千年的杂技表演喜迎南来之水……

连日来,全长182.6公里的大运河天津段风光旖旎,游人如织。在天津第一家运河文化博物馆——运河岸边的陈官屯运河文化博物馆,人们尽情游览上千件文物和数百幅图片,无不为大运河千帆竞发、万舟骈集的盛景啧啧称赞。与此同时,武清区的北运河郊野公园,红桥区的桃花堤,南运河的“天子津渡”,西青区的御河景观……一批以大运河为主题主线的文化公园再次成为人们生态休闲游的“打卡地”。

京杭大运河全域可以长期通水吗(蓝绿交织美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百年来首次全线通水)(3)

河净、水清、岸绿的天津大运河三岔河口景观 王延/摄

“天津被称为大运河载来的城市,仅在天津,有关大运河的文化遗存、遗址公园达200多个,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实现了近一个世纪以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运河沿线的水生态系统将得到恢复和改善,千年运河这一‘活态遗产’也将迎来世纪复苏,必将带动运河沿线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大运河文化研究专家周伟苠信心满满地说。

在大运河海河三岔河口段,消失了半个多世纪的天津运河号子在一艘船上再次响起。粗犷而有力的运河号子古韵悠悠,与奔流不息的南来之水汇合在运河之上,碧波荡漾,向北流去,酝酿着一个全新的运河之歌。

链接

京杭大运河名片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包括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会通河、中运河、淮扬运河、江南运河七个河段。

京杭大运河南起杭州,北到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主要水源为微山湖,全长约1789公里。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邗沟,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2002年,大运河被纳入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2014年9月,京杭大运河通州—香河—武清段启动通航计划。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2019年10月,京杭大运河通州城市段11.4公里河道已正式实现旅游通航。2021年6月26日,京杭大运河北京段、香河段同时通航;截至2022年4月28日,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全线水流贯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