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

他年少奋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他挥斥方遒,为中华之明日而革命。

他日理万机,为让世界认识中国而奔走。

他鞠躬尽瘁,为中国能有今日死而后已。

他,就是我们敬爱的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1)周恩来总理!

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2)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3)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4)

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5)

1月8日

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6)周恩来逝世44周年纪念日

读邓颖超遗作

缅怀“人民的好总理”

歌曲:《你是这样的人》

《你是这样的人》为纪念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7)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而作

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8)

从西花厅海棠花忆起

节选

邓颖超口述/工作人员赵炜、高振普记录

该文写于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9)1988年4月中南海西花厅海棠花盛开之际,84岁高龄的“邓大姐”深情回忆了她与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10)周恩来相识相知相恋相伴度过的数十年革命峥嵘岁月。她嘱咐道:“如果有一天我也走了,喜欢海棠花的主人都走了,你们认为可以发表就发表,作为我的遗作,是对恩来的回忆和缅怀。否则,就烧掉。”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11)1992年7月11日邓颖超离世。5年之后,此文被发表。

你看花的背影,仿佛就在昨天,就在我的眼前

春天到了,百花竞放,西花厅的海棠花又盛开了。看花的主人已经走了,走了12年了,离开了我们,他不再回来了。你不是喜爱海棠花吗?解放初期你偶然看到这个海棠花盛开的院落,就爱上了海棠花,也就爱上了这个院落,选定这个院落,到这个盛开着海棠花的院落来居住。你住了整整26年,我比你住得还长,到现在已经是38年了。

你在的时候,海棠花开,你白天常常在繁忙的工作之中,抽几分钟散步观赏;夜间你工作劳累了,有时散步站在甬道旁的海棠树前,总是抬着头看了又看,从它那里得到一些花的美色和花的芬芳,得以稍稍休息,然后又去继续工作。你散步的时候,有时约我一起,有时和你身边工作的同志们一起。你看花的背影,仿佛就在昨天,就在我的眼前。我们在并肩欣赏我们共同喜爱的海棠花,但不是昨天,而是在12年以前。12年已经过去了,这12年本来是短暂的;但是,偶尔我感到是漫长漫长的。

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12)

1950年8月8日,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13)周恩来与邓颖超结婚25周年

海棠花开的时候,叫人那么喜爱,但是花落的时候,它又是静悄悄的,花瓣落满地。有人说,落花比开花更好看。龚自珍在《己亥杂诗》里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你喜欢海棠花,我也喜欢海棠花。你在参加日内瓦会议的时候,我们家里的海棠花正在盛开,因为你不能看到那年盛开着的美好的花朵,我就特意地剪了一枝,把它压在书本里头,经过鸿雁带到日内瓦给你。我想你在那样繁忙的工作中间,看一眼海棠花,可能使你有些回味和得以休息,这样也是一种享受。

你随着春絮冬雪,亲吻祖国每一寸土地,未曾远离

你不在了,可是每到海棠花开放的时候,常常有爱花的人来看花。在花下树前,大家一边赏花,一边缅怀你,想念你,仿佛你仍在我们中间。你离开了这个院落,离开它们,离开我们,你不会再来。你到哪里去了啊?

我认为你一定随着春天温暖的风,又踏着严寒冬天的雪,你经过春风的吹送和踏雪的足迹,已经深入到祖国的高山、平原,也飘进了黄河、长江,经过黄河、长江的运移,你进入了无边无际的海洋。你,不仅是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国家的人民服务,而且你为全人类的进步事业,为世界的和平,一直在那里跟人民并肩战斗。

当你告别人间的时候,我了解你。你是忧党、忧国、忧民,把满腹忧恨埋藏在你的心里,跟你一起走了。

你我的爱情与革命交织

曾记否?遥想当年,我们之间经过鸿雁传书,我们之间的鸿雁飞过欧亚大陆,越过了海洋,从名城巴黎,到渤海之滨的天津。感谢绿衣使者把书信送到我们的手里。有一次,我突然接到你寄给我的印有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像的明信片,你在明信片上写了“希望我们两个人,将来也像他们两个人那样,一同上断头台”这样英勇的革命的誓言。那时我们都加入了无产阶级先锋队的行列。宣誓的时候,我们都下定决心,愿为革命而死,洒热血、抛头颅,在所不惜。

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14)

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15)周恩来和邓颖超在南京梅园新村30号院内

我们之间的书信,可以说是情书,也可以说不是情书,我们信里谈的是革命,是相互的共勉。我们的爱情总是和革命交织在一起,因此,我们革命几十年,出生入死,艰险困苦,患难与共,悲喜分担,有时战斗在一起,有时分散两地,无畏无私。在我们的革命生涯里,总是坚定地、泰然地、沉着地奋斗下去。我们的爱情,经历了几十年也没有任何消减。

在革命之花盛开之时,你我的爱情之花并开了

你和我原不相识,姓名不知。1919年,在我国掀起了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16)五四爱国运动,反帝、反封建、反卖国贼,要救亡图存。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包括工农商的举国上下的最广泛的一次伟大爱国运动,反对签订《凡尔赛和约》。就在这次运动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17)高潮中,我们相见,彼此都有印象,是很淡淡的。

那个时候,我听说你主张独身主义,我还有个天真的想法,觉得我们这批朋友能帮助你实现你的愿望。我是站在这样一种立场上对待你的。

这样,我们彼此之间,都是非常自然的,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只是为着我们共同的斗争,发扬爱国主义,追求新思潮,追求进步。就是这样的,没有任何个人的意思,没有任何个人目的的交往,发展起来。我们建立起来的友情,是非常纯正的。我不曾想到,在我们分别后,在欧亚两个大陆上,在通信之间,我们增进了了解,增进了感情,特别是我们都建立了共同的革命理想,要为共产主义奋斗。

3年过去,虽然你寄给我的信比过去来得勤了,信里的语意,我满没有在心,一直到你在来信中,把你对我的要求明确地提出来,从友谊发展到相爱,这时我在意了,考虑了。经过考虑,于是我们就定约了。但是,我们定约后的通信,还是以革命的活动、彼此的学习、革命的道理、今后的事业为主要内容,找不出我爱你、你爱我的字眼。

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18)

青年时代的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19)周恩来

我们是经过这3年时间,有选择地确定了我们的相爱关系,又经历了3年的考验,一直等到党中央调你回国,才在我们两地党的组织的同意下,我从天津到广州,于1925年的8月结婚了。当时我们要求民主,要求革新,要求革命,对旧社会一切的封建束缚、一切旧风习,都要彻底消除。我们那时没有可以登记的地方,也不需要什么证婚人、介绍人,更没有讲排场、讲阔气,我们就很简单地,没有举行什么仪式,住在一起。在革命之花开放的时候,我们的爱情之花并开了。

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20)

1926年,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21)周恩来和邓颖超在汕头合影

不为爱情而爱情,你我的爱情深长,永恒

你的侄辈让你讲你我的恋爱故事,你曾说,就是看到我能坚持革命。我也看到你这一点。所以,我们之间谁也没有计较谁的相貌,计较性格有什么差异,为共产主义的理想奋斗,这是最可靠的长期的相爱的基石和保证。我与你是萍水相逢,不是一见倾心,更不是恋爱至上。我们是经过无意的发展,两地相互通信的了解,到有意的、经过考验的结婚,又经过几十年的战斗,结成这样一种战友的、伴侣的、相爱始终的、共同生活的夫妇。把我们的相爱溶化在人民中间,溶化在同志之间,溶化在朋友之间,溶化在青年儿童一代。因此,我们的爱情生活不是简单的,不是为爱情而爱情,我们的爱情是深长的,是永恒的。我们从来没有感觉彼此有什么隔阂。我们是根据我们的革命事业、我们的共同理想相爱的,以后又发现我们有许多相同的爱好,这也是我们生活协调、内容活跃的一个条件。

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22)

每当我遥想过去,浮想联翩,好像又回到我们的青年时代,并肩战斗的生活中去,心潮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23)澎湃,久久不能平静。我现在老了,但是我要人老心红,志更坚,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努力为人民服务。

同志、战友、伴侣,听了这些你会含笑九泉的。

我写的这一篇,既不是诗,又不是散文,就作为一篇纪念战友、伴侣的偶作和随想吧。

邓颖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社会活动家,20世纪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1904年2月4日出生,21岁成为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24)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8月与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25)周恩来完婚,一生相伴50余年。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全国妇联副主席,参与领导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她称自己是“一个长期为各族妇女群众服务的勤务员”。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26)1992年7月11日,邓颖超在北京逝世,终年88岁。

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27)

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

如今,山河犹在,国泰民安

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28)

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29)周恩来,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30)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求 学

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31)

1917年,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32)周恩来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

1898年3月5日,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33)周恩来出生于江苏淮安。当时的中国遭受着列强欺凌、封建统治的双重压迫,民不聊生,国运衰微。青少年时代,他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发愤读书。

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34)

1921年,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35)周恩来与李福景、常策欧伦敦合影

20世纪20年代初,他到欧洲勤工俭学,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成为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36)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1924年回到祖国,投身中国革命的洪流,从此一直奋斗在中国政治舞台的前沿。

革 命

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37)

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38)周恩来指挥工人运动,发动南昌起义,实施战略大转移,处置西安事变……这一切,都是为了迎接一个新的黎明。

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39)

1948年5月,中共中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陕北迁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并在此指挥三大战役。图为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40)周恩来在西柏坡办公室签署作战命令。

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41)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注重仪表的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42)周恩来穿着一件旧卡其布中山装,忙于政治协商会议工作的他,已经数天没有合眼。

外 交

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43)

新中国成立后,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44)周恩来先后担任政务院总理、国务院总理,在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科技、文化等各领域作出奠基性的贡献。

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45)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46)周恩来为了让尼克松有宾至如归的感觉,特地挑选其就职时选的曲子。尼克松在回忆录中写道:“当我听到这首我熟悉的美国民歌时,心头不禁涌起一股暖流。”

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47)

一位记者曾向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48)周恩来提问:“中国现在有4亿人,需要修多少厕所?”周总理轻轻一笑回答道:“两个!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

缅 怀

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49)

1976年1月8日,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50)周恩来在北京逝世。3天后,灵车载着他的遗体驶向八宝山时,百万群众自发伫立长安街两旁,送总理最后一程。

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51)

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52)周恩来始终虚怀若谷,他说:“我们每一个人,不管过去做了多少工作,现在担任什么职务,没有党和人民,就既不会有过去的成绩,也不会有今天的职务。党和人民是伟大的,我们个人是渺小的。”

一别44载

斯人已逝,海棠依旧

敬爱您

不仅爱您伟岸的身躯

也爱您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图文内容综合自央视新闻、新华社、中国之声斯人已去经典语录(夜话斯人已逝)(53)微信公众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