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中最有名的一句话(吴敬中所做的七件事)

在《潜伏》中,余则成并不是最亮眼的一个,包括李涯谢若林陆桥山在内的反派人物,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军统天津站站长吴敬中,从老谋深算到插科打诨,在他冷幽默的妙语背后,好像还深藏着一个老特工的悲哀。看吴敬中所做的七件事,我们不禁产生一些疑惑:难道这就是看破不说破,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如果把吴敬中比作军统青浦特训班的教官,那么戴老板就是班主任,余则成跟这二位有师生之谊,所以马奎陆桥山都只能甘拜下风——马奎死磕,结果把自己磕死了;陆桥山比较聪明,他选择跟余则成结盟。

吴敬中最有名的一句话(吴敬中所做的七件事)(1)

​至于一根筋李涯,虽然掌握了余则成的实质性证据,但是吴敬中装聋作哑,他也无可奈何。而吴敬中的表现,也确实耐人寻味——他的表现,不像一个经验老到心狠手辣的高级特工,倒像是一个看破红尘明哲保身的痴聋家翁。

言归正传,咱们还是来看看吴敬中在七件事中的做法和妙语,请读者诸君分析一下吴敬中言行背后的深意。

第一件:左蓝牺牲,吴敬中表现得比余则成还沉痛。

吴敬中最有名的一句话(吴敬中所做的七件事)(2)

左蓝牺牲之后,余则成的表现很反常——他居然表示不去进行最后的告别,并且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倒是吴敬中表现得比余则成还沉痛,整个过程中面沉似水,似乎也在为左蓝惋惜。

事实上吴敬中早就掌握了余则成跟左蓝的关系,而且还进行过试探。左蓝就是在吴敬中试探行动之后牺牲的。以吴敬中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对学生的了解,再加上数十年刀尖上起舞的经验,余则成的反常,落到吴敬中眼里,那就是大问题。

但是吴敬中看破不说破,他之所以提醒余则成“没有人情的政治是短命的”,就是不想让自己这个学生变得像其他特工一样冷血——不讲亲情的人,不可重用,特工也是人,没有人性的特工岂不变成了工具?

第二件:秋掌柜咬舌明志,吴敬中整装肃立。

吴敬中最有名的一句话(吴敬中所做的七件事)(3)

吴敬中虽然是军统天津站站长,但是看完整部《潜伏》,也没看他手上沾染一滴鲜血。

看来看去,从抓人到审讯,吴敬中是能不参与就不参与,他只对抓贪官感兴趣——那是典型的黑吃黑。

秋掌柜被抓获,吴敬中参与了最后的审讯,结果他看到了令他肃然起敬的一幕:秋掌柜为了保守秘密,也是让余则成放心(当时余则成的身份还很微妙),以咬断舌头来表明自己宁死不屈的坚决。

秋掌柜的决绝,震惊了余则成,吴敬中则用另一种方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缓缓站起,注目肃立,扣上了原本敞开的风纪扣——如果不是有部下在场,如果不是立场不同,吴敬中举手敬礼,也是可能的。

吴敬中整装肃立,既是发自内心,也是一种表态:我的手下吗,咋就没有秋掌柜这样的人物?

第三件:走马换将,对李涯深信不疑。

吴敬中最有名的一句话(吴敬中所做的七件事)(4)

按照敌中有我我中有敌的特工行情,双方互派卧底,那是必须做的事情,但是走马换将这种事,却很少有人做——换出去的是坚定者,换回来的没准儿已经变节。

吴敬中用坚定的秋掌柜去换佛龛李涯,其实是一种违背军统家法的冒险,万一李涯是派回来的,那他吴敬中就得吃不了兜着走。

但是吴敬中还是换了,如果不换,秋掌柜必死无疑。换回来的李涯,马上成了天津站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行动队队长这个职位,只能交给最可信之人,没经过任何审查的李涯掌控最重要的部门,吴敬中这是在进行一场赌局:你是我派出去的,我就得把你接回来。

在天津站,唯一忠于吴敬中的,可能就是这个李涯——马奎陆桥山都在上面有关系,而且也未尝不想抓住吴敬中的把柄取而代之。

第四件:陆桥山吃里扒外,吴敬中手下留情。

吴敬中最有名的一句话(吴敬中所做的七件事)(5)

吴敬中给予李涯完全的信任,对吃里扒外的陆桥山,吴敬中也没有赶尽杀绝——余则成的劝说,只是给了他一个台阶,如果吴敬中要杀陆桥山,即使是戴老板复生说情,吴敬中也有办法让陆桥山“越狱被击毙”,那个在现实中和电视剧里都隐藏极深的盛乡,就是这么死的。

吴敬中没有执行家法杀掉陆桥山,其实是给陆桥山身后的人一个面子,同时也说明他根本就不怕陆桥山反噬。

后来发生的事情表明,即使陆桥山脑袋上有钦差大臣的光环,吴敬中要弄死他,也就是分分钟的事情。如果不是余则成翠平抢先动手,陆桥山将会身败名裂,死得更惨,因为吴敬中和李涯已经挖好了一个大坑,要把陆桥山埋得十八辈子都爬不起来——不但要搞死,还要搞臭,预备好的一大桶污水,足以让陆桥山成为多方公敌。

即使是打定主意弄死陆桥山,吴敬中也不会亲自动手,余则成亲自审讯李涯留在案发现场的手下并拿到了口供。这口供是套在李涯头上的紧箍咒,也是为他日后甩锅埋下了伏笔:余则成可以作证,陆桥山是李涯杀的。

第五件:对余则成李涯敞开心扉,劝二人认清时局。

吴敬中最有名的一句话(吴敬中所做的七件事)(6)

作为军统天津站站长,在战争时期,他即使不身先士卒,也应该摇旗呐喊鼓劲助威,但是吴敬中在私下场合,却一贯唱衰凯申物流,明里暗里拆台,并提醒自己最亲近的余则成和最信任的李涯:我是不希望再打下去了,你们也悠着点儿!

吴敬中唱衰,正显示了他的精明:他准确预测了战争结束时间,至于谁胜谁负,更是一目了然,甚至天津北平的最终方式和结局,都在他预料之中。

只可惜吴敬中的警示,被两个下属忽视了。余则成是故意装傻,李涯是一条道走到黑,看到两个亲信的表现,吴敬中嘴角露出了嘲讽的微笑,话也说的很明白,大意就是凯申物流积重难返,调整是不可能的。

第六件:敷衍黄雀计划,明知不可为而不为。

吴敬中最有名的一句话(吴敬中所做的七件事)(7)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坚持,明知不可为而不为,是智慧。

吴敬中知道凯申物流必将崩盘,所以跟夫人事先找好了退路:你带着家当先走,我找机会也撤。

因为已经打定主意不肯跟破船一起沉没,吴敬中对李涯精心策划的黄雀计划不屑一顾,甚至多次拒绝审阅参与人员名单——直到最后,吴敬中也没看那个名单一眼。

吴敬中没看那个名单,就是最好的自保之道:那帮小黄雀做了什么坏事,我不知道;他们被抓了,也不是我泄露的消息。

不管那一方面评估黄雀计划的功过,都找不到吴敬中的半点责任。黄雀计划出炉的时候,吴敬中应该早就知道余则成的身份了,所以他多次拒绝余则成的主动请缨,但是他不敢保证余则成没有插手,所以他断言:“那个计划没前途!”

有余则成插手,那个计划还能有前途?吴敬中对余则成这样说,其实也是一种暗示和敲打。

第七件:带走余则成,一箭双雕。

吴敬中最有名的一句话(吴敬中所做的七件事)(8)

吴敬中在最后时刻,带走了余则成,这是典型的一石二鸟一箭双雕。

如果余则成还留在天津并主抓黄雀计划,那么天津解放之后,所有的黄雀就会一只不剩地被和盘托出,而余则成将会换上新军装,在公开场合打他这个军统(已更名为保密局)天津站站长的脸。

吴敬中被打脸还在其次,重要的是失去戴老板之后,吴敬中和他的同事们处境都变得很艰难了。将军们一直把失败归咎于情报不准,余则成这颗炸弹一旦被引爆,那么斯蒂庞克和玉座金佛的事儿,就变成了网兜装小猪——四爪全露。

担心余则成的暴露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吴敬中为何不让他“人间蒸发”?这就是吴敬中一箭双雕的高明之处了:活着的余则成更有用。

余则成已经升任副站长,属于保密局本部直管特工,如果他消失了,吴敬中不可能不受调查,这是一种风险。把余则成留在身边,则是一种风险中的商机,就像吴敬中对余则成说的那样:“这仗也就再打个一年半载了,以后靠生意!”

吴敬中最有名的一句话(吴敬中所做的七件事)(9)

“以后靠生意”,那么做起生意来,还有比余则成这样身份特殊的操盘手吗?这时候我们不禁想起谢若林对余则成说的一句话:“我巴不得你是(对面的人)呢!”

吴敬中不需要巴不得,以他从教官到站长的资历和能力,要是不知道余则成就是峨眉峰,那也太小瞧老戴的看人眼光和用人之术了——能当站长的,每一个都是人精。

吴敬中带着余则成走了,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却带走了一大批金银,同时也带给了我们无尽思考:吴敬中从老谋深算到插科打诨,这些隽言妙语背后,藏着老特工怎样的悲哀?又是谁促成了吴敬中这种转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