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扔茅坑里捞出来还有臭味(老农河边捡破铜盆)

意想不到的事情,随时会发生。

谁能想到去河边沙滩,清洗沾满泥土的双脚,却捡到了宝贝!

时间回溯到1965年,浙江的一个老农民,姓名已不详。在田地里劳作完以后,去到河边清洗双脚,恍惚看到河水沙泥里,隐约有个东西。

他伸手去抓,抓上来一个脸盆一样的东西。他挺高兴,正好家里缺个洗脸盆,就把他清洗一下看看漏不漏水,是不是完好?

老农民兴奋的在河水里,使劲的搓洗污垢,随着他双手有力的搓洗,怪事发生了:

看似是个铜盆,突然发出一阵嗡嗡声,随后铜盆里的水,从盆里跃起1米多高的水柱。

石头扔茅坑里捞出来还有臭味(老农河边捡破铜盆)(1)

老农吓一跳,手一松盆掉在沙滩上,嗡嗡声消失了,水柱也落下了。

他重新拿起来,再用力洗污垢,这种怪现象又出现了。

老农清洗完铜盆,仔细地看了半天这个铜盆。铜盆底部刻着四条鱼,恰巧鱼嘴设计在水柱的喷涌处。周边是鱼鳞状花纹,盆两侧有双耳把手。制作得很精良!

老农民试着把双手,放在双耳上慢慢用力摩擦,铜盆里就会荡漾出鱼鳞般的波纹,水也开始翻滚起来,随着力度加大,手心也会传来麻麻的感觉,水柱也会喷涌的越来越高。

他得了宝贝,有些张扬,拿到村子里,将老少爷们都喊到宽敞的空地上来。

石头扔茅坑里捞出来还有臭味(老农河边捡破铜盆)(2)

他得意的给大家展示这个捡来的铜盆的特别之处。然后,村子里的人都跃跃欲试。

在众人手里,有的仅仅有波纹,有的有嗡嗡声音,有的波纹很大,有的能跃起1米多高的水柱。

众人正在那里试的不亦乐乎,但是有的人却动起了心思。正是那句话:人上一百,形形色色。

喜欢宝贝,所有人都不例外。有的人提出来,要买这个铜盆,有的眼睛里闪烁着想要的光芒!

眼见着场面有点失控,村长心想千万别闹出人命事来,眼见这个铜盆并不不简单。他偷偷地告诉儿子,赶紧给当地文物站打电话,汇报这个奇怪铜盆情况。

石头扔茅坑里捞出来还有臭味(老农河边捡破铜盆)(3)

第二天,文物专家就来到了村子里,村长把专家带到了老农家里。老农仅仅用它洗过一洗脸就被文物专家带走了。他们给老农500元,并发了一个证书。

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好像说得有点严重了!是回到这个怪铜盆吧!

这个怪铜盆被文物专家带走之后,经过与历史文献记载对照,多方研究,这个怪铜盆被判定为先秦时期的“青铜喷水震盆”。

根据记载先秦时期,这种类型的铜盆有两种制式。底部雕刻着鱼型形状的称鱼洗盆;刻有龙型形状的称龙洗盆。

至此可知,浙江老农民在河里捡得这个铜盆,盆底部雕刻有鱼的形状,经过摩擦以后,可以产生嗡嗡声音,并跃起一米多高的水柱。这个铜盆无疑是先秦时期“阴阳鱼洗盆”。

但限于水平有限,只确定了产生时期和大致名称。它的工作原理却不知道。

石头扔茅坑里捞出来还有臭味(老农河边捡破铜盆)(4)

哪里有稀奇,哪里就少不了爱管闲事的美丽国人。1986年,他们的专家号称仿造了青铜喷水震盆。他们希望从铜盆原理中,找出导热、传感及喷射发音的构造原理。

事与愿违,仿造的铜盆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仿制盆并不会喷出水,发音功能也很呆板,仿制以失败告终。

铜盆的故事发展到这里,似乎到了结局。

然而,随着科技进步,鱼洗铜盆的原理,被物理学家破译了。

这个被浙江老农民无意中发现的铜盆,其实就是采用共振原理制造的,当使用者用力搓洗两边洗耳,产生的震动与整个铜盆的其它部位,还有盆中的水,产生共振,产生嗡嗡的声音,并产生高度各异的水柱。

如今,这个铜盆被收藏在杭州博物馆里,供人观赏。

古代的工匠真的有大能者,在没有完全掌握共振原理的情况下,紧凭着生活中发现的现象,经过摸索而制成“共振铜盆”!不可谓不用心。

观察现今这些所谓的专家,哪里还有这种深入生活的体验,哪有静心做器物的踏实,有的是争权夺利的喧嚣,有的是沽名钓誉的大言不惭!

图片仅为示意图,请勿对号入座,图片来源由于网络,图侵必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