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最强的24名将(三国演义共出现五位神仙)

三国演义,其本身就是七分真,三分假。同时,它是演义,自然就带有了演义的一些神秘感,带有了一些人力所无法解释的神仙怪力。

三国演义中最强的24名将(三国演义共出现五位神仙)(1)

然而书中所提及的五位仙人,即于吉、左慈、李意、紫虚上人、南华老仙五人。那么,这五位如果论及道行和战斗力,谁最厉害呢?

个人认为战斗力排序,应该是这样的:南华老仙>左慈>于吉>紫虚上人>李意

南华老仙

三国演义中最强的24名将(三国演义共出现五位神仙)(2)

三国演义里第一个出场的神仙是南华老仙,他是张角的师傅,在《三国演义》中将三卷天书太平要术传给张角,让他普救世人。

《三国演义》中记载:时巨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张角,一名张宝,一名张梁。张角因入 山采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唤角至一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之,曰:“此名《 太平要术》,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角拜问姓名。老人 曰:“吾乃南华老仙也。”言讫,化阵清风而去。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号为 “天公将军”。

三国演义中最强的24名将(三国演义共出现五位神仙)(3)

从正史上来讲,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庄子被认为是道教的始祖之一,唐代被人们敬称为“南华真人”。因此,也有人认为庄子成仙后便是“南华老仙”。通过庄子生活年代推算距三国时代的时间,以《西游记》为例所列的天地神人鬼神仙晋升谱系,南华老仙是位地仙的理论,应该是可以成立的。

左慈

三国演义中最强的24名将(三国演义共出现五位神仙)(4)

左慈,字元放,汉族,道号乌角先生,东汉末年著名方士。

他少居天柱山,研习炼丹之术。明五经,兼通星纬,学道术,明六甲,传说能役使鬼神,坐致行厨。《后汉书》说他少有神道,葛洪《神仙传》也说他能够役使鬼神,会变化、辟谷。

据有关史料记载,左慈经过六七十年的修炼,是死后成仙的。

于吉

三国演义中最强的24名将(三国演义共出现五位神仙)(5)

于吉的道法高深,根据史书记载,在顺帝时,于吉的小徒“宫崇到皇宫进献神书”。不过于吉并不是爱慕虚名之人。还是像少年时期一样,一直在东吴的地盘上发扬道术。碰巧有一次,孙策出行看到于吉为本地乡民求雨,百姓们为于吉跪拜,孙策极力认为于吉是蛊惑众生,执意的杀掉了于吉。

同一时期的左慈呢?他和于吉一样,并不属于三国任何一个阵营。左慈精通道术,同时也懂占卜术,占卜中得出汉朝气数已尽,天下大乱,“他觉得在乱世中,荣华富贵不可贪”。

三国演义中最强的24名将(三国演义共出现五位神仙)(6)

同样是精于幻术,于吉被孙策所KO,孙策被左慈所吓跑。故此,左慈强于于吉。

紫虚上人

三国演义中最强的24名将(三国演义共出现五位神仙)(7)

四将行兵之次,刘璝曰:“吾闻锦屏山中有一异人,道号‘紫虚上人’,知人生死贵贱。吾辈今日行军,正从锦屏山过。何不试往问之?”张任曰:“大丈夫行兵拒敌,岂可问于山野之人乎?”璝曰:“不然。圣人云:‘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吾等问于高明之人,当趋吉避凶。”于是四人引五六十骑至山下,问径樵夫。樵夫指高山绝顶上,便是上人所居。四人上山至庵前,见一道童出迎。问了姓名,引入庵中。只见紫虚上人,坐于蒲墩之上。四人下拜,求问前程之事。紫虚上人曰:“贫道乃山野废人,岂知休咎?”

三国演义中最强的24名将(三国演义共出现五位神仙)(8)

而三国正史中的记载,为西川山居隐士,善于卜算,寿终正寝。通常,在预测这个法术中,预测的规则是不能越级,更难预测自己,然而于吉可以预测自己的命运,显然紫虚上人要排在于吉之后了。但作为一个“人”,紫虚上人已经很强了。

李意

三国演义中最强的24名将(三国演义共出现五位神仙)(9)

李意出现在“第八十一回 急兄仇张飞遇害 雪弟恨先主兴兵”。

话说,李意十分符合我们心中老神仙的形象。他一出场,罗贯中先生是这样描述的,“李意鹤发童颜,碧眼方瞳,灼灼有光,身如古柏之状”。他本不愿去见刘备,但怎奈陈震几番请求,不得已前往。但当他见到刘备,被询问此次伐吴吉凶之时,却如何也不肯多言。

三国演义中最强的24名将(三国演义共出现五位神仙)(10)

只是在刘备再三求问之后,李意无奈,只好要来纸笔,先画了四十余张兵马器械,刚画完便撕毁;再是画一男子仰卧在地上,旁边有一人挖土将他埋葬,其上又写了一个大大的“白”字。画完之后,李意也不多说,便告辞而去。

只可惜了他给刘备的那张画,最终被刘备给撕了。换做三国时期的古董字画,到今天会值多少钱?

三国演义中最强的24名将(三国演义共出现五位神仙)(11)

只能说刘大耳太喜欢衣服,不尊重艺术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