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飞刀经典版本(追忆武侠之第四期)

小李飞刀经典版本(追忆武侠之第四期)(1)

转载请注明来源,头条号:徐知鱼(I-see-the-fish)

故事梗概:

“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名满天下的小李飞刀李探花十年前远赴关外,小李飞刀例无虚发却斩不断自己心中的思念。十年后,只为了再看一眼林诗音,李寻欢雪夜进关,等待他的却是一连串的阴谋。

伸张正义的赵正义,铁面无私的神捕田七,通晓天下事的百晓生,甚至当年忠肝义胆的好兄弟龙啸云,都可为了一己之私对他人落井下石甚至阴谋陷害。李寻欢在原属于他的兴云庄遭到了兄弟的背叛,遭到了一众自诩侠义人士的陷害,被押送前往少林。在少林寺里李寻欢和阿飞联手不仅洗清了冤屈,还一举揭破了百晓生的假面孔,更令阿飞得悉林仙儿的真面目。

转载请注明来源,头条号:徐知鱼(I-see-the-fish)

杂谈:

很多读者想必跟我一样,都是从焦恩俊版的电视剧中接触到了小李飞刀这个故事。这本书的名字有很多,我最早开始看的时候它叫《风云第一刀》,后来发现最正宗的居然是《多情剑客无情剑》这个看起来跟刀没有半毛钱关系的名字,为了打字方便,我们下文中都采用通俗的小李飞刀。

小李飞刀是极少的全部由古龙先生自己完成的小说之一,古龙风格非常明显,对于古龙本人来说,也算是他突破传统武侠小说这个“蒸笼”之后的最佳作品了。故事短暂但丰满,情节简洁且有力。没有那么多铺垫情节,也没有很多历史背景,更没有很多无用之人,每一个出场的角色都对情节有推动,故事的背景也大多通过对话来完成。

书中人物分两条线,一条是李寻欢,一条是阿飞,我觉得这很大程度上是古龙先生将自己融入了其中,一个是年轻时的自己,孤独冷傲,爱上一个人便不能自拔;一个是功成名就后的自己,仗义疏财,为兄弟两肋插刀,虽然现在的我们看来,这种仗义未免显得有些愚昧,但是在古龙先生心中,想必是十分引以为傲的。

小李飞刀经典版本(追忆武侠之第四期)(2)

转载请注明来源,头条号:徐知鱼(I-see-the-fish)

武:

小李飞刀中对于武功的描述可算是独树一帜,尽显古龙风格。古龙早期也会写传统武侠的招式和武学流派,到了小李飞刀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思路。有好事者平湖百晓生,给天下武器排名,其实看的并不是武器的厉害与否,而是看使用武器的人,天下第一为天机老人的天机棒,第二为上官金虹的龙凤飞环,第三才轮到小李飞刀。说句题外话,在看小李飞刀原版小说之前,早就在多处听说过百晓生这个名号,一直以为是一个武侠中的npc,万万没想到居然真实存在,而且是个反派。

说回武功,古龙的武功很注重实战,所以天机老人虽然达到了理论派的第一,最后也死在了实战派上官金虹手中;古龙也很推崇专注,所以阿飞除了剑其他什么也不会,但是他的实力却不在兵器谱任何一人之下;然而天下武功,无坚不破,唯快不破,小李飞刀只是一把很普通的小刀,平常的功能除了雕刻木头之外,恐怕也就剔个指甲了,但是它只要在李寻欢之手,便天上地下,可以从任何角度发出,快到你丝毫反应不过来,刀已经插在你的喉咙上了。所以,后来者也给这把刀冠以因果律武器之名,发出去必中。

侠:

侠义在小李飞刀之中是最为讽刺的,我都可以想象古龙先生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对社会现实是有多失望和厌恶。书中越是表现正义的人,便越是道貌岸然,古龙最恨伪君子,宁取真小人。

“大汉冷笑道:你们若败了,就是受人暗算,我若败了,就是学艺不精,这道理我早已明白得很。”

书中关于行侠的片段极少,古龙本身也对做好人没什么兴趣,他最注重的仗义,兄弟之义,朋友之义,真正的朋友兄弟从不用多话,无论是深陷温柔乡的阿飞,还是沉默寡言的郭嵩阳,亦或是最后背叛的吕凤先,他们和李寻欢本来也不相识,却惺惺相惜,初识便可为了朋友去死。

情:

情字在本书中显得最为沉重,李寻欢为了友情放弃了爱情,还将爱人推入火坑,他以为这是为了他们好,其实情这一字,就跟小李飞刀的刀一样,是因果律武器,这一切的悲剧,他自己十年的相思,林诗音的孤寂,龙啸云的变节,其实都是他自己十年前将林诗音强行让给龙啸云造成的,情字这把刀,他自己也躲不掉。所幸古龙先生也没有对爱情失望到底,最后还是给李寻欢安排了孙小红这么一个敢爱敢恨充满朝气的姑娘,只可惜了林诗音......

阿飞在愤怒中其实道出了好多读者的心声。他淬然转过身,瞪着李寻欢,厉声道:“你以为你是什么人?一定要左右我的思想,主宰我的命运?你根本什么都不是,只是个自己骗自己的傻子,不惜将自己心爱的人造入火坑,还以为自己做得很高尚,很伟大!”

李寻欢本人后来也是觉悟的了。他凝视着孙小红,接着又道:“一个人一生中只要铸下一件永远无法补救的大错,无论他的出发点是为了什么,他终生都得为这件事负疚,就算别人已原谅了他,但他自己却无法原谅自己,那种感觉才真正可怕。”

小李飞刀经典版本(追忆武侠之第四期)(3)

转载请注明来源,头条号:徐知鱼(I-see-the-fish)

最后,有两段觉得非常值得思考的话摘出来送给大家:

大多数人都有好几张不同的脸,他们若要变脸时,就好像戏子在换面具,甚至比换面具还要简单。面具换得多了,渐渐就会忘记自己本来是什么样的一张脸。面具戴得久了,就再也不愿拿下来。因为他们已发觉,面具越多,吃的亏就越少。幸好还有些人没有面具,只有一张脸,他自己的脸!无论他们遇着什么事,吃了多少亏,这张脸都永远不会改变!他们要哭就哭,要笑就笑,要活就活,要死就死!他们死也不愿改变自己的本色!男儿的本色!

我佛如来在菩提树下得道,就因为他忽然想通了。达摩祖师面壁十八年,才总算“忽然想通了”。无论什么事,你只要能“忽然想通了”,你就不会有烦恼,但达到这地步之前,你一定已不知道有过多少烦恼。

转载请注明来源,头条号:徐知鱼(I-see-the-fish)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