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评价粥可以喝吗(张文宏一句早上不许喝粥引热议)

张文宏评价粥可以喝吗(张文宏一句早上不许喝粥引热议)(1)

文 | 城北

新的一天从一份营养丰富的早餐开始。

4月15日的时候,张文宏医生在一次抗击新冠疫情的视频讲座上说:“建议孩子早上不要吃粥。”

张文宏医生的一番话,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有网友赞扬他说得对,也有许多网友骂他抛弃了传统文化,说自己家中天天都是喝粥作为早餐,甚至认为他崇洋媚外。

而在后续的采访中,张文宏医生对这个观点做出了解释。

张文宏评价粥可以喝吗(张文宏一句早上不许喝粥引热议)(2)

粥的营养成分较为单一,大部分是热量、磷、钾、碳水化合物,仅含有少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其他营养成分。光吃粥,其实并不能充分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能量。

早上喝粥是很多人的习惯,但习以为常的东西,未必就是对的。有时候,我们也许被这些所谓的“常识”给误导了。

张文宏评价粥可以喝吗(张文宏一句早上不许喝粥引热议)(3)

营养都在汤里?

汤中的蛋白质含量其实远不及肉本身。

相信每个人小时候都曾被妈妈逼着多喝汤,少吃肉,原因是汤的营养比肉高。这个说法流传甚广, 以至于我们总是一肚子汤,而剩下肉渣。

但实际上无论鸡汤、骨汤还是鱼汤,汤中的蛋白质含量都远不及肉本身。

肉类是由肌肉纤维构成的,其中有可溶性的肌浆蛋白和氨基酸、肽类等,它们容易进入汤中,但大部分肌纤维成分很难溶出来。

一般来说,肉汤中的蛋白质含量仅有1%~2%,和15%~20%的肉块相比,显然是低多了。

而骨头中的钙、铁元素,属于不溶性的成分,所以煲汤是不可能把很多钙和铁熬出来的,只有钾元素这样易溶的成分才能进入汤中。

一碗鸡汤中的蛋白质仅为肉中的1/10左右,汤中更多的是提供鲜味的氨基酸、无机盐和维生素等物质。

张文宏评价粥可以喝吗(张文宏一句早上不许喝粥引热议)(4)

不过汤的鲜美味道确实会让人情绪愉快,只要没有高尿酸血症,不放过多的盐,为了口感而享用鲜汤也完全无可厚非。

不过在喝汤的同时,记得还要注意撇去上面的油,并尽量少放盐。

否则,养生效果没看出来,肥肉倒是长不少,咸汤喝多了血压也上去了,与“养生”的目标就南辕北辙了。

张文宏评价粥可以喝吗(张文宏一句早上不许喝粥引热议)(5)

捂汗退烧?

小时候发烧了,父母总说:“捂一捂出汗了,烧就退了。”

捂汗真的能起到退烧作用吗?

有的人说:“我出汗了烧就退了。”

那是因为出汗是退热的结果,而不是退热的原因。

发热是一种身体对抗各种致病因素的反应,在抗御疾病的过程中具有积极作用,但是人体对于发热的耐受程度是有底线的,旦逾越了这个底线,就有可能引起严重后果。

张文宏评价粥可以喝吗(张文宏一句早上不许喝粥引热议)(6)

出汗是退烧的过程,并非退烧的方法。

在退烧的过程中我们会主动出汗,但想通过被动捂汗的方式达到退烧效果,是完全的本末倒置。

特别是对体温调节机制很弱的幼儿来说,包裹越严,体温上升就越快,对身体的损害非常大。容易出现抽搐、惊厥、休克等危险,出现捂热综合征,甚至危及生命。

张文宏评价粥可以喝吗(张文宏一句早上不许喝粥引热议)(7)

喝酸奶助消化?

所谓助消化,需要的是肠胃规律蠕动和消化酶。

酸奶本身不能纠正肠胃的蠕动,也不含消化酶。而被大肆宣传的酸奶中的益生菌,主要用于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而非助消化。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也曾表示:“酸奶仅仅是对人体肠道比较友好,能减少胃肠道感染的几率,但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酸奶能促进消化。”

吃饱后再食用酸奶就相当于“加餐”,没有助消化的效果,是额外的食物摄入,反而容易增加胃肠道的工作量,不利于消化吸收,又增加了更多热量,简直是得不偿失。

张文宏评价粥可以喝吗(张文宏一句早上不许喝粥引热议)(8)

张文宏评价粥可以喝吗(张文宏一句早上不许喝粥引热议)(9)

植物油比动物油更好?

很多人都认为植物油比猪油好,在各种广告中植物油的营养价值也被作为重点宣传。

但植物油真就那么好吗?

植物油的烟点温度为155.5度,在长时间高温加热的情况下,如用煎、炸等烹调方式时,会产生大量反式脂肪,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而加热时间越长,油脂被分解得越多,产生的反式脂肪也越多。

相比之下,猪油的烟点温度为197度,更耐高温也更稳定。

植物油大多熔点低,室温下多为液态,因此更适合凉拌、低温烹调,不适合油炸;而动物油和部分植物油(如棕榈油、椰子油)比较适合高温油炸。

合理用油,不仅仅是在烹饪方法不同时选择合适的油,更要适量用油。

无论是什么油,健康成人每人每天的摄入量都应该控制在25~30ml左右。

煎炸都是“热量高手”,健康用油最重要。

张文宏评价粥可以喝吗(张文宏一句早上不许喝粥引热议)(10)

鱼刺卡喉咙快喝醋咽饭?

鱼肉一直是餐桌上常见的美食,特别是其明目低脂、美味鲜嫩的特点,深受大家喜爱。

因此不小心被鱼刺卡住喉咙的情况也十分常见,遇此情况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吞米饭、喝醋。

有人说:“我就是这样的,有用!”

遇到鱼刺浅的情况,可能侥幸奏效,但殊不知这两种方式都易造成严重后果!

喝醋的依据大多是说醋与钙会发生反应,因此能起到软化鱼刺的效果。

但也只有长时间的浸泡才能达到那样的效果,就像煮鱼的时候虽然放了醋,但煮好的鱼骨依然是硬的。

喝醋时醋与喉咙里的鱼刺接触短暂,不但不会起到软化作用,喝多了反而会灼伤食管、胃粘膜。

吞咽米饭的依据则是饭可以把鱼刺带出,但没有专业设备的我们通常看不见鱼刺扎入的角度,稍有不慎就可能把鱼刺越带越深,刺破食管或血管,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杭州一男子就在被鱼刺卡住后,采取喝醋、咽饭等方法,鱼刺反而越卡越深,最后不得不切开颈部取出。

张文宏评价粥可以喝吗(张文宏一句早上不许喝粥引热议)(11)

如果被鱼刺卡住了,应当借助镜子或在他人的帮助下,用手电筒照着口腔寻找鱼刺位置,若扎的位置浅,可自行用合适的工具夹出,若位置较深,建议马上去医院就诊。

有时候“常识”并非都是正确的,我们从父母那从小听到大的方法,可能是过去科学技术不发达时的无奈之举。

我们应当用科学的方法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对那些耳熟能详的常识习惯不随波逐流,带有分辨能力。

关注健康,也非照单全收。

合理饮食,科学生活,病不忌医,按时体检,才是正确的养生之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