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意十首最好的诗(史上最空灵的一首诗)

禅意十首最好的诗(史上最空灵的一首诗)(1)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心浮气躁的时候,

总向往古寺的安宁。

檀香袅袅,静谧悠远,

古树参天,绿意盎然,

曲径鸟鸣,草木幽深,

禅房花影,古香古韵。

禅意十首最好的诗(史上最空灵的一首诗)(2)

难怪唐代诗人常建

会无限向往,赋诗以赞: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一座寺院,隔绝尘世,

悠然漫步,纷纭尽抛。

阵阵钟鸣,浑厚旷远,

静静聆听,澄净安然。

禅意十首最好的诗(史上最空灵的一首诗)(3)

其实,与其说向往古寺,

不若说,向往游寺时

感到的禅意——

一种安定的力量,

令人自繁喧剥离,

找回自我,归于宁和。

01

古寺之灵,不过心安

提起常建,世人所知甚少,

对于王昌龄,则更为熟悉。

当年,两人为同学,

又在同年一起中了进士,

共同为官,关系也非常要好。

后来,仕途不顺,

常建渐生归隐之意,

叫好友一起,

王昌龄却哪怕硬头破血流,

也要把这颠簸的仕途走下去。

禅意十首最好的诗(史上最空灵的一首诗)(4)

形单影只,心灰意冷,

山中那一隅净土,

就成了心之所系。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或许是心中苦闷,难以安睡,

一大早,他就到达了山寺。

晨光映照,和煦而静好,

踏着石板路上的点点青苔,

不远处就是沉静的禅房。

禅意十首最好的诗(史上最空灵的一首诗)(5)

看着神色从容的僧侣,

那何尝不是他心之所向,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沐浴在香火钟鸣之中,

虽两手空空,却总能获得

一种近乎“圆满”的踏实。

他多么想永远留在寺中,

只安守这一方净土,

再无凡尘琐事撄心。

禅意十首最好的诗(史上最空灵的一首诗)(6)

《心经》中说: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人生一世须臾间,求来求去,

终还是“心安”二字,

最令人企望与眷恋。

02

烟火琐碎,亦能成禅

还记得顾城说:

在现代中国,隐性文化的一面,几乎消失了。

人也离开了他的传统生活和自然情味,

开始妄想妄动,就像离开水的鱼那样妄然。

满街都是茫然的人,一阵风就能吹起所有的尘土。

古代士人,仕途失意,

尚可入山寺隐居,

怀抱高洁,以天下为信仰,

安放郁郁难安之心。

可这对现代人来说,

却实在太过奢侈。

其实,安宁不必寺中寻,

如常烟火,自有禅意。

禅意十首最好的诗(史上最空灵的一首诗)(7)

最佩服的就是林语堂,

他总是能在平常小事里,

找到一种“不亦快哉”的治愈。

游子离乡,万般愁肠,

电影院邻座响起的乡音,

就是他不能归家的安慰。

听着熟悉的口音,

仿佛坐在了家乡的影院,

心安即归处,

电影也越看越有滋味。

偶尔烦闷,就找个黄昏,

独自坐在阳台上,

看着山慢慢被夜色笼罩,

家家灯火闪烁摇曳,

天地之大,千家万户,

总有难念的经,

却总没有过不去的坎,

偶尔想想这些,偶尔发呆看云,

心中纵苦,也稍稍疗愈了

......

禅意十首最好的诗(史上最空灵的一首诗)(8)

以前听人说,

撑不下去的时候,

就去看看人间烟火。

只因那里包罗万象,

有最鲜活的幸福,

也有最残酷的痛苦。

在那里,理解生活,

在那里,看见自己,

心灵为之颤动的一刻,

便是生活赋予的禅意。

03

心中无相,安稳如常

《金刚经》中有一言,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并非说要放下一切,

而是世间万象之中,

美丑、悲喜、得失,

往往只在自己的一念间。

禅意十首最好的诗(史上最空灵的一首诗)(9)

还记得汪曾祺晚年写的,

“我觉得全世界都是凉的,

只我这里一点是热的。”

他们那一代人,

被迫遭遇了命运的漩涡,

身不由己,饱经风霜。

然而,在汪老先生心里,

却都没什么大的分别。

战时,日军经常性轰炸,

衣食无安,动不动就死人,

他却还有心思发现:

跑警报是谈恋爱的好时机,

女同学乐于被人照顾,

男同学也正好献殷勤,

多了一丝隐隐的危机感,

跟看电影、遛翠湖不同;

下乡时,只能到山上种树,

就不再去想有多少委屈,

每天带着干馒头、腌萝卜,

难以下咽,就在山上找调剂,

摘酸枣,烧蝈蝈,

配上馒头,唇齿留香。

禅意十首最好的诗(史上最空灵的一首诗)(10)

“你的心最好不是招摇的枝柯,

而是静默的根系,深藏在地下,

不为尘世的一切所鼓惑,

只追求自身的简单和丰富。”

真正的安定,源于内心,

滋味,可以多尝一些,

经历,可以复杂一点,

不必急着去做好坏的判断。

世本无相,

一念花开,一念花落,

在嘈杂中修篱种菊,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

04

眉挑烟火,心酿清欢

人到了某个年纪,

总容易向往那些净地,

期盼一场洗礼,

抚慰心灵的慌张。

然而,禅语有云:

“劈柴担水,无非妙道,

行住坐卧,皆在道场。”

世间最高妙的境界,

其实就隐藏在寻常之中,

本为烟火俗人,

不妨归于熙熙攘攘。

禅意十首最好的诗(史上最空灵的一首诗)(11)

细品岁月,

烟火俗常藏禅意,

心中无相,

三餐四季皆安稳。

若无法觅得净土,

愿这人间烟火,

亦能许你一刻顿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