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粤北采茶戏(祠堂里的粤北采茶戏)

南雄粤北采茶戏(祠堂里的粤北采茶戏)(1)

韶关南雄市地处广东省东北部,历史上南雄为五岭之首,它是古代中原进入岭南的必经之路,有南北咽喉之称。

南雄粤北采茶戏(祠堂里的粤北采茶戏)(2)

南雄境内各种各样的风景资源都特别丰富, 这里有非常多的美景和美食,尤其是文物古迹甚多。

南雄粤北采茶戏(祠堂里的粤北采茶戏)(3)

南雄地形来说,南北两面为群山连绵,中部丘陵沿浈江伸展,形成一狭长盆地,地质学称之为南雄盆地,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南雄粤北采茶戏(祠堂里的粤北采茶戏)(4)

南雄的珠玑古巷,梅关古道当属南雄旅游的龙头景点,而珠玑古巷为国家4A景区,里面有珠玑街、棋盘街、马仔街、洙泗巷、黄茅巷、铁炉巷、腊巷等三街四巷。

南雄粤北采茶戏(祠堂里的粤北采茶戏)(5)

珠玑古巷被誉为“广府文化的发源地”,中国姓氏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国三大寻根问祖地之一,被人誉为“中华文化驿站,天下广府根源”。

南雄粤北采茶戏(祠堂里的粤北采茶戏)(6)

唐开元四年(716年),张九龄奉诏开凿大庾岭路,梅关驿道成为古代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驿道上的一个“商业重镇”。

南雄粤北采茶戏(祠堂里的粤北采茶戏)(7)

历史上从珠玑巷迁播出去的姓氏至今已达186个,其后裔繁衍达8000多万人。

南雄粤北采茶戏(祠堂里的粤北采茶戏)(8)

在珠玑巷最常见的就是祖谱和祠堂,在一个1.5公里的古巷里面只姓氏祠堂就有20多个,各座祠堂环绕于古巷边上,非常的气势宏伟,这也是珠玑巷后裔远游和慰藉心灵的目的地。

南雄粤北采茶戏(祠堂里的粤北采茶戏)(9)

我们的珠玑古巷之旅,当天中午在祠堂里面体验“祠堂用餐”,这是南雄乡村风俗文化的一种,里面不单体验南雄特色的乡村民俗,也能体会到《回家》的归属感。

南雄粤北采茶戏(祠堂里的粤北采茶戏)(10)

席间,组织者,给我们特别安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粤北采茶戏》。

南雄粤北采茶戏(祠堂里的粤北采茶戏)(11)

现场还有互动体验,儿子上台,与表演者一起,现学现演,亲身感受了这种国家级非遗的魅力。

南雄粤北采茶戏(祠堂里的粤北采茶戏)(12)

粤北采茶戏源于广东省北部山区的民间采茶歌舞小戏,是在粤北山歌和民间山调的基础上,吸收赣南和湖南益州民间艺术精华创造而成的地方民间戏曲,是广东重要的地方戏曲之一。

南雄粤北采茶戏(祠堂里的粤北采茶戏)(13)

粤北采茶戏目前已经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它是粤北客家先民世代相承,且与客家人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之一。

南雄粤北采茶戏(祠堂里的粤北采茶戏)(14)

粤北采茶戏最早的起源可追溯至唐宋,盛行于明代嘉靖年间以后,因多以旦、生、丑三脚色表演,俗称“三脚班”又叫“唱花鼓”“唱花灯”;

南雄粤北采茶戏(祠堂里的粤北采茶戏)(15)

南雄粤北采茶戏(祠堂里的粤北采茶戏)(16)

音乐风格活泼明快,以锣鼓管弦伴奏,唱腔音乐则主要融汇本地的山歌调民间说唱和风俗音乐,唱腔分为采茶戏、灯调、小调三种;

南雄粤北采茶戏(祠堂里的粤北采茶戏)(17)

又因定弦不同而分为北、南两路,唱腔结构基本是曲牌联缀,后来又采用板式产业化的方法,产生散板、中板、快板等,该戏流行于广东省北部的韶关地区和东部的梅县地区(今梅州市)、惠阳地区。原有南雄灯子、韶南大戏、连阳调子等3种流派,1950年后逐渐交融汇合,1959年统一称为粤北采茶戏。

南雄粤北采茶戏(祠堂里的粤北采茶戏)(18)

粤北采茶戏是它是客家历史发展的见证,是粤北客家人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智慧与文化的结晶,是联结民族情感的纽带,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更是中国戏曲艺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独具特色的艺术品种。

南雄粤北采茶戏(祠堂里的粤北采茶戏)(19)

2007年5月,粤北采茶戏被列入韶关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雄粤北采茶戏(祠堂里的粤北采茶戏)(20)

同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雄粤北采茶戏(祠堂里的粤北采茶戏)(21)

2011年5月,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雄粤北采茶戏(祠堂里的粤北采茶戏)(22)

好的,今天的旅游分享,就到这里,明天见!

Hi我是乐玩君,每天分享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如果你觉得我的旅游小贴士对你出行决策有帮助,就请关注我的主页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