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商鞅变法的利与弊)

商鞅,生于约公元前390年,卒于公元前338年,活了53岁。卫国人,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安阳西南一带的人,是卫国国君的后裔,又名卫鞅,战国时期政治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后来投奔秦国,在秦国执政十九年,在他的改革主张下,秦国得以大治。后封于商,故后人称其为商鞅。

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商鞅变法的利与弊)(1)

商鞅年轻时好法家之学,曾在魏国国相公叔座门下任中庶子,公叔座临终前将其推荐给魏惠王,魏惠王却不用他。后来商鞅来到秦国会见秦孝公并宣扬变法改良学说,秦孝公对他大为欣赏。便任命商鞅为左庶长,下令秦国实行变法。

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商鞅变法的利与弊)(2)

商鞅在变法之初,为了取信于民,在国都的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然后告之百姓:“有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集市北门,就给他十金。”百姓们感到很奇怪,没有人敢搬,商鞅又出告示说,“有能搬过去的给他五十金。”有个人半信半餐地把木头搬到了集市北门,商鞅立刻命人给了他五十金,以表明他说到做到。这也就是著名的“徙木立信。”接着商鞅颁布变法法令,新法很快在全国推行。

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商鞅变法的利与弊)(3)

新法以彻底废除旧制建立崭新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为重点,主要内容包括:一,重农抑商,奖励耕织与垦荒,生产多者可免徭役。二,采用李悝的《法经》作为法律,推行连坐法。三,制定二十级爵,废除旧有的世卿世禄制,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官吏从有军功爵的人中选录,宗室贵族没有军功者,不得授予爵位。新法令推行几年后,效果明显,秦国逐渐国富民强。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大良造。

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商鞅变法的利与弊)(4)

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迁都咸阳,并第二次下变法令。主要内容包括:一,实行县制,废除分封制。将全国分为若干个县进行有效的统治。二,实行什伍制度。居民登记户籍,五家为一伍,两伍为一什。实行连坐制度。即“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新法令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准许民间买卖田地。此外,还统一度量衡等。公元前342年,秦国变法成效显著。

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商鞅变法的利与弊)(5)

公元前340年,商鞅率领秦军战胜魏国军队,并以此战功受封於商(今陕西商洛东南)十五邑,号称商君。但是商鞅变法,侵犯了旧贵族们的利益,因此遭到了旧贵族们的强烈反对。秦国太子太傅傅公子虔和公孙贾还教唆太子驷驱逐商鞅。由于秦孝公的大力支持,变法才得以推行。秦孝公死后,太子驷继位,公子虔等以反叛的罪名诬陷商鞅,商鞅走投无路,战败而亡,死后被车裂。后来秦惠王和他的子孙仍继续实行商鞅的新法,使得秦的国势继续增强,为后来消灭六国,一统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商鞅变法的利与弊)(6)

商鞅变法的好处: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不得不说比较成功,秦国变得逐渐国富民丰,兵强马壮,积蓄了与其他诸侯国一决高下的资本,为秦国后来争霸天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大的好处就是统一了国家。

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商鞅变法的利与弊)(7)

商鞅变法的弊端是:一,重农抑商,导致整个民族的民主意识弱化,尤其到了后期,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二,“什伍制”和“连坐”法,使人民互相监视、互相告发,使全体人民时刻处在互相猜疑的恐怖之中。三,扼杀人才本土化。商鞅变法导致秦国的百姓不是种地就是当兵打仗。秦国名将很多,但是治国人才却只能从其他诸侯国引进。商鞅本身就是士子,却把秦国想通过读书成才这条路完全给堵死了,这也是商鞅变法最为致命的弊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