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节气由来及习俗(二十四节气之夏至)

夏至节气由来及习俗(二十四节气之夏至)(1)

夏至节气由来及习俗(二十四节气之夏至)(2)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古人说:"日长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极也,故曰夏至"。太阳运行至黄经90°时为夏至交节点,一般在公历6月21-22日交节。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

夏至三候

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一候鹿角解:鹿是属阳的山兽,夏至阳气盛极而衰,鹿角感阴气而脱落,以待新生。

夏至节气由来及习俗(二十四节气之夏至)(3)

二候蝉始鸣:蝉鸣里树影明灭,忽觉夏长。

夏至节气由来及习俗(二十四节气之夏至)(4)

三候半夏生:半夏是一种野生中药草,夏季过半时,最适宜采集它地下的块茎。

夏至节气由来及习俗(二十四节气之夏至)(5)

夏至习俗

吃夏至面

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及麻油凉拌面等,而北方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不少地方,简简单单吃碗面,就算是过节了。

夏至节气由来及习俗(二十四节气之夏至)(6)

祭神祀祖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

《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荒年、饥饿和死亡。

夏至节气由来及习俗(二十四节气之夏至)(7)

消夏避伏

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

《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

夏至节气由来及习俗(二十四节气之夏至)(8)

夏至养生

夏至是一年当中阳气最为旺盛的节气,同时也是“阴阳争死生分”,从阳长阴消渐渐转为阳消阴长,阴阳交错,人易生病。

在这段时间,我们要顺应自然规律,注重自身的养生保健。

饮食:宜多吃“苦”,养生健脾多喝粥

夏至后的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以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夏至除了清淡饮食,还可多吃苦菜类蔬菜,如苦瓜、香菜等。

夏天不适合大补,所以羊肉等不宜多吃。最好多吃蔬菜,少吃油腻,并注意多吃些可以清热降暑的食物,如绿豆粥、扁豆粥、荷叶粥、薄荷粥等“解暑药粥”。

1、注意少吃冷食

夏至前后天气会炎热起来,身处热气包围的地方,自然是很难受的。全身汗液狂流,让大家感到全身都粘糊糊的,这个时候大家则喜欢吃冷食,比如说冰沙、冰棒等给自己降温。

但是注意了冷食吃多了会损伤肠胃,而且还会给身体带来大量的寒气。时间长了以后,影响你的消化功能,甚至造成气血瘀滞,影响全身的血液循环。

2、注意少吃辛辣之物

夏至前后天气炎热,此时若是大量吃辛辣之物,则可能导致身体上火。若是不及时降火的话,身体内的阴液就会被大量损耗,很容易形成阴虚体质。

另外,吃辛辣之物时,人体容易发热流汗,吃得越多流得汗也就越多。这样子就会造成人体水分大量缺水,很有可能出现脱水问题,影响健康。

夏至养生菜谱——酿苦瓜

主料:苦瓜200克,猪肉(肥瘦) 200克。辅料:鸡蛋75克。调料:精盐2克,料酒10克,姜5克,酱油5克,白砂糖2克。

做法:

1. 将猪肉剁茸,加入鸡蛋、盐、料酒、生姜(切末)调匀,成猪肉馅;

2. 苦瓜洗净,去籽;

3. 将调好的肉馅塞入苦瓜中,切成段;

4. 锅内下油烧热,倒入苦瓜,用小火烧熟后;

5. 加入料酒、白糖,焖烧片刻即可。

夏至节气由来及习俗(二十四节气之夏至)(9)

虾仁炒丝瓜

丝瓜100克、虾200克、食用油20毫升、盐2克、料酒少许、生抽少许、水淀粉适量、姜丝适量、蒜片适量。

做法:将丝瓜清洗干净并去皮,切成滚刀块,同时将虾去头去壳,并剥出虾仁。然后将虾仁放入碗中,倒入5毫升的料酒以及水淀粉搅拌均匀腌制10分钟。炒锅置火上烧热,倒入油10毫升,待油温烧至七成热时,放入虾仁翻炒至虾肉变红,捞出待用。将炒锅再次置于火上烧热,倒入剩余的油,放入鲜姜丝和大蒜片大火爆香,加入丝瓜块翻炒片刻,放入虾仁,调入适量的料酒、生抽、盐、水淀粉,拌炒均匀即可。

夏至节气由来及习俗(二十四节气之夏至)(10)

运动:宜舒缓

适当锻炼身体,时间最好选择天气较为凉爽的时候,场地可选择公园庭院等空气清新的地方,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体操为好,不宜进行剧烈的运动。

夏至节气由来及习俗(二十四节气之夏至)(11)

户外活动 :防晒先行

大家应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外出时应采取防晒措施,要备有人丹、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

夏至节气由来及习俗(二十四节气之夏至)(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