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吃苦:你家孩子能吃苦

想问问家长们,夏天餐桌上那道清热又开胃的清炒苦瓜,因为孩子拒绝吃苦,有多久没端上过餐桌了?

别让孩子吃苦:你家孩子能吃苦(1)

孩子不爱吃苦味,看上去无伤大雅,但也是成长中的“老大难”问题了。一些家长苦口婆心劝孩子要学会吃苦,另一些索性就不做苦味的菜了(当然还有部分家长自己也不吃)。根本上来说,避开苦味是人的天性,吃苦是逆天而为。但生而为人,本就是不断在反抗动物天性。既然你可以为了练出人鱼线和腹肌,跟维持身体机能的“祖传”腹部脂肪say no,应该也可以循循善诱,让孩子从小对这些有益的苦味美食say yes。

别让孩子吃苦:你家孩子能吃苦(2)

●苦,是一种高级的味道

我们提倡素质教育,美育的重要性被反复提及。对美食的鉴赏力虽然不在考试范畴,却也伴随人的一生,潜移默化影响我们对美的认知。酸甜苦辣咸,美食是五味与色彩的艺术,无法欣赏苦味,就像宫商角徵羽少了一个音符,弹奏不出美妙的舌尖乐章。

别让孩子吃苦:你家孩子能吃苦(3)

纵观五湖四海的美食,苦是一种比甜更极致的风味。它往往伴随甜味出现,让单调的甜味变得丰富立体。法国米其林摘星餐厅Restaurant BRAS,名厨米修布拉斯(Michel Bras)于1982年创作了一道当今全世界甜点师为之效仿的甜品——熔岩蛋糕,其中用到的高纯度巧克力甘纳许就含有令人振奋的甜味和呼之欲出的苦味。用餐叉剜下蛋糕的外衣,甘纳许如丝滑熔岩流淌出来,浸润蛋糕气孔,从独特的呈现方式,到甜中带苦的风味,都在当时的食客眼中写满“高级”二字。

今天我们当然对这种流心的巧克力蛋糕习以为常,但它们的“祖师爷”,米修布拉斯的熔岩蛋糕之所以成功,也离不开苦味的助攻。

别让孩子吃苦:你家孩子能吃苦(4)

别让孩子吃苦:你家孩子能吃苦(5)

米修布拉斯另一道名菜,田园温沙拉,用餐厅院子里现摘的野菜与食用花卉,每样食材只取一片,精心摆盘后端上餐桌。新鲜绿叶食材的苦味与清甜跃然口中。

像米修布拉斯这样钟情挖掘苦味可能性的名厨还有很多。比如“世界第一餐厅”NOMA,曾创作出一道BBQ夏日洋葱,通过炙烤将洋葱表皮充分碳化,看上去就像个煤球儿,当食客剥开焦炭外衣,品尝其微苦又饱含鲜甜风味的鳞茎,又会感到舌头像是过节一样幸福。从名厨的餐桌,到民间的美食,苦味也在这些市井杯盘交错间“稳稳站住了脚”。广东人煲汤离不开的陈皮、莲子;云南人钟情的苦菜蘸水(其实就是青菜,是的,青菜也有不易察觉的微苦);春天四川人引以为宝的刺龙苞和蒲公英等野菜,乃至茶叶、咖啡……缺少一点儿高级的苦味,甚至不能吃好一顿饭。难怪有人说,从小能吃苦的孩子,有当美食家的潜力。

别让孩子吃苦:你家孩子能吃苦(6)

●苦,是一种夏天的味道

餐桌上少不了苦味加持。尤其在夏天,当我们没啥胃口的时候。清炒苦瓜能成为部分家庭夏天餐桌必不可少的一道小菜,除了苦瓜清热排毒、降低血脂的药用功效,苦味能够生津开胃增进食欲也是一大原因。借用汪曾祺先生的“鸡头米”名句“鸡头米老了,夏天就要过去了”,苦瓜苦了,夏天就该来了。

别让孩子吃苦:你家孩子能吃苦(7)

别让孩子吃苦:你家孩子能吃苦(8)

和夏天“人气选手”清炒苦瓜并列“出道”的,还有广东人爱在夏天用的那些汤头:响螺片汤要放苦瓜,排骨汤里撒几片牛蒡,而与红枣相得益彰的,就是微苦的绞股蓝了……广东人喝“靓汤”,讲究原汁原味,也讲顺应时节。夏天,有这些带苦味的食材润色,一顿饭才能多吃一些。诸如此类“不时不食”的古人智慧,也在淮扬菜、川菜等菜系中得到传承。夏天让孩子吃点儿“苦”,更能好好吃饭茁壮成长。

●苦,是一种健康的味道

况且,能吃“苦”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你可曾想到,能“吃苦”的孩子,长大后更有机会成为“男神”和“女神”?新泽西州立大学一项曾邀请50名成年女性做过一场调查,结果显示,不能很好感知苦味的小组将更依赖甜食或油性食物,BMI比对苦味敏感的小组高7点,体脂率也高出10%左右。拥有健康好身型,也和能吃苦味有一定关联。

别让孩子吃苦:你家孩子能吃苦(9)

因此,从小培养孩子对苦味的敏感度,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去品尝一些苦味食物,其对单一甜食的依赖性也会减少。刚出生的婴儿能辨识一些苦味,到2岁左右,他们感受苦味的能力便与成人接近了,训练孩子“吃苦”,宜早不宜迟。

别让孩子吃苦:你家孩子能吃苦(10)

孩子吃苦好处多多,但培养他们吃苦何其容易?本质上,除开被我们培育改良的苦味蔬菜,自然界中许多带苦味的植物其实是有毒的。诸如蓖麻、马钱子,还有一些常见果仁等,它们都在用苦味提醒小朋友:我们有毒,请绕行。人体在漫长进化中,早已将对苦的排斥写进了基因。

所以虽然孩子需要吃一些苦味的食物,但家长们可不要用强硬的态度,一切都是基因的“锅”。天性与能动性的“战争”旷日持久,不少家长也在培养孩子鉴赏苦味美食的过程中汲取到一些经验。雯雯妈妈是一名“90后”美食编辑,以前一个人在外吃遍江湖,现在她的“美食小分队”里也有了雯雯的身影。“只要是能吃的味道,那它本身就没有好坏,而在于我们如何去呈现它。”为了让雯雯能用自由探索的态度去品尝食物的味道,无论酸甜苦辣咸,她都放手让雯雯去尝试。

别让孩子吃苦:你家孩子能吃苦(11)

如何让孩子接受五味中最难适应的“苦”呢?雯雯妈妈的做法是,与其“苦口婆心”,不如“甜言蜜语”。“我会通过正向的鼓励的话语,去激励雯雯对苦味食物的尝试。”比如沙拉中那些看上去很漂亮的樱桃萝卜切片,雯雯妈妈会询问她:“这些红红的萝卜看上去挺漂亮的,但是吃起来会有点儿苦哦,你要不要试试看呀?”当雯雯尝了一小口,雯雯妈妈就会及时给予鼓励,称赞雯雯勇敢,并让雯雯分享自己真实的味觉感受。

“但更多数情况下,在告知雯雯这道菜有点儿苦后,她的回答都是不要吃。这时我就不会再强迫她吃下去了。只要日常里问的次数够多,她总会有愿意试试看的时候。”雯雯妈妈觉得引导孩子吃苦,强迫会起到反效果,品尝美食本来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变成非完成不可的任务就不好玩了。

别让孩子吃苦:你家孩子能吃苦(12)

除了正向引导,雯雯妈妈还给我们列出一座“苦味”金字塔。培养孩子对苦味的鉴赏力,可以由浅至深。一开始先让她们接触那些甜中带点儿苦的食物,诸如巧克力、柚子等,然后不断进阶,至于终极任务——那一定是能甘之如饴吃下苦瓜了。

别让孩子吃苦:你家孩子能吃苦(13)

雯雯妈妈分享的苦味“金字塔”

培养孩子习惯苦味食物,道远但不任重。家长心态要easy,孩子尝试起来才更casual,毕竟吃是一件让人愉悦的事,举重若轻,才能体会到乐趣啊。

别让孩子吃苦:你家孩子能吃苦(1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