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一碗心心念念的葱油面(缓解了多少人的乡愁)

早餐一碗心心念念的葱油面(缓解了多少人的乡愁)(1)

在山西一提起面食,随便一个人都可以来一段专属于咱山西的“报菜名”!握溜溜、圪搓搓、切板板、溜溜尖、圪团团、铲片片、圪瘩瘩、高粱面鱼鱼、荞面窝窝、莜面角角……读起来还显出几分可爱(叠词卖萌法sei不会用)!

“蒸、煎、烤、炒、烩、煨、炸、烂、贴、摊、拌、蘸、烧……名目繁多,全世界也只有山西的面可当作桌上席!”

此次出场的是“蝌蚪状”的面条--红面擦尖

调和浓郁鲜香,面条顺滑且带着韧劲,一口接着一口根本就停不下来

我们吃「红面擦尖」吧

面条可能是最能抚慰人心的一种美食

它是故乡最熟悉的味道它是深夜最温暖的慰藉

早餐一碗心心念念的葱油面(缓解了多少人的乡愁)(2)

原创漫画,侵权必究!

山西面食|“咥”上一碗面,幸福一整天

红面擦尖又叫“红面擦蝌蚪”,是山西久负盛名的传统面食之一!

早餐一碗心心念念的葱油面(缓解了多少人的乡愁)(3)

据《中华饮食文库·中国面点史》记载:“蝌蚪”形食品在宋代《岁时广记》、《东京梦华录》中已有描述。

早餐一碗心心念念的葱油面(缓解了多少人的乡愁)(4)

清代《乡言解颐》卷四中有“蝌蚪子”、“麦、菽二屑各半,和面,用木床擦入沸汤中,熟而捞出,拌卤食之……”。虽用料与宋代不同,但其制法应是相同的。由此可推断红面擦尖始创于宋代兴盛于清朝

早餐一碗心心念念的葱油面(缓解了多少人的乡愁)(5)

红面擦尖是用高粱面制作而成的,高粱在中国古代被称为“蜀黍”、“乌禾”,到了明代统称为“高粱”。其主要种植区域在中国北方,而山西又是北方高粱的主要产区

早餐一碗心心念念的葱油面(缓解了多少人的乡愁)(6)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尤以晋北地区干旱缺水。生命力顽强的高粱就成了这片土地的传统农作物,高粱面也成为了人们的主食!因高粱面“面色发红”,故而山西人情有独钟的把高粱面称作“红面”。

早餐一碗心心念念的葱油面(缓解了多少人的乡愁)(7)

红面易于消化吸收,并能促进胃蠕动,增加胃动力,是极佳的养生主食,尤其适合老人和儿童食用。

早餐一碗心心念念的葱油面(缓解了多少人的乡愁)(8)

这个深秋咥一碗红面擦尖,暖意顺着面条从喉咙落到心窝,暖心、暖身又健康

山西面食|只为一碗好面

山西人对于面食的做法已经出神入化了!任何手边的东西,都能变成做面的工具。比如平时擦菜用的板子,也可以拿来擦面团。这种形态的面,叫做擦尖,小小的颗粒,形状可爱,质地吃起来很筋道。

早餐一碗心心念念的葱油面(缓解了多少人的乡愁)(9)

高粱面粉没有筋性,是做不成面条的,这时就需要小麦面粉来助力!二者的比例最大为1:1,一般是2:1(即2份白面1份红面)。再借助工具“擦子”,最普通的高粱面就变身为可爱的“红面擦蝌蚪”了。

早餐一碗心心念念的葱油面(缓解了多少人的乡愁)(10)

煮熟后用笊篱捞出盛到碗里,将调和浇上去,这一碗面的魂就来了!

早餐一碗心心念念的葱油面(缓解了多少人的乡愁)(11)

这碗红面擦尖不仅营养丰富、色泽鲜亮、食欲性强,还能驱寒增热!

山西面食|味蕾的妥帖是这口满是记忆的家乡味

煮面时蒸腾出的热气,先味夺人。在饥肠辘辘的中午,这个“烟火气”真的很治愈。

早餐一碗心心念念的葱油面(缓解了多少人的乡愁)(12)

面一端上来,那扑鼻的味道会让人忍不住脱口而出一句:“好香”!红面擦尖呈高粱面特有的深红,口感筋道。

早餐一碗心心念念的葱油面(缓解了多少人的乡愁)(13)

浇上现做的调和,色香味齐活儿,着实令人食指大动。小炒肉调和、土豆香菇调和、西红柿鸡蛋调和...光看这调和就馋得不行。随随便便的一口~

好吃到不知道减肥是什么东西

早餐一碗心心念念的葱油面(缓解了多少人的乡愁)(14)

最后还得加点料才算完整!没错,这壶就是红面擦尖的精髓所在。冒着热气的面,再浇上满满一勺山西陈醋,香气瞬间被激发,附着在这一碗面上。一碗怕是不够满足了!

山西面食|吃一碗家乡面幸福感才能达到巅峰

作为一个山西人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尽管吃遍各地特色美食,却并未留下什么深刻的味蕾记忆。但是回想起家里的这碗红面擦尖心里和口中却总是留存着一股温暖和余香。

早餐一碗心心念念的葱油面(缓解了多少人的乡愁)(15)

饮食习惯的养成,是几辈人味蕾的记忆传承。两口锅,一口锅做调和,一口锅煮面,再加一个面盆。热腾腾的面,香气飘来,是否你对这座城市的记忆也随之而来?

早餐一碗心心念念的葱油面(缓解了多少人的乡愁)(16)

面,早已成为山西人的饮食情怀!你,是否愿意品味这份情怀呢?和我们一起“晋”享美味。

早餐一碗心心念念的葱油面(缓解了多少人的乡愁)(17)

一道菜,一座城,人说山西好风光陪你开启一段味觉世界的重新发现之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