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九所名校(在上海百年私立名校档案里寻宝)

上海百年名校粤东中学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校园文化,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物,如音乐指挥家黄立飞、司徒汉,核电专家李维音、麦豪初,建筑工程专家刘家仲、梁少强,摄影家简庆福,画家梁明清、杜建国,科技英语专家卢思源,俄语教育专家郑禄、高维彝等。虹口区档案馆、区地方志办公室编《上海私立粤东中学档案汇编》近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学林出版社出版,成为近代上海社会办学历史资料整理出版的最新成果。

近日举行的《上海私立粤东中学档案汇编》新书发布暨学术研讨会上,十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新书展开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上海私立粤东中学档案汇编》收录虹口区档案馆藏粤东中学从1913年建校至1952年近40年的大事记、校务会记录、校董会议录的档案,实录了粤东中学自建校以来的各项大事件、重要节点、关键性决策,而这40年,恰与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时间重合,形成了一份生动完整的中国近现代教育实践样本。

上海的九所名校(在上海百年私立名校档案里寻宝)(1)

“粤东中学档案的初步整理研究,是虹口区档案馆对馆藏档案挖掘整理的一次探索。项目结题仅仅是一个开端,之后的研究工作任重道远。”作为课题组代表,虹口区方志办副主任冯谷兰回顾该项目整体情况。

作为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上海私立粤东中学档案汇编》通过对虹口区档案馆所藏粤东中学档案的全面梳理、修复、整理,如实呈现了百年名校粤东中学在教育方面的种种努力和创新举措。上海市档案局研究员邢建榕认为,编研能力的提高是档案事业提高的重要方面;档案为社会服务,要中长线结合,冷门热门结合。“虹口离外滩近,是上海最早的城市空间之一。广东人思想开放,不少有留洋背景。从粤东中学档案汇编可以看出,广东人重视教育、文化,也非常重视爱国主义教育。”

上海的九所名校(在上海百年私立名校档案里寻宝)(2)

东华大学教授陈祖恩感慨,粤东中学档案遇到了一个有视野、有耐心的团队。“粤东中学在办学过程中形成了非常好的制度,广东人办学是虹口文化色彩的重要组成,这抹色彩不能被忘记。”

复旦大学教授李天纲说,上海的“五方杂处”一开始说的就是广东人,广东移民占上海人口十分之一。虹口的“五方杂处”非常典型,在虹口,广东、上海文化始终正向、积极地交流,广东人的生活方式、办学方式值得借鉴。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董辉表示,翻阅粤东中学档案多有感触,其一是从一所学校出发,探究了为什么办学这个最根本的问题;其二是能看到粤东中学的教学和管理与当前的教育改革有很多共鸣。

上海的九所名校(在上海百年私立名校档案里寻宝)(3)

上海书店出版社编审完颜绍元提出,可以从三个维度认识这部档案汇编,首先是为观察解剖近代普通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私立中小学校的生存状态提供了一个五脏俱全的“麻雀”;其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近代上海社会办学完整档案文献相对不足的面貌;第三,见证了国民政府时期政府对中小学教育的控制。“编者从虹口区档案馆所藏相关全宗存档中选取史料价值最高的大事记、校务会议录、校董会议录,按专业规范和实际需求精心整理编排。为弥补档案在某些史事叙述、细节观照和私人活动等记载上的不足,又在对相关人士深入采访的基础上形成一批珍贵的口述史料,同时约请上海史、虹口史研究专家撰写序言,对粤东中学的办学背景、沿革脉络、内在结构、教学特色、社会影响作全景式解读,并附以全套索引,方便研究者利用。”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周勇表示,粤东中学档案汇编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不仅有利于了解广东人在近现代上海的具体办学成就,而且可以从粤东中学这一著名学校个案入手,深入研究近现代上海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上海的九所名校(在上海百年私立名校档案里寻宝)(4)

上海市档案局副局长郑泽青认为,《上海私立粤东中学档案汇编》历时三年,是一本在内容、形式上都有分量的力作,“希望优质的编研成果能催生一支高质量的档案编研队伍,培养新的档案编研人才,更好地践行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的职能。”

复旦大学副教授王启元对未来的档案编研提出新的期待,“虹口地区学校众多,还有北虹(圣芳济)、澄衷、继光(麦伦)等,希望在粤东中学档案汇编成功出版后,能够形成一个系列。”

“在抢救、挖掘、整理上海城市记忆,做好文化传承的同时,我们将以《上海私立粤东中学档案汇编》的出版为契机,运用各种手段和平台做好宣传推广。”学林出版社总编辑尹利欣说。

上海的九所名校(在上海百年私立名校档案里寻宝)(5)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来源:作者:施晨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