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对绩效管理的影响(目标管理之父德鲁克大师)

导读:

我曾与一家有300多人的企业老板聊天,他们年产值几个亿,经营了十几年。老板很坦率地说,公司现在没有利润,因为成本费用越来越高。经了解,这家企业的员工一般都实行固定薪酬模式,采用传统的打分与KPI考核模式,考核完全是流于形式。而且管理层人数众多,人效低下。我认为,如果创造价值的人少,分享价值的人多,再高的利润也会很快被吃掉。

目标管理对绩效管理的影响(目标管理之父德鲁克大师)(1)

目标管理之父德鲁克大师在谈到“高绩效”时指出:一个企业在管理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有多少天才员工,而在于这个企业如何使普通员工取得更好的绩效,能否完全发挥其员工的优势,并利用每个人的优势来帮助其他人取得绩效。优秀的企业必须实现高绩效,做到高绩效应具备三大条件:

高绩效,这是优秀的基础;

高激励,这是高绩效的基础;

高素质,这是前两高的基础。

案例一:

为什么公司推行考核,员工流失更大了?有一家工厂,老板感觉管理层用心不够、工作马虎、管理问题多多,比如品质不好带来大量的退货与客户投诉,内部损耗、浪费严重,团队协作不力,等等,所以专门聘请了一位有人力资源工作背景的副总,由他推行绩效考核。这位副总曾经有过使用KPI的经验,因此驾轻就熟地在公司宣导落地KPI考核:

目标管理对绩效管理的影响(目标管理之父德鲁克大师)(2)

1.首先从管理层的工资中剥出一部分工资取名为“绩效工资”,KPI考核与这部分工资挂钩。

2.每个管理层岗位订立了6~8项KPI指标,不过,大部分指标是“负指标”。什么是“负指标”?例如:客户投诉率为0、产品一次合格率为100%、内部损耗率要低于1%(而过去是5%)等,因为这些指标对结果的要求是完美的,要达到这个结果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3.为了凑齐指标数量,提取了很多操作性极差、数据提供极难的指标,例如:数据准确率100%、培训计划达成率95%、内部员工投诉个数、工作能力与态度等。

4.力度不足,罚多奖少。假设某管理者,原来该岗位的固定工资是10000元,现在变成8000(基本工资) 2000(绩效工资),通过KPI绩效考核,他每个月基本上要扣300~800元,全年可能有1~2个月有奖励,但也不超过200~300元。在副总宣导之前,公司刚刚做了年度调薪,老板在绩效考核中提出了很多高要求,但是大多数管理者还是被动接受了。

刚开始运行KPI时,还是有一些效果的,大家开始关注各个指标和标准,做了不少改善和优化。但管理者慢慢地发现,一是自己再怎么努力也达不到目标;二是过去不怎么努力都能拿到约定的工资,现在很努力了还要被扣工资;三是由于指标订得不好,存在很多不公平、不合理的情况,引发被考核者诸多质疑。

虽然管理者向老板和副总提出了很多疑问,但老板总觉得这不是KPI的问题,是管理者自己不适应及心态上出现了问题,时间长了就会接受的,所以老板以坚持的态度不予理会。在实施KPI大半年之后,开始陆续有管理者提出了离职,还有一些管理者打算拿完年终奖就走人。

目标管理对绩效管理的影响(目标管理之父德鲁克大师)(3)

这时,老板才意识到KPI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1.虽然推行KPI之后,一些老问题有改善的迹象,品质、损耗、协作有了一定的优化,但管理者很快开始钻空子、找理由调整指标、相互推卸责任,最后达成了某种所谓的妥协。

2.为推行KPI,公司增加了HR人员,有的部门也增设了助理岗位来统计数据,做了大量的表单和流程,可是效果并不是太理想,而增加人员带来的人力费用并不低。

3.最重要的是,KPI没有得到管理层的认可,不仅想办法搞过场走形式,更导致人才流失、认同度下降。

最终,老板自己也扛不住了,辞退了副总,废除了KPI,回归原先的管理方式,绩效工资基本上都变成了固定的。

为何更多企业开始采用KSF薪酬全绩效激励模式?首先,KSF在思维上领先并超越了KPI。
  • 1、KSF不做减法,要做加法,因为加工资才是大势所趋。
  • 2、KSF倡导加工资但不能加成本,而是通过促进员工增值消化成本。
  • 3、KSF认为考核第二,激励才是第一,因为没有激励,员工得不到动力,考核就会失去民心。
  • 4、KSF谋求企业与员工的平衡与利益共赢,形成利益共同体。
  • 5、KSF将目标与预算、薪酬与绩效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全绩效的激励系统。
其次,KSF在落地上能得到员工的认同和拥护。

目标管理对绩效管理的影响(目标管理之父德鲁克大师)(4)

某企业生产经理的KSF设计(部分截图)

KSF与KPI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目标管理对绩效管理的影响(目标管理之父德鲁克大师)(5)

目标管理对绩效管理的影响(目标管理之父德鲁克大师)(6)

KSF为何强大?为何引领绩效考核的新潮流?

1、让员工为自己而做

2、员工与企业利益趋同、思维统一

3、极大地挖掘员工的能力与潜能

4、让管理者转为经营者

5、强调企业与员工的公平与平等交易

6、向一切浪费开刀,使资源发挥更大的价值

7、平衡推动企业向上发展

8、快速促进企业利润增长

KSF增值加薪法,给员工提供了没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员工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创造更好的结果,为自己加薪。

对企业来说,员工拿的越多,赚得越多,且不增加成本。本文所讲的:来自《全优绩效》一书,想深入学习的,建议点击以下链接购买!送独家视频学习资料。

购买此书后,可获得以下特别礼物:1、朋友圈绩效干货知识分享 ;2、2部KSF学习视频;3、线上辅导1小时。4、免费解答绩效困惑

中小企业为什么要放弃KPI

目标管理对绩效管理的影响(目标管理之父德鲁克大师)(7)

1.KPI并非利益分配模式。KPI只是考核衡量工具,其本身不具备激励功能,虽然可以勉强与激励挂钩,但由于设计所限,关联幅度小、力度明显不足,因此产生的功效并不理想。

2.KPI的运行需要完整的数据、完善的流程、完备的文化作为支撑,对规划设计的技术性要求也很高,中小企业并不具备这些条件,因此运行的难度巨大。

3.KPI着眼于中长期的平衡发展,对企业绩效持续优化具有一定的价值。但中小企业更关注短期成效。

4.KPI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必须充分掌握才能正常运转。除了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掌握到位,其他中高层管理者也要学习把握,但这样的要求,在中小企业很难做到。

5.KPI模式存在以下天然的局限和缺陷:·

关注结果远多于过程,但是没有好的过程如何产生好的结果。

·其本质为目标管控,缺乏系统性、激励性的绩效改进。

·采用权重分值模式,表明KPI模式更适合作为评价方式,很难运用于利益分配。

对内部流程的系统性有很高要求,否则无法发挥正常价值。

总结:

当下盛行的KPI绩效考核模式,其实更适合作为评价性工具,因此将KPI与局部薪酬挂钩的传统做法,通过一些浮动、激励方式,虽然具有一定的正面价值,但意义并不大,持续向上的动力不足,成功率非常有限,多数流于形式或容易半途而废。

相对于传统薪酬绩效模式,KSF对企业的价值在哪里?

1、员工既有安全感,又有激励性,员工容易接受,为自己拼命干!

我们把员工的固定薪酬,拿出40%-80%做KSF薪酬,并且分配到6-8指标上,不是为了克扣员工工资,而是为了给员工加薪。在每一个K指标上,只要员工达到了平衡点,就可以得到这部分薪酬,平衡点一般会选一年的平均值。

比如说某个企业全年每月平均销售额的20万,那么销售经理的K指标平衡点就设为20万,每月达到平均水平不难吧?

超过了还有奖励哦。员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拼一把,能得到更多,你说,相对于KPI哪个更容易接受?

2、企业经营风险转移,人效提高,效益增加

对企业来说,员工固定薪酬降低,经营压力肯定会小很多,员工拿到了高薪酬的前提必然是做出了高价值,高绩效。

员工拿的越多,企业效益越好。

3、员工自发工作,为自己拼命干

在宽带薪酬模式下,员工想拿高薪酬的前提是,做出好结果,所以老板不需要再时刻盯着员工干活,员工会为了自己的收入,自发地工作,而不是踢一脚动一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