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的体重是海豚的几倍(他们培育出24k金鱼)

日前

中科院水生所桂建芳院士团队

培育出了一款

散发24k黄金光泽的

金鱼新品种——“金兔”

这为中国“金”鱼文化正了名

金鱼的体重是海豚的几倍(他们培育出24k金鱼)(1)

非透明鳞片黄化的金兔。余鹏 摄

金鱼是由我国驯养、选育的第一个世界知名的观赏鱼。金鱼得名于金色,在距今千年左右的宋代就被称为“金鲫”。从金鲫的驯养开始,我国至今已人工选育出近300个金鱼品种。我国最早研究金鱼遗传学的陈桢院士曾统计过现存金鱼各品种的身体颜色,以灰、红、黄、黑、白、蓝、紫、花斑等颜色为主,唯独缺乏金色。

“金”鱼非金,一直是金鱼演化史上的一个遗憾。

金鱼的体重是海豚的几倍(他们培育出24k金鱼)(2)

市面上常见的偏红或偏黄的百褶狮金鱼。余鹏 摄

昨天,在中科院水生所金鱼繁殖育种实验室水族箱里,记者见到了这条被命名为金兔的百褶裙狮子头金鱼。只见它通体金黄,没有多余的杂色,游动时光影反光折射,散发出一种淡淡的金属光泽。它不仅前所未有地将金色耦合到当下流行的百褶裙狮子头金鱼中去,更奇特地是,它的眼睛完全是朱红色的,如兔眼,这也是它被命名为金兔百褶狮的原因。

余鹏博士后是这个观赏鱼类创新项目负责人。据他介绍,金兔之所以金身兔眼,在于他们在世界上首次利用了精准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定位和验证了金鱼身上控制黑色素的关键基因,编辑该基因后能造成金鱼的眼睛和身体黑色素的缺失,在眼睛上表现出红眼。而在体表上,正常鳞片的金鱼显示出类似黄化的金色,光谱学上如黄金一般(透明鳞片的金鱼体表则表现出类似白化的纯白色,也是一个新品种,被命名为“玉兔”)。

金鱼的体重是海豚的几倍(他们培育出24k金鱼)(3)

透明鳞片白化的玉兔。余鹏 摄

过去,市面上偶尔也会有一些关于红鱼或黄鱼变异出金色,但因数量稀少,性状难以保持稳定。余鹏说,他们通过精准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创制出的金兔性状非常稳定,可以作为一个新品种将金色一直保留传承下去,让金鱼实至名归。

金鱼的体重是海豚的几倍(他们培育出24k金鱼)(4)

余鹏(中)和他的金鱼团队。

据统计,我国观赏鱼产业年产值近百亿左右,其中金鱼独占1/3,但中国金鱼的培育仍主要沿用传统的养殖方法,面临技术含量低、产品合格率低等问题。余鹏表示,精准分子设计育种技术能为金鱼等名贵观赏鱼品种的培育开辟一条全新之路,擦亮“国粹”科技成色,让中国变成金鱼育种和出口强国。

采写:记者周劼 通讯员孙慧

来源: 长江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