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ti日语二级笔译如何备考(如何在CATTI二级口译实务中获得高分)

在我身边的同行和口译专业的同学当中流传着这样一些普遍的看法。

通过CATTI二口以上考试的,(实务一科)一般都是60多分。

CATTI的评分老师十分严格,不会给你高分。

作为一个再普通不过、不认识任何“内幕人士”的应考者,我曾经也有过同样的想法,甚至一度有过“CATTI只要60分以上就不错了”的想法。

而且实际上从2017年起,我总共参加了三次二口考试,实务部分的分数第一次为64,第二次为62——第二次甚至还低了两分!

而就在前几天,我拿到了自己的第三次考试成绩,实务80分,在我知道的范围内也算是高分通过了。这样上边的“谣言”也就不攻自破。

catti日语二级笔译如何备考(如何在CATTI二级口译实务中获得高分)(1)

笔者参加考试时还是日语口译专业的研究生,故只需要考实务一科即可

这也同时印证了我在上一次考试之后对自己不足的分析、以及有重点地练习是有效果的。

当然,CATTI的考试每年的合格分数线到目前为止都是60分,而并非托福雅思那种分数等级制,从这个意义上讲,的确只要考到60分就可以了。但我觉得,既然要考,为何不考个高分呢?这既是你日语、口译能力的体现,同时也避免了尴尬地卡在60分上,一个不小心就成为传说中“被合格率挤下去的那一拨”。谁还不想一次合格呢。

尽管CATTI每年并不会放出真题,但它也并不是一个神秘的考试,并有一套自成体系的评分标准。只要我们能够一定程度上推测出“评分标准是什么样的”,并朝着这个方向去填补自己的不足,就能够有效地提升自己的分数。

接下来我会结合自己这三次考试的经验,为大家介绍一下我是如何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提高这20分的。至于为什么考了三次,因为不甚重要,所以最后再告诉大家。

1

包括我在内,考CATTI的时候总会出现一种“畏惧”心理。我觉得主要原因是出于这些想法:网上找不到真题、不清楚评分标准、周围有些口译不错的人实务也只得了60多分,这考试太难了。

在第二次拿到成绩之后,因为对自己的口译能力一直以来比较有信心,我并不甘心自己只有62分。所以我冷静下来,对考试开始了一些“推测”。而整个推测的重点在于评分老师想听到的是什么。既然这是一个口译考试,那么评分老师一定想听到的是“一个有一定文化知识素养的译员的声音,冷静、思路清晰,即使出现了失误也懂得随机应变”。然后我进一步将这个推测细分如下

知识、技能 - 百科知识、热点话题、口语、听力、笔记

能力 - 组织语言能力、逻辑构建能力失误处理能力

状态 - 冷静、自信

红色的部分,是我分析自己没有做好的部分。

2

首先是笔记。

前两次考试中我的问题:没有系统地练习过笔记法,很多时候临场想当然地记,句子太长太难甚至干脆放弃笔记。或者尽管记了一些,且自信满满地认为自己听懂了,开始译的时候却想不起自己的笔记符号代表的含义。

第二次考试后,我开始重点改善自己的笔记方式。我在口译实践中的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丢信息,一是因为自己记忆力不算好,二是惰性作祟,觉得“只要主旨意思没大毛病就可以了”。这样的想法在实际工作当中或许是容许的,但二口考试并非如此。二口对于信息完整度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只要你不是记忆大师,较高的笔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曾经有一位前外交部译员来我们大学演讲,当时他教的一套笔记方法我觉得非常有效。这位老师强调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有信息尽可能全部写下来,但因为水平有限,多次尝试之后发现这个方法对于我来说实用性有限,如果全部内容都做笔记会导致我完全依靠笔记,译文支离破碎。所以现在我使用的笔记方法是经过改良,以适应自己的口译节奏的。

但是!二口考试和真正的口译实践不同。第一,录音每次至多放一到三句话。第二,录音的语速慢于真实生活中的语速。因此,我选择了把信息尽可能地写下来。但考虑到听、理解与笔记之间的矛盾(光听会忘记信息点,但专心写又会疏于理解文章逻辑),结合自己的记忆力、理解力,我自己做笔记量大约占原文内容的70%~80%,比例还是比较高的。

同时一!定!要形成一套自己的笔记符号体系,这么做你可以避免我出现过的问题,那就是在考场上听到一个常用词或者一个逻辑,我竟然开始思考“我去,这个词应该怎么做笔记?”想一想这是多么地尴尬。

catti日语二级笔译如何备考(如何在CATTI二级口译实务中获得高分)(2)

笔者几年前做过的固定符号的尝试,还比较幼稚。后来借鉴了一些网络上公开的符号集,以提高效率。

当然,无论是笔记符号体系的形成,还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笔记比例,都是要经过持之以恒的练习的。每星期练习三次,我大约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去内化笔记方式,但进一步让它成为我记忆和思维的引线又花了一些时间。通过练习,我在考试中的信息输出精度有了极大的提高。

总之我的感受是,笔记在二口考试中的角色至关重要。

3

第二是逻辑构建能力及失误处理能力。而这两点又与笔记有很大关系。

前两次考试中我的问题:句子翻译出来了,跟后一句话的逻辑关系却不对。明明是A B=C,我却译成了因为有A才有了B和C。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同时我相信,这也是二口的一个采分点。能否清晰地处理你输出当中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将很大程度影响你的得分。

大家会发现,我在对自己失误分析当中并没有提及“词汇量”这一项。一来因为我自身词汇量还算不错,二来更重要的是,二口考试从来不在词汇上大做文章。至少我参加的这三次,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个生僻词、难词,用词汇来难道考生,而更多的是看你能否有条理地、有逻辑地进行口译。逻辑关系错误非常容易让人怀疑你对原文的整体理解

这里的逻辑指的是什么呢。

“因为…所以…”、“…是由…、…、…组成”、“之所以…是因为…”、“通过…才…”、“首先…然后…”、“在…的基础上,进一步…”、“只有…才能…”、“如果…将会…”

如何保证逻辑关系正确?我所做的是形成一套高度熟练的逻辑笔记符号。笔记符号谁都可以做,但是考试的时候能不能熟练运用才是关键。

当然我无法保证每一次都能做得很好。有时候我会听漏信息,有时候会来不及记笔记。失误无法避免,它是我们考试中必然不请自来的客人。在我前两次考试出现失误的时候,我往往会卡在当场,迟迟说不出话,中间出现好几秒的空白,最后译出的东西还不见得是正确的。而我这一次选择了另一种处理方法,那就是“打擦边球”。也许我并不记得这句话原本是因果关系,但我可以“模糊”这种关系,例如去掉逻辑词,或者根据常识使用最有可能的那种逻辑关系。总之,失误无法避免,卡壳最为致命。

但不管怎么说,失误在任何考试当中都是扣分项,我所做的,是让自己的失误从严重的扣分项,变为较小的扣分项。而这也与我最后要提到的一点有关。

4

最后是冷静与自信。

前两次考试中我的问题:每当有难处理的词句出现,往往会停下来纠结个别字词,出现长达几秒的沉默。多次发出“呃”、“那个”这类语气词,声音紧张。

口译老师常常教导我们:哪怕你紧张得两腿发抖,也要表现的稳如泰山。而沉默和频发的语气词都是你紧张的证据。且不断的停顿和语气词也是非常影响第一印象、并阻碍评分老师对译文的理解。二口是口译考试,评分老师在看考题的同时,也会同时考量你是否是一个能够冷静应对一切情况的合格译员。

为了改善语气词过多的问题,我在一段时间里有意识的将自己的口译练习录下来,并播放给自己听,让自己亲身感受这种频繁的语气词会让听者多么难受,从而促进自己有意识地减少这种语气词。

至于较长的沉默,emmmmm,我只能说尽量不要沉默。沉默不光会影响当前句子的翻译,因为一段口译的时间限制,还会影响到后面几句的翻译。沉默或者说卡壳有很多原因,有一些是可以解决的,如果有必要,我会在以后的文章里进一步展开。

以上就是我对自己这次考试的一些改进的总结了,第一次写经验文,不一定适合每个人,求轻拍,也希望能够对读到这里的朋友有所帮助。2017年第一次报考的时候走错了考场,缺考一科。2018年第二次报考,综合的最后一道综述题原本应该用中文,我写成了日语,再次与合格擦肩而过。但正因为有了前两次的失败,懒惰的我才有了有的放矢进行改进的想法,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幸运和缘分。欢迎任何意见、建议、讨论。也希望有更多人对口译有兴趣,有动力。

作者 染井

一个刚踏上职业旅程的日语自由译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