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生活需要仪式感 生活需要仪式感

为什么说生活需要仪式感 生活需要仪式感(1)

你是否有这样的时刻:

比如,打算每周画一幅画,刚铺开画纸,调好颜料,可是不知从何画起,琢磨间,手机里蹦出来一条消息,然后回了条语音,顺手又看了看有没有其他需要回复的,再拍张照片发个朋友圈,点点赞,等玩得差不多时,才又重新回到那幅画上;

比如,本来打算每周去看一次父母,可是,一到周末,就想想路上太折腾,还是算了,打个电话问候下吧;

为什么说生活需要仪式感 生活需要仪式感(2)

比如逛超市,本来想买新鲜的鱼虾,可是看看那边排骨也不错,猪肉好像在搞特价,好多人在排队,那就多转转吧,结果逛游一圈,不知不觉间,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本来富余的时间忽然很紧凑。

很多时候,明明我们已经给自己定好了目标,可是,却总是磨磨蹭蹭,磨蹭着,磨蹭着,总有什么新鲜事把自己吸引了,于是乎,一天,一月,一年就这样在指缝里溜走了。

是故意要磨蹭吗?肯定不是,主要是我们不够专注,没有给生活增添仪式感,于是乎,什么都想做,什么都去尝试,可是最后什么都没有做好。

为什么说生活需要仪式感 生活需要仪式感(3)

给自己制定计划,定好目标

很多人磨蹭的原因,大部分是给自己定的目标太高,短时间内无法实现,甚至遥远得一生都很难得到,所以给了自己无限偷懒的理由。

定目标应该是具体到要做一件事,比如,读书,读到什么程度?可以读完写篇读书笔记,摘抄比较有感悟的句子,学习作者的文章架构等等。

临摹书法,要临摹哪个书法家的作品,写哪一种字体,练出哪一种风格,先把哪几个字练好等等。

比如工作,重点突出的地方是什么?需要完善哪些数据,和之前的对比有哪些不同,有哪些需要改进等等。

制定好这些计划,就能够让自己从脑海里对这件事有一个判断,不会盲目,而是切实有目标的去做,更不会不知如何下手,不会转移注意力。

为什么说生活需要仪式感 生活需要仪式感(4)

给自己的生活增加仪式感,养成仪式感的习惯

做了很多目标,但如果不投入精力真正的切实去做,就如同纸上谈兵,没有任何作用。

要战胜自己的惰性,很重要,很多人去办健身卡,可是办完后,真正去健身房的时间却屈指可数。

如果没有做事的毅力,再好的教练,再完美的设备,都形同虚设。

所以,做事情,一定要有坚持的态度,不要一开始斗志昂扬,过了几天,就如同霜打的茄子,新鲜劲过了,又回到自己的舒适区。

提高自己专注力,认定好目标,就要踏踏实实地付诸行动。就好像看一部电影,总要耐下心来,先看故事前情,各色人物出场,交代下人物特点,最后才会迎来高潮的激动,再落回尾声。

为什么说生活需要仪式感 生活需要仪式感(5)

既然已经要做这件事,那不如就做好,培养自己的毅力,然后坚持下去,就像遵守上下班时间一样,到点去上班,到点再回家休息;看新闻,固定在晚上七点看《新闻联播》;洗澡,每天回家先洗澡,去疲乏等等。

那么也可以养成这样的时间习惯,比如,每天晚上临睡前,看一个小时的书;每天中午练一张字;每天醒来后,看看今天的新鲜事和新闻等等。

仪式感很重要,在固定的时间,做计划好的事情。给自己养成条件反射,时间长了,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为什么说生活需要仪式感 生活需要仪式感(6)

生活的仪式感抒发于内心的真实感

打开朋友圈,五花八门,各种卖产品,激励鸡汤文,暖心文,看起来有的也很有用,也很有趣,但看多了,就麻木了,大部分手指一滑,看个标题,就过去了。

可是有一个朋友的,我会很开心看到他发的朋友圈,因为每一张图片,每一个视频,都很有美感,很吸引人,带着对生活的热情,对家人的爱,对大自然由衷的赞叹。而且配上对应场景的文字,让人看了充满对人生美好的向往。

他的生活很有仪式感,而且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小欣喜。

或许有些人,会认为,生活的仪式感来自于对高档的追求,比如喝红酒必须用高脚杯,进出高档场所,必须名牌加身,吃西餐必须用餐叉,可是平凡人的生活也可以拥有不以物质为基础的仪式感。

仪式感发自于内心,不是矫情,不是特意,而是真实的在记录生活中细碎又普通的事情。

为什么说生活需要仪式感 生活需要仪式感(7)

结语:

很多事情,开头总是困难的,但如果坚持下去,会发现,路越走越宽。很多时候,自己认为是困难的,很大的原因是总是把这件事定义在“想想”的那个阶段。

当下定决心开始的时候,就要给自己增加仪式感,将“想想”定义为固定的行动,定义为生活中的必进行项目,并且制定好具体的计划。

当然,仪式感的前提,是真的喜好,而不是强迫自己,如果你对书法感兴趣,而非要强迫自己做个工程师,心理这一关一定走得很艰难。

想得再多,都不如踏踏实实地去做,被手机占用了大量时间的我们,放下自己的手机吧。不要再把时间这样,磨蹭着,磨蹭着,一天,一月,一年,就从指缝里溜走了。#情感#

为什么说生活需要仪式感 生活需要仪式感(8)

用文字养心,用诗书养魂!感谢您的关注!——坦然的狐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