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集三首同情劳动者的古诗词(唐诗三百首写劳动者的诗歌)

#首届书评创作大赛#

《唐诗三百首》是一本永远读不厌的好书。唐诗的伟大之处,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关注底层的劳动者,赞美他们的辛勤付出;同时也无情揭露封建统治者对他们的剥削。

搜集三首同情劳动者的古诗词(唐诗三百首写劳动者的诗歌)(1)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赞美劳动之美,在唐诗中屡见不鲜:

王昌龄的《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前面两句既写了荷叶荷花,也描绘了采莲女的形象。

后面两句描写她们身在池中,因为人荷难分,在池边看不到她们的身影,听到她们的歌声,才知道有人在采莲。

这首七绝,抓住了采莲的特点,生动地反应了采莲女的劳动生活,它不是直接描写采莲的动作,而是从侧面刻画采莲女的形象,表现采莲的场面。虽然着墨不多,但是有声有色,别致清新,呈现出的劳动之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想象的空间。

搜集三首同情劳动者的古诗词(唐诗三百首写劳动者的诗歌)(2)

李白的《秋浦歌》:

炉火照天地,

红星乱紫烟。

赫郎明月夜,

歌曲动寒川。

这是李白游秋浦(今安徽省贵池县西。唐时此地生产银和铜。)时所作的十七首诗中的第十四。冶炼炉中火星在紫色烟雾里飞溅、冶炼工人被炉火映红了的脸、充满激情四射的歌声……诗人以饱满的热情,鲜明的色彩,形象生动的语言,刻画出一幅冶炼工人月夜冶铸的壮美图画,也是一曲对于冶炼工人的赞歌。赞美冶炼工人的诗歌,在李白的诗歌这是仅见的一首,在我国古代诗歌中也是少见的。

搜集三首同情劳动者的古诗词(唐诗三百首写劳动者的诗歌)(3)

相对于李白和王昌龄轻松的笔调,优美的赞叹。中唐晚唐一些诗人对于劳动的描写就有些沉重了:

李贺的《老夫釆玉歌》:

采玉釆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

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为了贵妇人头上的一个“步摇”装饰品,采玉工人冒着生命危险工作。诗人以新颖的构思,奇特的想象,展示了采玉工人的悲惨命运。

年老的釆玉工人露宿山冈,饥餐野果,在狂风暴雨中,身系长绳,垂下深不可测的悬岩,潜入水中。在这生死关头,怎能不惦念家人,特别是那幼小的儿孙?“杜鹃口血老夫泪”,“身死千年恨溪水”,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怨愤,也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搜集三首同情劳动者的古诗词(唐诗三百首写劳动者的诗歌)(4)

崔道融的《田上》:

雨足高田白,

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

东方殊未明。

农人半夜抢雨耕种,人累牛疲,漫漫长夜只有心酸而已!这样辛勤的付出,得到的依旧是饥寒交迫!

聂夷中的《田家》:

父耕原上田,

子㔉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

官家已修仓。

年迈的父亲在辛勤在田中耕耘,儿子在山下拼命开垦荒地。可是官府在这禾苗还没有开花吐穗的时候,就已经修好粮仓,准备征收赋税了。诗人不着一言之评,已经通过鲜明对比表达自己的同情和愤怒了。

搜集三首同情劳动者的古诗词(唐诗三百首写劳动者的诗歌)(5)

同样的讽刺还有唐彦谦的《釆桑女》: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釆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

一边是早早起来的釆桑女手挽桑树条无叶可釆,泪如雨下;一边是地方小官吏大呼小叫,在拚命催收新丝来了!

搜集三首同情劳动者的古诗词(唐诗三百首写劳动者的诗歌)(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