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继戎京剧唱段十五贯(马谭裘联合李少春排演赤壁之战)

1959年为了向国庆十周年献礼,中国京剧院和北京京剧团联合排演《赤壁之战》,编导和演员都安排了最强阵容。

裘继戎京剧唱段十五贯(马谭裘联合李少春排演赤壁之战)(1)

《赤壁之战》需要四位担任过主角的老生--孔明、鲁肃、刘备、张昭;三位担任过主角的花脸--曹操、黄盖、孙权;还有翎子生周输,方巾丑蒋干、老旦国太等。同传统的《群英会 借东风》相比,内容上增加了刘备派遣诸葛亮过江共同破曹和江东主战主和两派争论的情节,于是增添了两个角色:刘备和张昭。

在筹备会上,对角色分配采取了民主协商的办法。会上马连良首先发言说:"照例我演《借东风》是前部鲁肃、后部孔明。但是在上海与周信芳合作,我演全部孔明到底,信芳演前部鲁肃、后部关羽。这次两个团合作演出,我就援例孔明到底,鲁肃一角请富英或少春担任。"

这个提议,李少春对鲁肃一角, 不但谦让于谭富英先生,同时还推荐了李和曾。而李和曾则谦让谭、李,自己提出情愿担任刘备或张昭。

裘继戎京剧唱段十五贯(马谭裘联合李少春排演赤壁之战)(2)

谭富英先生分析了剧本增添刘备这个人物的重要性说:"刘备的戏虽然不多,却关系到三国鼎立的一个重要方面。我想在这个戏里, 创造一个新的刘备形象。张昭这个人物, 也需要重新塑造,似以高派为宜。"

李和曾应声笑答:"那就是我的张昭了。"少春也笑着说:"您三位这样谦让,各自认了自己的角色,虚席以待的鲁肃, 我只得义不容辞了。但是我也希望演一演这个新的刘备,学一学谭先生的楷模。我们在排练时都排练,将来可以调换着演……"大家都赞成这个意见,就议定了马连良演孔明,李和曾演张昭,谭富英、李少春轮流换演鲁肃、刘备。

裘继戎京剧唱段十五贯(马谭裘联合李少春排演赤壁之战)(3)

其他角色两团都取上选,袁世海演曹操,叶盛兰演周瑜,裘盛戎演黄盖,景荣庆演孙权,苏维明演太史慈…… 真是群英毕至,蔚为大观了。这次历史性的联合演出,不仅对京剧艺术的推陈出新堪称成功的典范,而且表演艺术家们谦让不争的精神也将永垂青史。

裘继戎京剧唱段十五贯(马谭裘联合李少春排演赤壁之战)(4)

实事求是地说,谭富英先生演刘备是有些屈才了,因为刘备地位虽然很高,但在戏里却无从发挥(刘备的确也不在戏剧冲突之中),第二场与诸葛亮和鲁肃三人各自唱了几句【西皮摇板】而已,纯属二路老生的活儿。后来,为压缩场次,把这场戏删掉了,也就没有了刘备这个角色。

该剧由"藐江南"、"过江决策"、"孙刘盟成","壮别言志"、"龙虎风云"等共15场戏,长达三个多钟头。

裘继戎京剧唱段十五贯(马谭裘联合李少春排演赤壁之战)(5)

"壮别"一场则完全是新的创作,由叶、裘二位合演此折,突出了这位白发将军的丹心壮志,通过叶、裘二位艺术家的精湛表演,果然把这场"壮别"演得有声有色,裘先生的唱“东风起,烧战船,应笑我白发苍苍着先鞭,烈火更祝英雄胆,(我)管叫他那八十三万(人马)灰飞烟灭火逐天。收拾起风雷供调遣,百万一藐谈笑间,”何等壮烈!

在演员配置上是这样的:参加拍摄电影《群英会》的马连良(孔明)、谭富英(鲁肃)、裘盛戎(黄盖)、叶盛兰(周瑜)、袁世海(曹操)原班人马,再加上李少春、孙盛武、李和曾、娄振奎等名家悉数加盟。谭富英改扮刘备,鲁肃则由李少春扮演。那时李少春没有谭富英名气大,年龄也比他小,可是在导演团会议上分配角色时,谭富英先生主动提出让李少春饰鲁肃,他演刘备,两人互相谦让,最后决定两位轮换演出。

当时议定,由中国京剧院与北京京剧团通力合作,不仅把标准孔明马连良、标准周瑜叶盛兰、标准蒋干萧长华、标准曹操袁世海、标准黄盖裘盛戎等荟萃一堂;还要在谭富英、李少春、李和曾三位名须生中遴选鲁肃、张昭;并敦请李多奎演吴国太,李洪春演关羽。

裘继戎京剧唱段十五贯(马谭裘联合李少春排演赤壁之战)(6)

从表演上看,周瑜在酒席宴前震慑蒋干的那段剑舞也不见了踪影,给人潦草下场的感觉。在唱腔上,马连良那段脍炙人口的“习天书,玄妙法……”也改了词儿,家喻户晓的“借东风”陌生了。据说,新词出自诗词大家郭沫若之手,但广大戏迷并不认帐。

这出献礼大戏投入的创作力量虽然浩大,但还是不如《群英会 借东风》精炼,戏剧效果突出,于是这出戏很快就收了。马连良私下对人说,咱们还是回去唱《群英会 借东风》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