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声律启蒙(国学经典之声律启蒙讲解)

国学经典声律启蒙(国学经典之声律启蒙讲解)(1)

一东·1 正文

逐句翻译

云对雨,雪对风,傍晚的夕阳对晴朗的日空。

飞来的大雁对离去的燕子,熟睡的小鸟对鸣叫的虫子。

三尺长的剑,六钓重的弓,五岭山以北对长江以南。

人间洛阳的清暑殿,天上月仙的广寒宫。

河流两岸的杨柳已变绿,一场春雨过后园子里的杏花更红了。

冒着风霜的酷寒,旅客早早地出发了;

傍晚下着雨的溪边,一个老人穿着蓑衣独自垂钓。

‬关键字解释

1.鸿:hóng,指大雁

2.宿:sù,睡着的

3.三尺剑:三尺长的剑,指利剑

4.六钧弓:jūn,六钧重的弓,指强弓

5.殿:diàn,高大的房屋

6.广寒宫:神话传说中的月宫

7.夹岸:处在岸两旁的

8.绿:形容词作动词,变绿

9.鬓:bìn,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

10.途次:旅途中住宿的地方

11.蓑:suō,用草或棕毛做成的防雨器

‬朗诵及视频

国学经典声律启蒙(国学经典之声律启蒙讲解)(2)

见“同心绘”公众号

智慧点拨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晓钓之翁”,前一句描述一个不畏严寒早动身上路的旅客,后一句描述一个冒雨垂钓的晚归的老人,两幅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人或小孩,都应该勤奋、不怕苦、不怕难。在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响事情的进程,而要按照计划认真履行。

国学经典声律启蒙(国学经典之声律启蒙讲解)(3)

‬故事链接

一个老人穿着蓑衣独自垂钓,是否会让你想起一位著名的“钓鱼达人”呢,没错他就是助周灭商的大功臣——姜太公。

他曾隐居在陕西渭水边,希望得到周族领袖姬昌的重用,便在磻溪旁垂钓。一般人钓鱼都是用弯钩挂着有香味的饵食,但太公用不挂鱼饵的直钩,悬在离水面三尺高的地方,并自言自语地说:“愿意上钩的鱼儿你们就自己来吧!”

一天,有个打柴的经过溪边看到他便说:“老先生,你这样永远也钓不到一条鱼的!”太公举若钓竿说:“我并不是在钓鱼,而是在钓王与侯”。

姬昌听说了太公奇特的钓鱼方法后,派一名士兵去叫他来。但是太公对士兵毫不理睬,并自言自语说:“钓啊,钓啊,鱼不上钩,虾儿来胡闹!”姬昌又改派一名官员去请,可是太公依然没有理睬,并说:“钓啊,钓啊,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

姬昌为这个钓鱼者一定是位贤才,于是他吃素三天,洗澡更衣,带着厚礼亲自前往磻溪请太公。太公感受到他的诚意,便答应为他效力。后来,姜尚辅佐姬昌,又帮助其儿子姬发灭掉了商朝,被武王姬发封于齐地,实现了建功立业的愿望。这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

国学经典声律启蒙(国学经典之声律启蒙讲解)(4)

这篇的学习就到这里啦,声律之美,美在对仗之间的无尽风情,令人意味无穷,声律的魅力潜藏在每一个汉字之中,在你细嚼慢咽地品味时,给予你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下次再见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