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著名商业老街(这条老街建成武汉商业新地标)

【街道名片】

硚口区六角亭街道

武汉市著名商业老街(这条老街建成武汉商业新地标)(1)

武汉恒隆广场。通讯员供图

六角亭街道位于硚口区东部,得名于清末民初的一座六角凉亭。辖区面积0.93平方公里,北以京汉大道,东以民意四路与江汉区分界,南抵中山大道与汉正街辖区为邻,西至武胜路与荣华街辖区为邻,下辖10个居民社区,总人口约3.7万人。

这里医疗教育资源丰富。有远近闻名的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两家三甲医院,还汇聚了武汉普瑞眼科医院、武汉市按摩医院等众多医院。

这里商业资源集聚。不仅有武汉第一座5A级写字楼泰合广场,还有武汉新晋商业新地标恒隆广场。

这里还是老城新生的缩影。曾经“老、破、乱、挤”的荣东社区经过约16个月的改造,成为全市改造内容最多、难度最大、效果最突出的老旧小区。

当下,六角亭街道以城市商脉为轴,以恒隆商圈为面,提质发展现代商贸业,充分释放中心城区稀缺空间资源,科学谋划区域产业发展,为武汉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注入新活力。

武汉市著名商业老街(这条老街建成武汉商业新地标)(2)

硚口区六角亭街道党工委书记杨丽(左)介绍六角亭街道新名片——恒隆广场。 记者杨涛 摄

“社区焕然一新,出门十分钟就是恒隆广场,旁边有地铁有轻轨,我肯定要搬回来住!”最近,63岁的刘爱民正忙着从女儿家搬回硚口区六角亭街荣东社区。

南抵中山大道,西至武胜路,北靠京汉大道。这里是老武汉人心中最核心最繁华的“闹市”,是商业和居住俱佳的“黄金地段”。

从顺道街装饰材料市场、武汉第一座5A级写字楼泰合广场,到武汉商业新地标恒隆广场、武汉老旧小区改造典范荣东社区……在六角亭街荣东社区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刘爱民见证了城市的更新发展,也享受着城市更新的红利。

“城市更新,就是要为人民群众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空间。”7月11日,硚口区六角亭街道党工委书记杨丽走进长江日报直播间,讲述了六角亭街“老城新生”的故事。

商贸老街建成商业新地标

武汉市著名商业老街(这条老街建成武汉商业新地标)(3)

武汉恒隆广场。通讯员供图

7月9日上午,“新晋网红”茅台冰淇淋店在武汉恒隆广场负一楼开业。上午10时不到,已有不少市民排队尝鲜。这也是茅台冰淇淋“登陆”武汉的首店。

首店,如今已成为恒隆广场的“代名词”。

2021年3月,武汉恒隆广场开业,引进约110家武汉首店、独家及旗舰店,刷新了首店进汉的纪录。其中,首次进入华中地区的旗舰店就有26家。其中不乏众多国际一线品牌入驻,LV、Dior、巴宝莉、宝格丽、梵克雅宝、巴黎世家、Gucci、CELINE、罗意威……为武汉打造国际消费中心注入了新活力,俨然成为武汉的商业新地标。

在武汉人心里,靠着京汉大道、武胜路的六角亭一直有着深厚的商贸基因。改革开放后,顺道街装修材料市场在这里发展壮大,武汉第一座5A级百米写字楼泰合广场1996年在这里落户,现在又建成了武汉恒隆广场。

“不仅因为地理位置优越,还得益于多年坚持城市更新。”杨丽介绍说,2013年,硚口区腾退了原工业学院片区。南邻汉正街、北接武广,香港恒隆集团一眼相中,斥资33亿元拿下地块,历经8年,投资150多亿元,建成了香港恒隆集团在华中的首个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武汉恒隆广场。面积近46万平方米,包括购物中心、甲级写字楼以及服务式公寓。

2021年,恒隆广场购物中心的出租率近90%,租户销售额近10亿元。目前,写字楼出租率达70%,入驻的世界500强企业超12家。服务式公寓已在上周开盘。

“六角亭街位于武汉城市商贸主轴中段,充分释放中心城区稀缺空间资源,打造商贸亮点区块,是我们多年来的重点工作。”杨丽说,当下六角亭街将以武汉恒隆广场为引爆项目,利用武广、云尚、K11、凯德等周边商圈资源,集聚优势资源,大力发展首店经济,着力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地、高端品牌首选地、原创品牌集聚地,推动商圈、品牌提档升级。

40年老旧小区“改”出新天地

武汉市著名商业老街(这条老街建成武汉商业新地标)(4)

荣东社区改造后道路平整。通讯员供图

除了家门口的大型购物中心和方便的交通设施,让刘爱民下定决心搬回来的,还有荣东社区的改造。

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荣东社区是个典型的“老、破、乱、挤”小区,乱搭乱盖的违建、直排地面的下水管、黑灯瞎火的楼道……改造,迫在眉睫!

2020年9月,荣东社区改造正式开工,主要包括拆违工程、市政工程、建筑工程、景观提升、智能化工程、店招及导视系统等,历经16个月完成改造。“这是全市改造项目最多、体量最大的老旧社区改造工程。”杨丽说。

首先是“拆”,为居民腾出活动空间。可涉及26栋居民楼1609户居民400多处违法建筑,先拆谁?

为了表明态度和决心,六角亭街道首先拆除占了消防通道的“公家房”——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居民这才放下心来,协助拆除自家的乱搭乱建。

“这个过程中,我们尽量帮助居民解决困难。”杨丽回忆说,90多岁的陈婆婆是社区的孤寡老人,平时只有保姆照顾起居。陈婆婆家需要拆除自建的小厨房,拆除期间不能住在家中。征得老人同意后,街道和社区将她安置到社区的养老院过渡。拆除和修复工作结束后,又将老人接回来。身在外地的侄儿侄女不停地向街道社区表示感谢。

“接着是‘改’。荣东社区是全市唯一一个实施强电入地改造的老旧小区。”杨丽说,此外,排水系统雨污分流,天然气管网更新迁改,还规划了社区内部车行路线,优化人车分流,增设慢行景观步道、休闲广场。

第三步是“建”。为了让居民充分享受到科技改变生活的便利,荣东社区一边实施工程智慧管理,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工程调度;另一方面,对社区内部路灯、视频监控、门禁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增设智慧杆、预留5G点位、搭建数字管理平台。

最后是“留”。荣东社区新增了一片文化长廊,传承保留了荣东渔具市场的老汉口记忆。平坦的沥青路、崭新的楼栋外墙、智能化的门禁系统、错落有致的花草树木,还修建了居民休闲小广场、健身小广场,丝毫看不出这是一个40年的老小区。

“共享空间”提升幸福感

武汉市著名商业老街(这条老街建成武汉商业新地标)(5)

荣东社区幸福食堂。通讯员供图

7月10日中午,快递小哥方文钢和往常一样来到荣东社区幸福食堂的“小哥窗口”。在这里,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等新形态就业人员只需要花7元钱,就能吃到一顿两荤一素的平价、安心的午餐。“条件”是他们要为社区行动不便的老人义务送餐一次。

荣东社区人口有38%是老年居民,为了解决老人做饭难、吃饭难的问题,在改造中特意建了幸福食堂。后来为了方便外卖小哥等新形态就业人员,又专门设了就餐窗口。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在六角亭街道的人,我们都要让他们感受到幸福。”杨丽说,为此六角亭街道打造了多个“共享空间”。

去年5月,六角亭街道干部和人大代表在走访辖区企业、梳理需求清单时发现“吃饭难、吃饭贵”问题在辖区写字楼内普遍存在。新入驻恒隆广场写字楼的联创新锐设计顾问(武汉)有限公司有意建一个员工食堂,但恒隆广场写字楼内不允许设立食堂后厨等相关功能区。

为此,街道积极链接多方资源,在企业反映问题后一月内,找到一个距离公司车程七分钟的地方,单独设立后厨配餐,并协助其完成餐饮注册登记和卫生许可证审批。又协调在恒隆广场写字楼内设立500平方米的员工“共享餐厅”,打造配套送餐供应链,优惠定价、统一供应,成为硚口区首家“白领食堂”,单次可满足1200人次餐食需求,员工们不出写字楼就能吃上新鲜干净的饭菜。

武汉市著名商业老街(这条老街建成武汉商业新地标)(6)

联创白领食堂。通讯员供图

未来,六角亭街道还将在泰合广场产业集聚区,打造惠及企业员工和周边居民的一系列“共享空间”,如“健身瑜伽舞蹈室”“休闲咖啡餐吧”“阅读自习室”“观影室”等,这座承载一代武汉人记忆的“老楼”又将焕发新的活力。

点击下图看更多访谈>>>

快来为你的街道点赞吧!

(长江日报记者杨蔚 万凌 通讯员詹鸥 胡莎 实习生王诗霖 万辉)

【编辑:商佩】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