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网站叫什么名字(亚洲网站和欧美网站区别的原因的分析)

一、用户习惯的区别

1、亚洲人口密集,企业数量庞大,互联网基础设施愈发完善,产生的信息量也愈发庞大。基于以上条件,亚洲人的用户使用习惯,普遍喜欢信息量大、功能多的应用,欧美人普遍喜欢简单朴素、专心把一件事做精、不会乱分心的应用。(我说的是社会主流大众,不是爱刷微信、微博、知乎、玩冷门app 、听独立音乐的你。)

中国(以及我们的远东好基友日本和韩国)人口密度高、城市拥挤(或者说热闹),所以人们平时接触的东西都是信息密度极大的,比如这样的

现在的网站叫什么名字(亚洲网站和欧美网站区别的原因的分析)(1)

2、生活在这种环境里,我们从小就被培养出了能淡定地处理并筛选大量信息的能力,并且也喜欢上了这种高信息量带来的便利。

然而绝大多数的北美人民,生活环境都是这样的

现在的网站叫什么名字(亚洲网站和欧美网站区别的原因的分析)(2)

3、对比360浏览器和谷歌不难发现

现在的网站叫什么名字(亚洲网站和欧美网站区别的原因的分析)(3)

现在的网站叫什么名字(亚洲网站和欧美网站区别的原因的分析)(4)

中国人眼中的热闹,那是现代化、城市化的象征。所以大部分中国人看淘宝这种琳琅满目的网站,不会觉得乱,只觉得热闹有趣,觉得什么都有很方便。而给欧美人看眼淘宝,他们会觉得这是信息量超负荷,乱得看不下去。

许多欧美的网站即便功能繁多但不会把所有东西都摆出来放在那里。如:Google,产品多了去了,也没见它首页密密麻麻地全都列出来,而是只在你需要的时候出现。

大家提到的什么分享、编辑推荐、新闻推荐什么的,国外产品里也都是有的,它们只是认为你有需要的时候才会出现,平时不会蹦出来。

5、在中国人更能接受高信息密度以外,还要考虑到中国是互联网用户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每年都有几千万人第一次开始上网(数据来源 China Internet Users),他们还在慢慢学习网站/app是怎么用的、网上都有什么。如果不把所有功能都拿出来摆在他们面前,他们就不会知道网上原来还可以做这种事。比起互联网用户群已经成熟的欧美,中国产品更需要照顾不那么熟悉各种UI模式和产品的新手。

二、技术跳跃

1、说真的,中国这些年的互联网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技术跳跃”这个词特指发展中国家的新科技普及度往往高于发达国家的现象。比如手机支付,在信用卡(传统技术)普及度极高的欧美,手机支付(新技术)要想改变已有的用户习惯和商家的技术系统很困难,所以手机支付在欧美使用率一直很低。但是在信用卡并不普及的中国,直接从现金支付转变成手机支付获得的价值非常高,所以手机支付宝和微信支付 才能普及到大街小巷。

现在的网站叫什么名字(亚洲网站和欧美网站区别的原因的分析)(5)

2、在韩国、日本也不乏微信、支付宝的制服身影。提到这个概念,在欧美,很多已有的传统服务很难被新科技取代。在国内,用支付宝、微信等,在一个产品里你就可以交水电费、买电影票、预定餐馆、买外卖等等。

在美国,交水电费得上各个管理公司那90年代的网站,电影票在卖票网站上买还要加收$3手续费,预订餐馆和买外卖得给餐馆打电话,想要把这些东西现代化 整合起来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在中国却很轻易地做到了。结果呢就是中国的产品很容易平台化/一条龙化、功能也特别多,界面也就自然更复杂。

三、中国互联网竞争更加激烈

1、国内互联网的竞争惨烈也是大多数西方国家无法比拟的,电商、团购、支付、打车众多领域上演的血腥戏码,已经屡见不鲜了。这些激烈竞争带来的效果就是行业的升级和企业的增长激励,需要更专业的技术人才、用户体验、规模效应,才能保得住你占据的排名交椅。

现在的网站叫什么名字(亚洲网站和欧美网站区别的原因的分析)(6)

2、前面也说到过,因为用户基数所导致的细分领域数量不容忽视,那么无数的初创企业都希望占据细分市场的主导地位,作为整个行业的领头羊又怎么可能看着一家家新兴企业的崛起来逐步蚕食自己,然后某一天其中孵化出可以和自己分庭抗礼的重量级选手。看看国内几个领域的龙头产品的发展历程就能明白,携程、点评、京东、美图等等。只要你在一个大分类里占据主导,你就一定要趋向复杂化,更好的适应其它细分领域和使用场景,用户也能获得更多的便利。

3、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一个靠谱儿的外贸网站,用外文是必须的,但是套模板就是你的不对了,与此同时它需要站在外国友人的用户视角去设计。看得懂,打开快,搜得到,连得上,是一个外贸网站应该具备的4个基础要素。试想,你的外贸网站用中文的模板,版块建设一应俱全,套用英文,直接呈现在外国有人前,换来的除了问号脸,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要知道当今社会用户转移视线的成本极低,没有你,就去找下家了。

其次,搜索习惯和关键字等设置,SEO优化,都和国内不一样。国内我们耳熟能详的百度搜索,到了国外就是谷歌爸爸了,算法两码事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