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梅长苏什么背景(琅琊榜梅长苏原型隐居在株洲)

去年热播的架空历史剧《琅琊榜》,睿智的梅长苏俘获了不少少女心。多篇分析报道指出,琅琊榜梅长苏原型,是南梁王朝的陶弘景。相传这位著名的“山中宰相”陶弘景曾隐居于株洲石峰公园南麓的蔷薇苑。市区还有几处原为“宰相屋场”、“宰相坡”的地名,似乎也为这个传说提供了佐证。

陶弘景(公元456年—536年),字通明,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

琅琊榜梅长苏什么背景(琅琊榜梅长苏原型隐居在株洲)(1)

梅长苏身上有陶弘景的影子

先看这两人的身份。梅长苏虽然说是将门之后,但他出现在大家眼前时,只是一个江湖人物,麒麟才子,以平民的身份介入宫廷斗争,乃至军国大事……历史上的陶弘景基本上扮演了这种角色。南朝的陶弘景,中年以后,在朝廷是没有什么具体职位的,一直隐居在茅山当道士,每天基本上干的是健身捐步的事,要不就是守着炉子提炼丹药和草药,或是写写诗,看看风景,朝廷军政大事看上去和他似乎没有半毛钱关系,然而实情并不是表面上这样的。

据《南史》记载,金陵城里的梁武帝很惦记这位仁兄,不是惦记着喝酒,而是惦记着国家大事,隔三差五地要将军政经济大事送到茅山去,递到陶弘景的邮箱里,等参考意见,甚至亲自前往,“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陶弘景因此被誉为“山中宰相”,这个角色倒是和梅长苏能重叠。

再说颜值,《琅琊榜》里的梅长苏非常帅,玉树临风,这个确实有点魏晋南北朝的味道,那是个美男子扎堆出现的时代,美男子的代言人潘安就是魏晋时代的。陶弘景恰好也是颜值很高的男子,看《梁书》的记录,陶弘景长成这样:“身长七尺四寸,神仪明秀,朗目疏眉,细形长耳。”把这个外貌描写移到梅长苏身上去,半点也不唐突。

“山中宰相”陶弘景

罗丽斯

株洲石峰公园南麓的蔷薇苑,异草奇花,四时芳菲,独有一方高大的山崖并无草树附丽,只在巨石上刻有“宰相坡”三个大字。相传南朝著名的“山中宰相”陶弘景曾隐居于此。市区还有几处原为“宰相屋场”、“宰相坡”的地名,似乎也为这个传说提供了佐证。

琅琊榜梅长苏什么背景(琅琊榜梅长苏原型隐居在株洲)(2)

(“山中宰相”陶弘景资料图片)

陶弘景,南朝著名的医药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也是道教茅山派重要人士。在南北朝那个动荡不安的时期,跨越南朝宋、齐、梁三代,他却能在隐于山水的同时,于朝堂间享有盛誉。

琅琊榜梅长苏什么背景(琅琊榜梅长苏原型隐居在株洲)(3)

在著名的《答谢中书书》中,他饱含热情地描绘自然山水的奇丽景象:“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不到百字篇幅,将山水林竹的清幽静雅和朝夕四时的如梦变幻呈现在我们眼前,结尾更与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康乐)同乐,展现出寄情于山水、隐居于自然之间的志趣。

他的志趣从来不在朝堂,却具备令朝堂渴慕的能力。他自幼有“异操”,熟通经史,十岁读葛洪《神仙传》,便立志养生。在齐高帝时短暂的任官期间,他“除奉朝请,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为务”,对各种诗文古籍均了然于心。由于他博览群书,见识不凡,“朝仪故事,多所取焉”,颇受齐高帝赏识,他辞官归隐时高帝赏赐丰厚,并出现当时罕见的夹道相送盛况,“供帐甚盛,车马填咽”。后来他的好友萧衍称帝以梁代宋,多次请其出山,他只画了一幅《两牛图》作答,其中一牛自在吃草,另一牛戴着金笼头受人驱使;梁武帝终明了他的曳尾之志,但仍非常器重他,每有国家大事常常屈身问计。

琅琊榜梅长苏什么背景(琅琊榜梅长苏原型隐居在株洲)(4)

(株洲石峰公园内景)

陶弘景归隐的缘由,既有内因也有外部局势所迫;但他尊重自我,尊重个人,自发地追求自然志趣。他对自然意趣的偏好,真正源于内心深处自我意识的觉醒。齐高帝曾问他,到底山中有什么,让你如此心醉?他以一首诗答道: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琅琊榜梅长苏什么背景(琅琊榜梅长苏原型隐居在株洲)(5)

(株洲石峰公园内景。网络图)

白云,终日缭绕山顶,自在变幻,无牵无碍,是天之高所在。在古诗文的重要代表性意象中,白云几乎等同于隐士。陶弘景的“自怡悦”,既是淡泊功名表明心迹的手法,也昭显了他对自我的坚持和坚守。

这种坚守,不全是出于传统文化影响,更多地在于他自己对宇宙、对自然的认识和把握。他不但长于琴棋书画,而且由于修道养生,天文、地理、历法、数学、生物、医药、化学、冶炼等无一不精,具备了朴素的科学思想,并注重来源于实践的认知。

他这种尊重自然规律、注重科学研究的精神体现在思想上,形成了最朴素的唯物思想观和哲学观,与道家思想相结合,更深刻地体察宇宙和世界,探索自身与外在世界的联系。当然,以修仙得道为目的的探索,容易走向极端和痴迷,这也是他的局限性。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他兼具科学性和文学性的思考方式,和“圆通谦谨”的为人,使他成为史上不可多得的传奇人物;他超然物外、挚爱山水的性情,又与魏晋以来的风骨一脉相承。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历史的长河中,他的身影,也与古代高隐之士的身影一般,踽踽而去,向山上走着,终于消失在茫茫的云间。而他们的精神,则通过文化传承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不会湮灭。当我望向那山中苍翠与四时烟云,想像他们隐居的情景时,只能喟然怅叹“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了。

(株洲发布综合广州日报、株洲日报)

编辑:冯超

琅琊榜梅长苏什么背景(琅琊榜梅长苏原型隐居在株洲)(6)

琅琊榜梅长苏什么背景(琅琊榜梅长苏原型隐居在株洲)(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