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城之战伤亡人数(钓鱼城保卫战死守36年亡国弃城)

1235年,蒙古大军在西征东欧、东征高丽的同时,大举出兵南下攻宋巴蜀地区在相当一段时期里成为蒙古攻宋的首要目标,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钓鱼城之战伤亡人数?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钓鱼城之战伤亡人数(钓鱼城保卫战死守36年亡国弃城)

钓鱼城之战伤亡人数

1235年,蒙古大军在西征东欧、东征高丽的同时,大举出兵南下攻宋。巴蜀地区在相当一段时期里成为蒙古攻宋的首要目标。

1240年,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为了抗击蒙古军,派甘闰于潼川府路合州(今重庆合川)东十里钓鱼山上筑寨。

1243年,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兼重庆知府余玠始筑钓鱼城。遏阻蒙古军继续南下据长江破夔门。

至此,拉开钓鱼城保卫战的序幕。

1258年,蒙哥大汗挟三次西征欧亚非40余国的威势,分兵三路伐宋。蒙哥亲率的一路军马进犯四川。蒙古铁骑所向披靡,攻城掠地,势如破竹。于次年(1259年)2月兵临钓鱼城。

宋军在主将王坚与副将张珏的率领下顽强抵抗,令蒙军始终不能越雷池半步。

6月蒙古军加紧攻城,仍不能破,先锋主帅汪德臣遂单骑至钓鱼城下劝降,被城上飞石击中,不久死去。

蒙哥汗大怒,命军在东新门外筑台建楼,窥探城内虚实以便决战。并亲临现场指挥,不幸被飞石所伤,后因伤重不治,死于缙云山温泉寺军中。

蒙军损失惨重,不少随蒙哥汗出征的将领均战死于钓鱼城下。

至此,蒙古大军被迫撤退。钓鱼城之战最后以宋军获得全面胜利而告终。

1260年,忽必烈即大汗位后,蒙宋双方在四川战场进入相峙状态。作为重庆前哨的钓鱼城仍是蒙宋争夺的焦点。

1268年,忽必烈先后调集近十万大军围襄阳,揭开了蒙古第三次征宋的序幕。

为牵制南宋从巴蜀调兵援助襄阳,蒙古军在四川开展大规模袭扰,尤其加强对钓鱼城的包围,并在钓鱼城与其他山城之间“筑城进窥”。但钓鱼城守将张珏战守有力,“往往出奇制胜,斩获累捷。”直至襄樊战役结束前,蒙古军在钓鱼城只能“春去秋来,出没无常”。

奈何历史的车轮终归无法阻挡。1276年初,南宋朝廷在临安降元。

此后,元军也加快了平定四川的步伐,1278年农历二月攻破重庆城。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1279年正月,钓鱼城守将、合州安抚使王立,以不可屠城为条件终止抵抗,开城降元。

为南宋坚守了36年(1243——1279年)的钓鱼城,至此最后陷落了。弃城后,守城的32名将军没有一个人乞求怜悯,全部拔剑自刎,可谓忠烈千秋。

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藉钓鱼城天险,“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而蒙哥大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等80多名叱咤风云的蒙、元将领,视钓鱼城为“弹丸”之地,长期围城强攻。双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共同创造了钓鱼城36年攻防战争——钓鱼城保卫战,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并以“蒙哥大汗战死钓鱼城下,蒙古汗国不得不从欧亚战场撤军”的史实而闻名世界。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敬请点击此处文字,观看本文相关视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