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下之盟四字成语 日曝成语城下之盟

城下之盟四字成语 日曝成语城下之盟(1)

周一到周五 每天十分钟

成语不用错 学习更轻松

城下之盟

今天日曝成语带来的是“城下之盟”[chéng xià zhī méng] 。

在城下面签订盟约,听起来不是太明白它的意思,我们先来看《左传·桓公十二年》里面的一个故事。

楚伐绞,军其南门。莫敖屈瑕曰:“绞小而轻,轻则寡谋,请无扞采樵者以诱之。”从之。绞人获三十人。明日,绞人争出,驱楚役徒于山中。楚人坐其北门,而覆诸山下,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

春秋战国时代有很多的讨伐战役,这次的故事发生在鲁桓公十二年。楚国进攻一个叫做绞国的小国家,把军队驻扎在他们的南门。有个叫做屈瑕的官员说:“绞国这个地方,国家小,人倒是很轻浮,轻浮的人就缺少谋略。我们只要对那些出去砍柴的人不加保护,就能引诱他们了。”楚王听了觉得这事有谱,就听从了这个建议。绞国就这么俘虏了三十个楚国的砍柴人。

第二天,绞国的军队大概觉得这战功也太好立了,都争着出城把楚国的砍柴人赶到山里面,看来是想要一个一个抓的意思。但是打仗哪有他们想的那么简单,这个时候楚国军队已经在北门那里等着了,同时还在山下埋伏了军队。果不其然,这样的战术让楚军大败了绞军,楚国就逼着绞国在城下签订了盟约,然后自己就回国享受去了。

打不赢人家自然就要吃亏,都被打到城墙下,什么谈判优势也都没有,只能听着人家开条件了。像绞国这样的小国,选择签订被人占便宜的条约,还是被灭国,答案很显而易见了。

“城下之盟”,指的就是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而被迫签订的条约。用到这个词的时候,背后往往都是一些充满了屈辱的故事。

上游君造句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条城下之盟。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打赏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上游学文科”o(* ̄▽ ̄*)o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