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三省的没落的原因(东北这个概念是咋来的)

东北三省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很少人知道,汉族政权统治东北,才一百多年!


东三省的没落的原因(东北这个概念是咋来的)(1)

东北地图


我们先说说东北一词的来历。

“东北”一词,最早发见于《周礼·职方氏》。 《周礼·职方氏》是这样说,“东北曰幽州,其镇山曰医巫闾”。书中,是从地理方位上将中国分为四方四隅,东北为其一隅。其后,《淮南子·坠形训》中说:“东北薄州曰隐土”也是这个意思。

当东北区域的概念形成后,在辽金之际,设有东北路统军司、东北路招讨司等官职,赋予东北以区域管理之意。明清之时,“东北”一词已将方位和区域之意合二为一。

清人曹廷杰在《东北边防辑要》中写道:“朔方备乘于中俄交界考据说明,顾其时俄人乘隙窥我东北。

如今,东北也就是中国东北方向国土的统称。 土地面积1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2亿,包括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不过,汉族统治东北区域时间很短,也就是一百多年!


东三省的没落的原因(东北这个概念是咋来的)(2)

汉朝统治下的北方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新疆、蒙古、西藏等地是少数民族聚集区。不过,在古代中国,东北地区是少数民族最大的聚集区。根据资料记载,满、蒙、朝等10多个民族世居东北上千年。

那时,东北主要生活着3大族系,一是东胡-蒙古族系,二是高句丽-鲜族系,三是肃慎-女真族系。这3大民族先是在东北地区各自为政、互相攻伐,后来走向统一,轮流坐庄,对东北地区的发展变迁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中国夏商时期,华夏政权仅仅限于黄河长江流域。周朝建立后,周武王将召公奭封在蓟地,建立燕国。公元前7世纪,燕国向辽西一带扩张,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这是华夏政权第一涉足东北南端,统治辽南地区。战国时期《山海经》中说,“东北海之外,有肃慎氏之国”,这说明东北大部分地区被肃慎国统治。

到了汉代,汉武大帝开疆拓土,出兵东北,平定朝鲜,在东北和朝鲜设汉四郡,直接对这一地区进行管辖。但是,从上面的地图上可以看出,汉四郡只包括沈阳以南的半个辽宁地区,没有涉足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四盟。此时的东北地区,主要受扶余国和高句丽控制。


东三省的没落的原因(东北这个概念是咋来的)(3)

唐朝地图

魏晋时期,汉政权在东北的统治逐渐向山海关收缩。隋唐时期,中国统一,特别是唐朝全盛时期,开始对东北南部和朝鲜半岛进行统治。不过那时候的唐朝,并没有直接管理,而是采羁縻政策,利用当地的契丹、高句丽、靺鞨、奚等少数民族,对这里进行间接统治。

唐朝时,东北地区的靺鞨就建立起“渤海国”。在唐朝末期,契丹人建立了辽国。此后,中国进入了辽、金、宋、元时期,东北先后掌握在契丹、女真、蒙古人的手里。直到明太祖朱元璋将元朝推翻,东北地区才又回到了汉政权的势力范围。

不过,明朝对东北的统治并不牢靠,只是靠着册封世居东北的女真部落首领来间接统治东北。明朝官方制定的《大明一统图》,也明显把东北地区列入化外之地。

到了清朝的时候,汉政权第二次完全失去政权,包括东北在内的整个中国接受满族统治。

东三省的没落的原因(东北这个概念是咋来的)(4)

东北美女


1912年元月,中华民国正式建立,东北地区全部纳入汉族政权统治。不过,在民国统治东北期间,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被日本侵占,直至法西斯战争胜利后,才回到了汉族政权的统治之下。

从这个数据来看,汉族政权完全统治东北区域的整体时长,也就一百多年!【参考资料:《中国边疆史》】(作者:每日汉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