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的世界观变化(透过科学的历史仰望牛顿)

牛顿,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力的单位、砸到头的苹果、万有引力、站在巨人肩膀上。留在记忆里的貌似也就这些了。也就是说,并不熟悉。

读了《牛顿传》这本书,才算是真的全面认识到艾萨克·牛顿这位伟大的科学巨人。

牛顿的世界观变化(透过科学的历史仰望牛顿)(1)

用生命在探索

“牛顿更重视用实验去验证,而其它的科学家只是沉浸在猜想中。”

为观察光,把粗针插进眼窝,不顾后果地盯着反射到镜子里的太阳,视力差点会毁掉。

牛顿的世界观变化(透过科学的历史仰望牛顿)(2)

在书中我们看到作者提到培根的一句话:“上帝不允许我们凭借自己的想象梦想着能琢磨出世界的规律。”

然而,上帝还是派了牛顿来给人类解惑。

英国诗人蒲柏对牛顿赞道:

大自然和它的规律,

隐藏在黑暗之中。

上帝说:“让牛顿出生吧”,

于是一切显现光明。

在《牛顿传》前言定义牛顿是“现代世界的首席设计师。”貌似牛顿生来就是为了人类答疑解惑的。他解答了光和运动的谜题,发现了引力,预测了天体的运行轨迹,创立了牛顿定律,影响世界达几百年,至今仍在造福人类。

牛顿墓碑上刻着这样一段话:“让人们欢呼这样一位多么伟大的人类荣耀曾经在世界上存在。”牛顿对科学的追求和奉献精神值得后人铭记。他存在过,是整个人类的幸运。

牛顿的世界观变化(透过科学的历史仰望牛顿)(3)

离群索居的孤独和丰盈

牛顿的母亲以为他可以成为一个农夫,而他却选择成了一个学者,而后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了举世闻名的科学家。

在牛顿小的时候,母亲改嫁对他影响很大。他也成了一个孤僻和倔强、爱思索的孩子,孤独是从牛顿的童年开始就一直跟随着他。但他并没有把自己的世界过得荒芜,他的世界里最好的玩伴就是各种形状啊、力啊、思想等等,他与它们交流,有真实的,也有想象的。

他总是在热情洋溢地挥洒自己对研究的热情。牛顿谈论光,研究微粒理论,他观察和研究的是整个自然界。

牛顿身边没有亲朋,没有爱人,他是极其孤独的,但他的人生也是丰盛的,因为他有对科学的执着。

牛顿的世界观变化(透过科学的历史仰望牛顿)(4)

异于常人的纯粹和执着

“我并没有什么方法,只是对于一件事情很长时间很热心地去考虑罢了。”

就算取得了那么多划时代的成就,牛顿也不急于昭告天下,而是低调地认为自己只是个在沙滩上自得其乐的男孩,对大海一无所知。

要知道,牛顿可是个不折不扣的百科全书式的天才。

6岁就制造了日晷仪、水车,23岁创立微积分,24岁发现太阳的光谱,25岁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44岁写下举世震惊的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61岁时,总结了牛顿医生研究光学成就的《光学》出版。

牛顿的世界观变化(透过科学的历史仰望牛顿)(5)

在《牛顿传》中,作者格雷克不止详细地介绍了牛顿的成就是如何一步一步取得的,还有他的个人故事,他与科学家圈子之间的八卦。其中就有牛顿与胡克长持久的争论。

在牛顿与胡克的争论传信中留下了那句传之后世的名言:“如果我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牛顿的世界观变化(透过科学的历史仰望牛顿)(6)

《牛顿传》作者格雷克用富含思想、优雅的文字, 全面地展现了一个立体、鲜活的牛顿,看到他一生的贡献及其背后的来源故事,也让我们知道了更多牛顿的性格特点和为人处世。

这部传记作品,不算太厚,但含有非常丰富、准确的内容。在书中随处可见的标注,可见作者查询参照了大量的相关作品、信件和史料,很有说服力和可读性。

牛顿的世界观变化(透过科学的历史仰望牛顿)(7)

格雷克用文学家的笔触,代牛顿执笔,讲述了他一生的故事,还顺带用牛顿的研究过程给我们上了一堂数学 物理 各种知识的课。

可以说,打开这本书的任何一页都会有收获。这也是我离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最近的一次。用书籍后封面上的一句话就是“透过科学的历史仰望牛顿,透过牛顿的双眼洞悉世界。”受益匪浅。


你好,我是橘子,

欢迎关注我,一起读书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