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上映的闺蜜电影(闺蜜放眼全球精准打造)

即将上映的闺蜜电影(闺蜜放眼全球精准打造)(1)

《闺蜜》

中国娱乐网讯 在当下电影市场,女性已经成为了巨大的消费群体,正如美国电影协会在年度电影观众数据分析报告中指出,女性观众在票房贡献上占观影总人数的52%,其观影欲望也比男性高出30%,这30%是由约会、娱乐、打发时间等组成的。当下受众的低龄化倾向,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一系列“新女性电影”,包括以女性为主要对象的“闺蜜电影”便应运而生了,它们投合女性的审美趣味,也取得了较好的分众化效果。加上它们多为喜剧题材,观众平均接受度大,易形成一带二(约会)、一带三(家庭)、一带多(闺蜜)的观众拓展。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

闺蜜电影:题材多元 定位精准

作为“新女性主义”电影的主要商业类型,以年轻女孩与都市白领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小妞电影”在近年异军突起,它以年轻女性为主要受众,讲述与女性生活密切相关的情感、工作、家庭、时尚、个人成长的故事。它也形成了不同的故事模型,比如单身型,职场型,婚礼型等,专门描写“闺蜜情谊”,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分支。

当下泛指的“闺蜜电影”,或是讲述闺蜜之间的故事,或是为闺蜜观众量身定做。闺蜜,对年轻女孩子来说,是作为独生子女的她们的另一个姐妹;对大龄都市剩女来说,是爱情缺席时的陪伴与爱情来临时的参谋;对有家室的妇女来说,是彼此晒娃晒工作晒丈夫的情感与生活的分享者。“闺蜜电影”即是讲述这种女性之间的亲密情谊。

即将上映的闺蜜电影(闺蜜放眼全球精准打造)(2)

《牛仔裤的夏天》

放眼全球:“闺蜜电影”成“新女性电影”分支

《欲望都市》《阳光姐妹淘》《娜娜》等市场口碑均不俗

从《末路狂花》这样以女性闺蜜为主角、带有几分女权色彩的“女性电影”开始,近年更为类型化喜剧化的“闺蜜电影”层出不穷:美国的《牛仔裤的夏天》、《伴娘》、《欲望都市》、《贱女孩》、《结婚大作战》,韩国的《阳光姐妹淘》、《我的黑色小礼服》、《撒玛利亚女孩》,日本的《娜娜》、《花与爱丽丝》、《东京朋友》、《摇摆少女》、《下妻物语》,泰国的《亲爱的伽利略》等都为此类代表。《结婚大作战》中一同长大并有着同样婚礼梦想的闺蜜,《花与爱丽丝》中与自己爱上同一个男生的死党,《牛仔裤的夏天》中由一条牛仔裤串联起姐妹的成长经历,《亲爱的伽利略》中同游欧洲共享悲欢的好姐妹……闺蜜之间的情感,宛如双生花,并蒂开放。

它们也有不少都票房与艺术兼具。好莱坞影片《欲望都市》,描述四位时尚美丽的都市单身女性——专栏作家凯莉、律师玛兰达、画廊经理夏洛特、公关经理萨曼莎相互陪伴着在都市寻找爱情与时尚的故事。影片3.4亿的总票房主要由女性观众贡献,首映当天,女性观众所占比重高达85%,其中,25岁以上的观众占到80%以上。它的大获成功,与其研究文本本身,还不如研究电视剧集积累起的闺蜜情谊对女性受众的感染力。

即将上映的闺蜜电影(闺蜜放眼全球精准打造)(3)

《我的黑色小礼服》

宣称“男人不够用了,所以女人得顶上”的好莱坞“笑女帮”创作者之一的诺拉•埃弗伦编剧的《伴娘》,讲述了同为伴娘的“失败者”安妮和“成功者”海伦,为了表明谁跟新娘关系更好而争风吃醋的喜剧故事。中小成本(3250万美元)、无大牌明星的它却能口碑与市场双丰收,不仅在北美好评率高达91%,还获得了1.88亿美元的全球票房,成为美国影史上最卖座的R级女性喜剧片。它还兼获了2012年美国电影电视喜剧奖的最佳喜剧电影、喜剧导演、编剧、喜剧女演员等大奖。

韩国的《阳光姐妹淘》则引发了全民(主要是30-40岁的女性观众)的怀旧热潮,它讲述了一群已经为人妻母的中年妇女们,在25年之后重聚并追忆曾自称为“七公主”的中学姐妹淘的青春岁月的故事。它在同档期好莱坞大片的夹攻下,连续热卖几个月且排片逆势上扬,最终创下了737万5110名观影人次的佳绩,名列当年韩国年度票房榜名第三,成为韩国影坛又一个小成本高票房的案例,也获得当年韩国电影大钟奖最佳导演和剪辑等奖项。需要说明的是,在韩国,用观众人数来统计票房排行,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因为各大影院都实施统一的电影票价。因此影片的票房收入为观众人数乘以当年平均电影票价。

日本的《娜娜》,改编自同名少女漫画,讲述两个同名却个性截然相反的女孩的感情与生活,姐妹,即是“世界上另外一个我”。它以40.3亿日元的票房成为当年本土最卖座电影,其热潮更广泛波及台湾、香港等地。

即将上映的闺蜜电影(闺蜜放眼全球精准打造)(4)

《阳光姐妹淘》

本土实践:《闺蜜》瞄准市场空白

《小时代》《致青春》《那五年》等显露“闺蜜元素”

中国的“新女性电影”以《非常完美》为始雏形初具;《失恋33天》的黑马效应则吸引了来自创作界和理论界的目光,再至当下的青春片热潮中,一系列大打青春、怀旧、恋爱牌的电影,如《致青春》、《被偷走的那五年》、《整容日记》等纷纷涌现并分得一杯羹;现在,国产“新女性电影”进一步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如以《小时代》系列、《闺蜜》为代表,开始探索更为细化的“闺蜜情谊”。

虽然在国外,“闺蜜电影”已有较好发展,但国内,由于新女性电影本身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因此“闺蜜电影”更基本上是一个空白。若算上港台的话,盛产小清新电影的台湾,有表现青少年时期女孩间珍贵情谊的《渺渺》、《蓝色大门》等;商业片发达的香港,也有《心动》这种描述同性依恋的电影,至于像《青蛇》这样的经典文本,亦可看作是奇幻片外壳下的“闺蜜电影”。在大陆,专门描述闺蜜情谊的电影,近来较为人熟知的有描述两个自幼结为“老同”的女人之间的深厚情谊的《雪花秘扇》和让“闺蜜情”火起来的《小时代》系列。

即将上映的闺蜜电影(闺蜜放眼全球精准打造)(5)

《亲爱的伽利略》

在《小时代1.0:折纸时代》中:同住一个宿舍的四姐妹林萧、顾里、唐宛如和南湘,既彼此相依,又有各自姿态,她们一同经历从大学到踏上社会的人生成长,共享友谊、爱情与时尚。这种姐妹情深,正是当下年轻女孩的真实生活状态,也难怪她们会结伴观看。到了《小时代2:青木时代》中,闺蜜情谊受到了来自男性与现实的挑战,好在,经历了背叛和伤害之后,姐妹们又重归于好,男友可以离去,闺蜜却始终陪伴左右。

其实,在国内“新女性电影”中,闺蜜角色也大多都是重要的表现对象。符合“闺蜜”定义的,不仅有像《意外的恋爱时光》中充当爱情导师、碎碎念“前任猛于虎也”的剩女型闺蜜李晓玲,《一夜惊喜》中以成人之美为由、向暴发户追求者吐露女主角怀孕信息的美艳型闺蜜林薇薇,“男性闺蜜”的身影也越来越多的出现了影片当中。诚如《BJ单身日记》小说中所说:“GAY和大龄单身女是天然的同盟”,近年最有代表性的男闺蜜,莫过于《失恋33天》中亦娘亦爷的王小贱,他上的了婚场下得了厨房,分担失恋痛苦之外还能分摊房租,更能最终顺利从“闺蜜”转正为男友;《分手合约》中“无敌GAY蜜”毛毛,也是男闺蜜之典范,他不仅能守在女主角何俏俏身边不离不弃,还能帮其联手策划抢回前男友之计。

即将上映的闺蜜电影(闺蜜放眼全球精准打造)(6)

当下,国内闺蜜电影最新的发展,莫过于今年暑假档即将上映的《闺蜜》和《小时代3:刺金时代》,此外,宣称在暑假档上映的还有一部追忆大学同宿舍的四个女生和一个男闺蜜之间的友情故事的《我的青春蜜友》。

其中,女性导演黄真真执导的《闺蜜》,其片名即直白表明了它以女性情谊为主要诉求的意图。电影描述了三个性格迥异的好姐妹从学生时代到步入社会的成长历程,以及她们在友情和爱情之间的艰难抉择。黄真真一直想做一部完全讲述女性情谊的电影,在她看来,女孩子之间微妙的闺蜜情感,比单纯的两性关系更吸引她,女生间的感情有时比爱情更长久,更温馨浪漫。事实上,这种故事方向的变化也说明当下“新女性电影”或“青春片”正朝多元题材、精准定位的方向发展。

(编辑:薛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